陳光耀 :傳統工藝的永續發展可能

博客

陳光耀:傳統工藝的永續發展可能

「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和「循環設計」(Circularity / Circular design) 是近年設計行業經常提到的概念,指出在地球資源快將耗盡之前,設計應考量到資源回復、循環再生,致力追求社會的永續發展。要達至永續發展,設計師和企業除了在觀念上,更要在材料、設計、製作工序、商業模式以至行銷等各個方面引入循環設計的思想,達至以設計改善人類生活的最大目標。 談到永續發展和循環設計,大多數人只朝環保和資源運用的方向想。其實,這兩個概念也適用於保育傳統商業上。 科技發達,不少傳統工藝的技術與傳承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陸續被淘汰。可是,它們往往代表了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永續發展傳統工藝,讓工藝在社會進步與文化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對社會而言相當重要。 早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便訪談了結合傳統文化產業和現代設計的 Whole Love Kyoto(WLK),就其「傳統商業保育生態」的永續發展成功案例借鏡。 創辦人酒井洋輔在京都藝術大學教授時裝設計,為了呈現京都特色的設計概念,他在其中一個課堂習作和新晉設計師共同創造了一雙結合木屐工藝的帆布鞋(Hanao shoes)。帆布鞋配搭木屐上的絲質「鼻緒」(hanao),將老京都氣息融入現代生活之中,讓人重新思考保育傳統工藝的方式並成為了WLK的首件產品。木屐的「鼻緒」有不同的花樣和配色,由日本皇室御用廠牌「菊之好」和「平井商店」製作,及委聘了擁有150年生產膠底鞋歷史的Moon Star公司製作,而WLK則負責銷售與宣傳。 「Old is New」(古風新潮)是WLK的口號,也是品牌的核心概念,期望能把京都最優良的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感性巧思糅合為新時尚。創作新產品時,設計師會與匠人協商交流,借助匠人的技藝和知識,把物件重塑成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潮物。除了木屐帆布鞋外,還有其他古風新潮的產品,包括燈籠形狀的棒球帽、以真田繩編織成日本結裝飾的漁夫帽、手工製作的銅雪糕勺等,可謂工藝、創意和時尚的結合。 WLK更以現代手法包裝和推廣匠人製作的工藝品,如期間限定店、社交媒體宣傳、網購和與Beams Japan等知名品牌合作等,藉此保育京都的藝術和工藝傳承。店內售賣的工藝品還包括縫紉剪線剪刀、陶瓷製作的烘焙糖果模具、雪花紥染圍巾等,甚至有售傳統日本結裝飾的體驗套件,讓人親身體驗京都的傳統工藝,可見WLK透過品牌向大眾推廣匠人的所花心思。 除此以外,酒井更在京都藝術大學成立了京都傳統文化創新研究中心(KYOTO T5),旨在紀錄和傳播京都市在傳統藝術和工藝的重要文化傳承。KYOTO T5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團隊走進京都社區,紀錄匠人和傳統企業的作品和生命故事,並於線上發佈有關訪問,成為了京都藝術和工藝傳承的資料庫。同時,KYOTO T5更向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到日本與匠人學習的實習配對機會,讓世界各地了解到京都的工藝。 在香港,將傳統工藝傳承再融入設計創意,讓本地工藝永續發展亦不是新課題。近日更獲更多商界的支持,將概念拓展。例如,由文化企業家鄭志剛為 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KCG)最新提出的主題「Chinese is Cool」就是一個好例子。KCG創會董事莫翠瑜女士曾經表示:「『Chinese is Cool』是一個整體方向,其落點是傳統文化,但亦可以是新的設計和創意,以至時裝或建築。」 KCG首先關注的工藝是源自廣州的廣彩瓷器,並與許多新生代藝術家聯乘合作項目,一方面令廣項目更加時尚,另一方面也更能吸引年青人的注意。因為不論傳承或復興傳統工藝,都有賴新一代的投入和參與。 除此以外,亦有Gaau1 Up Design Studio致力以手工藝的方式將塑膠回收、升級再造,打破大眾藝傳統塑膠工業的刻板形象。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將塑膠回收的過程呈現出來,從而提升回收塑膠製品於大眾心中的價值。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在這一方面,亦不遺餘力,就針對建築環境設計、產品及珠寶設計、活動及表演場地設計等範疇,由建築、室內及產品設計學系提供具活力及創意的課程,希望透過與不同國家、地區的公司和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最前沿的行業學習經驗,並深化「永續發展」 和「循環設計」的概念,讓學生於各方面研習實踐「傳統商業保育生態」。 撰文:陳光耀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建築、室內及產品設計學系系主任 ============= 延伸閱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推動藝術科技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香港製造︱阮氏洋服 發揮匠人精神 傳統工藝再創新

編輯精選

香港製造︱阮氏洋服 發揮匠人精神 傳統工藝再創新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正是日本尊重工匠的傳統,對工作一絲不苟的堅持態度,匠人文化(職業倫理)深入日本人的骨髓裡,匠人文化的本質,只是二個詞:一是敬業、一是認真,並展現在各行各業,日本近年產出不少大師級的藝人、工匠,傳承工藝之美。對於工匠精神的看法,日本作者秋山利輝寫的《匠人精神》,與中國《匠人》寫的工匠手藝流失相反,寫的是工匠手藝的傳承。不過,中國《匠人》是文藝作品,慨嘆各種匠人漸成歷史;而日本的《匠人精神》寫的是如何具體培育一個出色的匠人,可見中國與日本人對傳統工藝傳承態度截然不同。隨著歷史巨輪的洗禮,香港也不例外,不少傳統工藝逐步消失,現代成衣業的發達,也令傳統的裁縫造衫行業走向息微。 創立逾半世紀的阮氏洋服主理人阮邦冠,是一名不一樣的西服裁縫,十多歲便投身 裁縫行業,更是現時本港唯一懂造蘇格蘭裙的裁縫,及後更因為手工同好口碑,成為駐港英軍唯一的軍服供應商,曾長駐赤柱軍營。九十年代英軍遷出軍營,阮氏洋服便落戶舊中環街市,2018年遷移到大館,希望所學到的工藝傳承下來。喜愛蘇格蘭格紋(Tartan)的他,仍不忘創新,早前自家設計具本港特色的香港Tartan,成功在蘇格蘭註冊,把香港設計帶到海外。 撰文:劉智恒    攝影:張展銳 阮氏洋服創辦人之一阮邦冠,他在六兄弟姊妹中排第三、十多歲的他自覺非讀書材料,讀到中一就輟學,在七八十年工業蓬勃年代,決心跟多位本地裁縫「學師」,最初由造褲學起,短短一兩年的時間逐步學造整套全套西服。他坦言,自己多年來跟不同的師傅學藝,在跟師時所學懂的工藝技巧,全憑勤力及自己領略回來。 他憶述當年父親於石崗軍營開設雜貨店,常來的英兵得知他懂得裁縫,始交託縫補的小生意。雖然他學歷不高,但靠大膽多說,看書練習加上身體語言,講得一口流利英語。1975年,他在石崗軍營外創立店舖,不時入軍營接生意;其後於1977年遷址至赤柱軍營,他與大哥阮邦飛拍檔,約於1977年誕生「阮氏洋服」,及後阮邦冠於七、八十年代進駐赤柱軍營為英軍做軍服。他說:「那時候他和哥哥阮邦飛坐擁一整幢西式樓房,一邊作為洋服店,每天為多件軍服縫縫補補,一天有堆積如山的軍服要補鈕扣,而另一邊也做餐飲和剪髮,基本上他就像一個判頭。」 他指出,在英殖時代,華人常處於下風,阮邦冠坦言初入軍營深受英軍欺壓,他提及當年英軍每兩年調防一次,每隊兵團各有文化,制服要求各異,故需費盡心力適應和學習英軍軍隊知識。「當時他們都不給我一個版本,我們經常碰釘被英軍謾罵,但我心想,我怎會懂你們的服飾格式!」 工多藝熟成專家   店舖歷兩度搬遷 正所謂工多藝熟,經漫長歲月磨練,阮邦冠成為裁縫軍服和蘇格蘭裙的「職人」。談及英軍軍服,當然不得不提及蘇格蘭裙。阮邦冠笑言,自Queen’s Own Highlanders(女皇直屬高地兵團)來港,他學懂蘇格蘭裙後,曾更飛到英國布廠鑽研傳統穿法和縫製方法,令英軍心悅誠服他的專業。 至1994年,英軍遷出赤柱軍營,軍服的生意一去復不返。窮則變,變則通,阮氏洋服搬到舊中環街市,改為做西裝生意,店舖坐落舊中環街市,7成客人都外國人,3成是本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