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 為漁業可持續提供源源動力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十四項目標是保育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細項包括在2025年前,預防及大幅減少各類型的海洋污染,尤其來自陸上活動,包括海洋廢棄物和營養物污染。2030年前,提高海洋資源永續使用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與LDCs的經濟效益,包括透過永續管理捕漁業、水產養殖業與觀光業。關於一個健康的海洋,香港海洋生態協會主席梁美儀教授認為,清潔及生生不息是當中的重點,協會旗下的「富蠔計劃」,為促進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和保育可持續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過程中結合科研教育和公眾參與,提昇生態保育的意識,並為香港可持續漁業出一分力。 撰文:鄭敏琴      攝影:張展銳 香港蘊藏了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本地水域錄得近六千種海洋生物,數字超過中國全國海洋物種的四份之一,香港的海岸線僅佔全中國的0.03%,故海洋生物多樣性稱得上「富可敵國」。要保護這個豐富多元的生態系統,策略性規劃海洋保護區是必須的。但船運、旅遊和捕魚等人類活動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規管,讓重要棲息地及物種能繁衍休息,使海洋生態重現生機。 香港海洋得天獨厚 海洋其實賦予人類很多資源,提供了漁業資源及美麗的大自然,梁教授表示,夏威夷會劃出保護區,市民可以去餵魚,帶著潛鏡會看到很多色彩斑斕的珊瑚魚,但政府不會容許所有魚都可以食用,當地的的收入來源來自旅遊,政府重視生態旅遊,因此致力進行海洋保育,定出法規,教導當地漁民不需捕捉所有魚類,形成可持續的發展。遊客不可以站在珊瑚上,如餵魚,需要到指定的機構購買魚糧,務求將破壞海洋的機會降低。 一個健康的海洋,也代表著有豐富的多樣性。梁教授解釋,可以有三種界定,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及生境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即海洋生物有不同品種;基因多樣性,是指基因對大自然的平衡很重要,生物若有某些基因,就可以度過危難;生境多樣性,是不同的棲息地多樣性,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差不多接近6,000個品種,是相當多,因著香港西邊水域受珠江淡水河沖下來的沙泥及淡水的影響,形成鹹淡水河口,但香港東邊受到海洋的水流影響,兩個形成一個梯度,由很鹹的海洋水去到很淡的水,於是不同的鹽度,孕育出不同的生物。」 另一方面,香港大部分地勢都是由火山岩所造成,形成很多石礁的地方,大部分八成的海岸都是石礁,在東邊有很多沉積岩,例如鴨洲及東平洲,沙泥經過數百年累積,那些生境會引入不同的生物。米埔在河口的三角地帶,沉積物的地方形成一個泥灘,很適合紅樹林生長。米埔是泥灘,泥灘的生物會圍住,可以給小鳥提供食糧。如果我們要看到生物的多樣性,便應該保護不同的生境,才確保有不同的生物能生存下去。 生物多樣性  為人類提供服務 市區很多屬填海地方,從文獻上得知,在上世紀40年代,香港很多大型鯊魚,很多不同品種的石斑魚,但現在都消聲匿跡。尖沙咀其實是一個沙灘,因為要發展,便填海;九龍城市中心,以前是鹽田種米的地方,在獅子山附近有一條大河,有很大的河口,當時不只是產鹽,也是捕撈珍珠的地方。 石屎化的城市,令退潮的時候,生物因為熱和脫水的情況而死亡,最常見的藤壺、蠔及水蟑螂已愈來愈少。在2014年,時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提出,以生態海堤去提升生物多樣性,而梁教授便接受邀請,於當年著手研究,在2016年開始籌備,2017年進行第一個實驗,在澳洲引入生態磚,於屯門和大嶼山進行測試,磚頭有凸出的位置可以儲水遮陰,同時凸出來的部分,中間可以讓生物躲起來,不會讓獵食者吃掉。「經過一年後,我們將生態磚與平滑的磚作比較,其中一組磚加上蠔,發現生境越複雜,會有更多不同的物種,而加上蠔的那個就最豐富。我們所發表的文章,亦被歐盟都用來做環境政策的參考,政府相信方向是對,於是擴大計劃。」 各國政府都在致力增加及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梁教授指出,海洋生物多樣性其實有利人類生存,例如紅樹林可以防風擋浪,在南亞海嘯時,泰國很多地方都很嚴重受損,但有紅樹林的地方就安然無恙,如果生物多樣性越高,生態系統穩定性越高。「我經常問學生,如果讓你搬進納米樓,可以帶三樣的家具或電器,很多人會選擇一張床、一部冷氣機及一部雪櫃,其實生物都是一樣,需要一個舒適的地方睡,不會被吃掉,另外溫度要適中,然後是要有東西吃,我們就基於這個概念去設計海堤。」 愈複雜 多樣性愈豐富 香港大多數的躉會用石屎躉,之後用花崗岩砌上去或一些石堆,會看到上面沒有什麼生物;其次在退潮時,熱壓太熱,生物都死掉,在天然岩岸當看到藤壺死亡,因沒有遮蔭及儲水地方。梁教授發現,天然岩岸若有15度至20度斜度,有罅隙,面向太陽不同位,能儲水,便會看到石頭有不同顏色,其實是微生物,會吸引素食的海洋生物前來,例如荔枝螺、蟹或鮑魚。海堤要夠粗糙,才可以令到有機物質停留,細菌和微生組就可以吸取這些營養,當它群落成長,就會吸引其他生物,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梁教授購入以色列組件作測試,要改善原有的海牆設計,一般海牆,尤其底部,都是用石屑,石屑需要保護,而裡面支撐的鐵架,稱為V-Bar,需要鹼性,但是海水酸鹼度是8,所以先要令到這些組件表面的pH值要降低,故轉用玻璃纖維,表面要令到粗糙,並設計出儲水的地方。 「測試發現,匯聚了很多生物及魚,有青口及珍珠蚌,能為海洋帶來清潔。這些濾食性生物,靠水裡的有機物為食物,包括微生素,蠔也是濾食性生物,一隻蠔一天可以淨化100公升水,如果整個海堤有很多濾食性生物,便可以改善水質。這亦是協會推行富蠔計劃的原因,項目受紐約Billion Oysters Project啟發,在海中放置蠔殼為海洋生物製造微生境,從而增加海洋生物多樣性,並通過教育項目提高年輕一代對生態修復和海洋保育的意識。」 在悉尼及西雅圖都有進行海堤項目,尤以西雅圖為最大型,當地處地震帶,海堤不穩定,因為交通開始擠塞,需要重建整個海堤,但海堤位置是年幼三文魚游出大海必經之路,故政府希望做出一條生態走廊,與此同時,因為面對氣候變化影響,海平線會增高九呎,將整個海堤升高,整個計劃做了很大型的工作。 現時,梁教授在荃灣麗城花園亦進行了測試,以多面體的防波石隨意放置,放了蠔殼,另外,將磚設計成紙飛機的模樣,當太陽經過時,會有陰涼位置,不用一年,已吸引了12組生物,而放置了蠔殼的,也吸引了38組生物。事實上,麗城花園的避風塘,水質欠佳,但仍可以吸引了眾多生物,證明多面體的磚更勝一籌。   將人工海堤生態化 其實香港有84%的海堤屬天然,香港目前有8個海洋保護區,但海洋保護區也不是很完整地受到保護,除了鶴咀之外,其他都是公園,仍然可讓人游泳潛水,但不准去捕捉任何生物。「南大嶼山公園去年才成立的,接下來會再有的是在機場的第三跑道對出,現在已經在做立法程序,然後會在牛尾海這邊,建立一個漁業保護區,和海洋保護區差不多。」 香港海洋生態協會除了富蠔計劃,亦有數個方向,主要想做生態修復,梁教授稱,氣候變化正影響整個生態系統,以前冬天時,很多溫帶的藻類會開始生長,例如馬尾藻、昆,為素食生物提供食物來源,不過海膽繁殖快,很快吃光藻類,魚便遭殃,因很多魚苗需要住在這些藻的群落,沒有了這些棲息地也會影響到漁業。「我們發現漁民會捕捉紫海膽,但很少捕捉長刺海膽,因為味道欠佳,於是我們改以生菜及粟米餵養,令顏色很漂亮,而且變得美味,與紫海膽沒有分別,我們鼓勵漁民捕捉販賣,不過產業鏈還沒有形成,主要是欠缺有牌的加工場可以處理海膽。」 梁教授打算仿傚印尼做法,進行清長刺海膽行動。印尼也有海膽泛濫的現象,但他們將長刺海膽用來餵養龍蝦。香港亦有很多人養龍蝦,如可以配合做這事,便大大提升保育藻類。此外,就是宗教放生問題,協會內有成員是佛教聯會及道教聯會的代表,也著力講解放生的原理,希望讓善信明白,能夠保護生命和拯救生命,已經是一個放生,而放蠔殼,生物在蠔殼寄居繁衍,提升海洋生物性,同樣有著放生的道理。   ============= 延伸閱讀:追逐SDG永續發展目標 借力運動產業達至成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朱家健:保護海洋生態 人人有責

博客

朱家健:保護海洋生態   人人有責

西貢牛尾洲海面傳來噩耗!滯留在香港水域近兩星期的布氏鯨被發現浮屍香港水域,此前,布氏鯨疑似誤闖香港淺水水域,十數天也未能游回較深海處,更在香港送上寶貴生命,非常婉惜。在七月中旬發現香港水域有鯨縱後,保育人士等已多番強調不鼓勵市民去租船出海觀鯨,這是「害鯨」而不是「愛鯨」的表現,結果一語成讖,小鯨永遠也游不回海洋自然母親的懷抱。 其中,有「小紅書」用戶更分享一幅近乎船隻與鯨魚(用戶誤稱粉紅海豚)只約兩米距離的相片,須知道,船下的螺旋葉就像轉動的刀片,船隻如與鯨魚的距離太接近,轉動的螺旋葉很容易傷及鯨魚柔弱的身軀,甚至乎可即時砍殺牠,傷及內臟,流血不止,或內藏溢出。如果鯨魚不幸受傷又未能獲得適當治理,傷口會感染細菌而發炎衰竭,結果同樣將是面對死亡。在布氏鯨被傳出死訊前,有人拍攝到布氏鯨的背部有兩處較深的傷口,相信是被船隻高速轉動的螺旋葉所傷及。 可預示的生態悲劇 此外,成群結隊的觀鯨遊客,船下的摩打聲、船上的嘈雜聲,更會擾亂鯨魚嘗試尋找深水處的判斷和節奏,令鯨魚陷於緊張和慌亂,難逃劫難。 布氏鯨的離去,是不幸,但自從觀鯨團和載客服務的出現,已是小鯨魚可預見的結局,但如果不是人類自私的行為,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精明的商家衍生了商機,商業行為卻未有放生小鯨,或至少留一條生路給牠,而是讓牠在生命最後兩個星期陷於惶恐、經歷折磨和身體創傷。 不要告訴我們,近距離觀鯨、追鯨、賞鯨是愛鯨的表現!這絕對不值得炫耀,更不是他們口中的生命教育。他們應該深切反思懺悔,因自己一時私慾和好奇,沉迷「打卡」,自以為與鯨魚來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卻是把鯨魚安全陷於不顧,不負責任,是自私的行徑。 今次已不是香港首次發現活鯨魚或活海豚縱影,而最後鯨豚葬身香港海域的事件。希望藉著這次布氏鯨以生命演繹的教訓,警惕香港市民應該保護海洋生物,珍惜生態資源,這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對於布氏鯨的善後工作,如果鯨屍仍未開始腐爛,不妨盡快在獸醫師和動物標本製作技術員的協助下,把鯨魚的整個或部分遺體作保留並製作標本,作動物醫學教學或研究等用途,否則在「鯨爆」也可以讓海底成為布氏鯨的墳墓,並化身養份留在大海,讓布氏鯨轉換另一種形態,繼續在深海「存在」,貢獻並潤澤海洋生態,延續海洋的生生不息。 撰文:朱家健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 延伸閱讀:朱家健:習近平主席勉勵香港學子振奮人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

可持續發展

海洋公園宣布成立學界保育聯盟 深化下一代保育工作 拓可持續發展

適逢6月5日「世界環境日」,海洋公園公司(海洋公園)與香港創新基金早前合辦首屆「香港教育領袖高峰會2023」,吸引了近200名中學、小學、幼稚園的校長與教育機構代表出席,並就創科、糧食安全、生涯規劃等方面的保育及教育議題進行交流及討論。會上,海洋公園同時宣布成立「海洋公園保育聯盟」,連繫全港學校、兒童及青少年。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左六)及香港創新基金副主席黃敏華(左七)與校長會及支持機構代表主持啟動儀式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左三)、香港創新基金副主席黃敏華(右二)連同三位講者包括城大化學系環境毒理及化學講座教授梁美儀(右一)、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左二)及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兼珊瑚學院創辦人崔佩怡(左一)出席高峰會。   多位重量級專家學者於高峰會中進行有關保育的主題演講及分享。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環境毒理及化學講座教授梁美儀通過「推動海洋生態復育的創新保育方向」專題分享,解構海洋生態學;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以「大豆研究與 STEAM 教育」為題,講解以嶄新的科技去培養耐旱和耐鹽的大豆,令大豆在更多中國土地上種植,保障糧食供應;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兼珊瑚學院創辦人崔佩怡博士分享創辦珊瑚學院的經過,協力拯救本地海洋生態;信和集團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則分享「創科生態圈推動可持續發展」,展現創新科技在推動環保方面的重要性。峰會後與會者亦參與由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舉辦的可持續發展導賞團,了解酒店如何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各個營運層面。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表示,配合政府力爭香港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海洋公園非常榮幸獲香港創新基金支持,舉辦是次峰會。公園亦計劃推出全新保育倡議運動,覆蓋拯救物種、低碳飲食及走塑三大範疇,致力向公眾進一步推廣低碳生活。 香港創新基金副主席黃敏華表示:「香港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們與海洋公園抱持共同理念,致力推動環境保育和教育。多年來,香港創新基金一直與海洋公園攜手,透過不同計劃提高巿民對香港生物多樣性的關注,我們非常榮幸能與海洋公園再次合作,舉辦今次高峰會,一起探索教育和保育發展,令下一代對可持續發展加深認識,共創更綠色的未來。」 海洋公園成立全港最大學界保育聯盟 公園宣布成立「海洋公園保育聯盟」,連繫全港學校、兒童及青少年,加強培養學生對自然生態的興趣,協助他們了解保育物種及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啟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以實際行動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並帶動社區作出改變。龐建貽續稱:「海洋公園一直肩負教育及保育使命,單是今個財政年度就有超過40萬學生人次,在園內園外、線上線下參與過海洋公園的教育活動。今年我們推出『保育聯盟』,是希望學生超越自我,啟發創新的保育行動。我們希望學校能善用海洋公園的各項資源,例如公園自然生態教育活動及比賽、線上保育培訓、講座等等,實踐環保行動和提出創新保育方案。」 各大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可於今年8至9月報名成為「海洋公園保育聯盟學校」,在2023至2024學年中參與或舉辦保育活動。當學校完成指定任務後,更可透過「保育聯盟認證計劃」晉升為「保育聯盟傑出學校」。認證等級將會每年作出更新,以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學生只需登記成為聯盟成員,即可獲取多元的保育專題資訊和分享校內保育活動點滴,並有機會參加由保育工作者主導的一系列活動。 ============= [...]

專題

香港測量師學會 「賞.惜.舊築跡」創作比賽 展現歷史建築美學

為鼓勵大眾認識及欣賞香港歷史建築的豐富歷史、文化傳統和保育,及教育大眾歷史建築適時維護的重要性,香港測量師學會(學會)獲發展局保育歷史建築基金的贊助,自去年3月起舉辦一系列「賞.惜.舊築跡」活動,其中的創作比賽,經歷招募、初選及決賽,最終於 11 月 15 日(星期日)假南豐紗廠舉行頒獎典禮,揭曉一眾奬項得主。 圖三:左起:香港測量師學會「賞.惜.舊築跡」籌委會主席張文滔、屋宇署副署長余寶美、香港測量師學會高級副會長鄧海坤、屋宇署署長余德祥、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蕭慧儀、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建築署署長林余家慧、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任浩晨、建築署副署長何永賢、及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召集人何鉅業   是次比賽吸引超過750位參賽者參加,包括逾50位公眾人士及超過60間中小學校及機構,競爭激烈。最後在眾多的微縮模型、微電影、繪畫及攝影作品中,專業評審分別在四個組別中評選出冠軍、亞軍、 季軍,及優異獎多個奬項。 微縮模型組(公開組別)的冠軍由香港理工大學的勞穎欣同學奪得。模型以1比200的比例呈現雷生春,分別利用米色及灰色製作建築的原始結構部分與活化後的新結構。在頂部及背面的橫切面的切割設計中,可清楚呈現活化後的建築結構,亦展現出雷生春除了保留原有的文化價值,亦滿足了現代建築的規範。 冠軍作品《妙手回「春」」》,香港理工大學勞穎欣,雷生春是活化文物的好例子,有助於提高大眾對歷史建築保育的關注,並滿足公眾對適時維護的要求。   香港理工大學的勞穎欣同學獲得微縮模型組(公開組別)的冠軍。   亞軍作品《藍屋》,何國添、蔡璧龍,參賽者希望保留港式歷史建築和情懷,展現得以保留的原有建築特點,從而表達發展與保育之間需取得適當平衡的重要性。   季軍作品《東華義莊》,德望學校宋珈盈、黃詩淇,安全、合法且舒適的環境令東華義莊更宜用作不同用途,讓大眾了解義莊的歷史背景,使保存的不僅是建築物的本身,更是建築物背後的義莊文化價值。     [...]

大中華時事

【環保專題】生態旅遊抬頭,發展與保育並重

旅遊業為不少地區的發展帶來經濟效益,但隨着旅遊文化的普及,近年越來越多具備經濟條件及高學歷水平的人士,已不再單單滿足於購物和飲食團。他們享受與文化、環境和體驗相關的深度旅遊歷程,適逢全球正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連帶旅遊也要一起「染綠」,從而衍生出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旅遊方式——生態旅遊(Ecotourism)。 撰文  余美玉 | 攝影  張展銳、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於2017年,旅遊業佔全球生產總值約一成,即十位勞動人口當中便有一位從事旅遊業,由此可見旅遊業是不少地方的經濟和就業支柱。不過,雖說旅遊業是重要的經濟產業,但其耗用資源也相對較多,而地球的資源正面臨枯竭的危機,因此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於90年代提倡可持續旅遊,並將2017年定為「國際可持續旅遊發展年」,希望人們能夠平衡環境、經濟與社會文化的利益。 對環境負責的旅遊框架 生態旅遊可定義為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遊框架。有別於忽略對自然資源造成損耗的傳統旅遊模式,生態旅遊在行程中以對環境的破壞及干擾減至最低為原則,並根據保存及永續自然生態的利益為依歸,用保育的角度賦予旅程不一樣的意義。 隨着大眾的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加上可持續發展理念開始抬頭,不少人意識到在旅遊中會產生廢物及留下碳足跡,對環境造成一定負擔,因此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根據旅遊網站Booking.com於2017年公佈的可持續發展旅遊報告,65%遊客表示更願意選擇環保住宿。雖然只有5%的全球旅客認為可持續旅遊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已有 46%的人認為自己是環保的旅客。 釋放商機帶動產業鏈 開拓生態旅遊不只具有保育意義,更被不少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的一大機遇。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及創辦人程詩灝指出,當地政府只需善用天然資源,並做好環境保育及管理,就可吸引旅客前來,推動本土經濟。對比起基建項目,發展生態旅遊可說是投入成本低,回報效益高,而且不只是旅行社能夠受惠,且能帶動一整個產業鏈,包括酒店、民宿、餐飲、交通、零售等。 身兼一帶一路發展聯合專家顧問(旅遊)的他提到,「一帶一路」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涵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份中亞及東南亞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吸引大量旅客前往欣賞美景和人文風光,因此當地旅遊業蓬勃。假如能釋放生態旅遊的潛藏商機,並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或許是這些「一帶一路」國家的新出路。 人類足跡難以避免但可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