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劉慧:2024年港股有望迎來轉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港股市場日益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關注。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為港股市場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同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 但2023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欠佳。2023年,受美聯儲多輪加息影響,港元利息創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環境令香港整個資本市場投資環境嚴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數累計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報17,047.39點;恒生科技指數2023年累計跌8.83%,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報3,764.29點。兩大關鍵指數走勢全球表現墊底,與之關聯的則是2023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疲弱。Wind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港股首次招股募資額僅為458億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6%,新股融資總額為過去二十年以來低位。 與此同時,港股市場活躍度也出現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顯。港交所資料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港股日均成交額1,056億港元,較2022年日均1,247.07億港元的成交額下降超15%。與之對比的,Wind行情資料顯示,2023年美股日均成交額3,558億美元(約合27,783億港元),是港股日均成交額的26倍。再來對比2023年人工智慧大牛股英偉達,Wind行情資料顯示,其2023年日均成交額172億美元(約合1,343億港元)。 關注具成長潛力與競爭優勢之科企 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多變,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貨幣政策走向對全球金融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近期,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563%,為2023年8月以來最低,凸顯了中國貨幣政策的寬鬆態勢。與此同時,央行在2023年12月重啟了3,500元人民幣的PSL淨投放,這無疑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中國貨幣政策預計保持寬鬆,目前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563%,是2023年8月以來最低。央行在2023年12月正式重啟3,500元人民幣的PSL淨投放,或主要為「三大工程」建設注入資金。海外主要發達國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去年11月以來的調整幅度愈加明顯,海外利率築頂的確定性較高,邊際上利好港股的流動性及風險偏好。 具有成長潛力和競爭優勢的科技和創新型企業是值得關注的重點。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科技和創新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湧現出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其次,受益於消費升級和內需增長的行業和個股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電商、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優質企業受益於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人口紅利,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此外,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中的優質藍籌股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這些企業具有良好的業績穩定性和分紅回報率,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 總之,港股市場具有豐富的投資機會和挑戰。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環境、企業基本面和市場走勢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控制措施。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應關注具有成長潛力和競爭優勢的企業,同時注意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通過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原則的遵循,投資者有望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撰文:劉慧 慧悅財經創辦人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延伸閱讀:劉慧:物流行業破局創新引領利潤增長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黎家聰:增長快速 中國春來(1969)升勢強勁

博客

黎家聰:增長快速 中國春來(1969)升勢強勁

眾所周知,恆指的表現令人失望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上週也只是僅僅守住了19,000點。周末更有碧桂園(2007)的壞消息,周一開盤大市和內房都一定無眼看。不過,有一隻股票像是無視了熊市一般,從2021年年底開始股價就一路向上,一浪比一浪高,從沒有跌穿過200天線,像跟恆指相反地行一樣。它就是教育股中國春來(1969)。 中國春來是大陸民辦普通高等教育的知名提供商,是全國前列,華中地區最大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在民辦高等教育提供商中,公司於華中地區排名第一及全國排名第四。公司自2004年開始進入高等教育板塊,目前已有商丘學院、安陽學院、商丘學院應用科技學院、健康學院、荊州學院、安陽學院原陽校區等六所高校,以及正在籌備轉設中的秀克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遍布河南、湖北和江蘇省份,在校生破10萬人。 佔據人口、GDP有利「要點」 從上述簡介可見,中國春來是一間具一定規模的教育集團,聲譽不錯,這有賴於其優秀的教師團隊和招生能力,以及高水準的教學質素。此外,其所立足的地理位置亦為其帶來了很大優勢。據了解,華中地區如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每個省的人口和GDP都位於全國排名前列。而其中河南省更是登記人口及高考考生人數最多的省份,因此為中國春來提供了龐大的擴張潛力。 而中國春來也確實把握到其優勢,現時中國春來六所院校在校人數共113,931,6年複合增長率為15%,管理層預計未來3年人數更將突破140,000人。學額方面,繼去年專升本學額大增88.8%之後,今年集團旗下院校2023/2024學額繼續增長約9,600個,同比增長27.6%,其中本科及專升本名額增加約14.5%,專科課程名額增加約61.9%。可見集團的擴張計畫有模有樣。 而由擴張帶來規模效應,讓中國春來的盈利能力增長變得可觀,中國春來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準均實現大幅度改善,毛利率由2018年的58.10%增長至2022年的63.15%,淨利率則由2018年的24.39%增長至2022年的42.18%。收入及淨利潤同樣是爆炸性增長,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13.09億元,同比增長25.6%;經調整淨利達5.38億元,同比增長35.7%;如若剔除荊州學院並表後因固定資產評估增值而產生的一次性收益,實際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2023年上半季甚至更上一層樓,中期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14.2%,淨利潤3.31億元,同比增長32.02%。而且,更重要一點是公司已連續多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收增長,即是說,可以預料未來仍有較大機會繼續保持增長。 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公司股價可以一直保持上升勢頭,而且其市盈率仍只是10倍左右。不過,或者仍然會有人質疑其過於漂亮的上升軌道,因為其他高教股如中教控股(839)、新高教集團(2001)等並沒有像中國春來般強勢上升。當然,這是由於中國春來在基本面上更顯示出其增長更具爆炸力。此外,其股票較「乾」相信也是主因之一,查看CCASS TOP 10+非流通股票高達99.3%。非流通股票高達76.21%。這意味著街貨不足,沒有足夠供應,供需失衡下令中國春來更容易被主力資金推升。 總括而言,中國春來基本面好,未來增長空間大,股票又夠「乾」,這樣就形成了其長牛格局。最近,中國春來更獲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相信會獲更多主流資金認可,而追蹤相應指數的主動和被動資金也會進行跟蹤配置。若消息被消化後中國春來依然沒有大回調出現的話,建議大家保持關注,趁低吸納。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6月29日) 先定人口政策 經濟發展無憂

.北區擁有很多平地,加上重劃濕地,只要善加運用,土地及房屋根本不是問題。 .香港服務業的「餅」愈來愈大,「產品」亦愈來愈多,只要搞掂人頭,經濟很易搞。 .經濟要在今明兩年復原,關鍵在交通運輸,當中,陸路已搞掂,航空需加把勁。 港府積極輸入勞動人口,努力有目共睹,不過仍是默默地做,長遠人口政策目標還未宣之於口。回看新加坡,人口政策已搞了30年,所有發展便朝着同一個方向走。香港也是一樣,應講清楚人口政策,未來10年將增加至甚麼規模,大家才能對未來發展,包括鐵路網絡、北部開發、填海造地等,有個大方向。 尤其是香港現時極缺勞動力,與新加坡、廣州、深圳完全不能比,更遑論形成篩選制度,這便影響整體競爭力。且看「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容許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輸入外勞,當中竟包括髮型師,可見香港缺人問題有幾嚴重。 至於人口增長所衍生的土地及房屋問題,隨着北區擁有很多平地,當中,沙田、大埔只是有限,元朗、粉嶺、上水則有大量,加上重劃濕地,釋出邊緣土地,只要善加運用,一切根本不是問題。 服務業GDP 增長既快且大 只要搞掂人頭,由於香港地方細,經濟很容易搞。因為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而本欄比喻過很多次,服務業就是我摸你一下要畀錢,你摸我一下又要畀錢,摸來摸去就創造出GDP,增長速度可以很快、幅度可以很大。 而且,香港不同內地,新舊經濟的關係,並非取締性,而是補位性,提高方便度;相反,電商在港十分難做,因為食飯、買餸極之方便。特別是無打工的老人家,落街買餸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會上網購買生鮮食品,然後坐在家中等待送貨上門。 此外,香港服務業的「餅」亦愈來愈大,以前主要做英美為首的生意,內地也佔了一部分,現時則面向大灣區,以至全世界;同時,服務業的「產品」亦愈來愈多,除了旅遊、購物、飲食等,在本身已具優勢的基礎上,教育、醫療都可發大來搞,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經濟迅速復原 關鍵在航空業 上週末個人去了澳門一趟,發現週圍都是內地人,而且十分願意使錢,香港物價已貴,當地物價更貴,酒店標準套房房價高達八、九千元,但仍爆棚,反映內地人並非無錢,而是有錢人無地方使錢,因此,香港只要吸引到這班人來,經濟發展一點也不用愁,現時問題只是怎樣令到今明兩年迅速復原,而非拖到2025年。 當中,交通運輸擔當重要角色——陸路已重新與內地互通,航空卻仍大落後,如果有全球機場於疫後恢復航班的數據,相信香港赤鱲角機場的排名會是倒數第一,第二則可能是內地城市,而後者只歸因於辦理手續需時,國內航線完全無事,更已超出疫前水平。 其實,香港經濟起,樓市也要起,股市亦要起。前者方面,租金近期已見反應,可以預期,隨着輸入的勞動力,尤其是優才、專才,全部都要住,只要睇通這點,有需要者很快便會入市買樓;如港府講清楚長遠人口政策,就算息口高,都會有人買。 至於後者,隨着內地股票不升,港股亦難上升。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本欄此前已提出過,就是在幾個行業將幾間國企私有化,例如銀行、電訊。若真如是,便能形成尋寶遊戲,帶起市場氣氛;否則,即使如內航股般盈利勢必大彈,股價亦無反應,不知怎搞。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新特首重大任務 需檢討人口政策(6月9日)

吳老闆週記(6月9日) .香港人口政策十分「戇居」,不歡迎外人入來搵食。 .問題出在數量少,基底窄,以及愈來愈老齡化。 .打開門除了提升競爭力,還可逼走缺乏生產力人士。   新特首重大任務 需檢討人口政策 過去一年多以來,不少港人移民,英國繼去年初推出BNO「5+1」簽證後,近日再宣布「高潛力個人簽證(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新政策,容許全球50大大學畢業生畢業後5年內赴英居住2至3年,無需預先找到工作或報讀英國院校,其後可進一步延長簽證甚至入籍;而全球50大大學名單當中,包括了港大及中大,變相為親外國的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移英多開一條渠道。   然而,港人過到英國,怎樣搵食?專業行業例如醫療,就算當地認可醫生資格,都很難會聘請港人,律師亦然;就連普通服務業,例如食肆、酒吧等,已有東歐提供的大量廉價勞動力。   「大都會」必吸引外人 其實,全世界任何一個「大都會」,要有競爭力,一定要吸引外人前往搵食。且看北京、上海、深圳,全國年輕人爭着去;再看新加坡,亦招攬了很多東南亞以至西方國家的人過去,以致近幾年撬走了香港不少生意;只得香港如此「戇居」,多年來卻不歡迎外人入來,一味只是輸入外傭,搞到不少工種如紮鐵工人人工高漲,就快一個月10萬8萬元。 [...]

博客

陳卓賢:中國勢谷高出生率,貝康醫療-B(2170)可作中長線部署

內地最新出爐的人口普查顯示,以2020年11月1日為標凖時間點,中國總人口為14億1,178萬人,相比起10年前人口普查結果,中國人口增加7,206萬人,十年間增長5.38%,年均增長率為0.53%;倘再比較2000年至2010年的數據,增長率是下降了0.04%。 獨立統計數據庫CEIC的數據亦顯示,2012、2013年中國新增人口(新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約為660萬,當時推出「單獨二孩」政策後,2014年小幅攀升至約710萬,但2015年又降至680萬。其後中國再開放「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新增人口超過800萬,2017年也有約737萬,但來到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人口分別只有約530萬和467萬,反映中國人口增速持續放緩的趨勢。 另一方面,現時中國存量不孕不育患者達到4,770萬人,其中約70%~80%的患者可通過生活方式指導、藥物治療等方法治療,而有約20%的不孕夫婦必須利用輔助生殖技術才有機會生育。 基於內地出生率持續下降,以及有不少不育夫婦對試管嬰兒有頗大需求,在2月上市的貝康醫療-B(2170)中長線理應受惠。貝康是中國輔助生殖基因檢測解決方案的平台,研發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它在上市時已有GT-A試劑盒在中國上市,是中國首款、亦是唯一一款在國家藥監局註冊且在中國已商業化的三代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另外兩款PGT-M和PGT-SR試劑盒料分別於2022及2024年獲批註冊。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的作用,是可以在胚胎植入前對每一個胚胎進行全基因水平的精準篩查,檢測其是否發育正常。 此外, 貝康亦受知名機構高瓴資本加持,根據招股書顯示,高瓴資本旗下的高瓴香港對貝康醫療持股比例為6.82%。高瓴曾經投資錦欣生殖(1951)、微創醫療(0853)、藥明生物(2269)等醫療生物製藥公司,其中錦欣生殖更曾獲高瓴資本兩度投資。 貝康醫療-B(2170)股價走勢。 早於今年2月中旬,由於內地東北地區人口總量減少,國家衛健委已建議全面開放東北地區生育政策限制,提出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當時消息一出,一度令兩隻「二孩概念股」貝康和錦欣生殖(1951)急升。不過,現時正值「五窮月」,今次會趁相關消息,而吸引熱錢再度炒起相關概念股或許機會不大;但如果貝康股價期間出現下跌,亦是中長線部署的買入機會,不妨在$23附近買入第一注,目標先看$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