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吳老闆週記】港府派錢太孤寒 3月強檢太緩慢


吳老闆週記(2月24日)

.港府太孤寒,在此艱難時期應手鬆掟錢,掟得多過此前的2,000億元。

.3月才進行3次全民強檢,實在太遲,代價會很大,因感染人數眾多。

.港府現時可以做的,包括大量增派快速測試包,及保護兩大高危群組。

港府派錢太孤寒 3月強檢太緩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週三(23日)公布了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一開頭便是一系列紓解民困措施,當中包括再向每名合資格人士發放1萬元電子消費券;個人認為政府實在太過孤寒,事關去年財政並無「穿窿」,相反更錄得189億元盈餘,絕非無錢。

本欄重申,香港十分有錢,甚至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地方。淨計不用軍費開支,已慳回不少,加上入息及利得稅、賣地收入、印花稅等源源不絕有收入,亦不用上繳中央;最重要是外匯儲備十分豐厚,截至1月底達4,925億美元,相當於國家3.2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15%,假如年回報有5%,便有2,000億元!

比起美國負債纍纍都大手筆派錢,香港如此有錢面對現時嚴峻環境卻仍手緊,認真肉酸,絕對抵鬧。值得一提的是,庫房的錢,即是老百姓的錢,在此艱難時期,政府應手鬆掟錢,幫助市民渡過難關,所掟金額應比此前的2,000億元更多。

事實上,經歷此前的社會動盪及之後的疫情,市民捱了超過3年,已很辛苦,政府應大手筆地幫手,並針對那些嚴重受影響而且僱用着很多人的行業,例如旅遊業、餐飲業等,否則大部分捱不住執了笠,到經濟回轉時都無人招呼;大企業無論中資、外資及港資則不用理,補貼太古(00019)、長和(00001)等大型上市公司或其他公用事業有何作用?難道他們會執笠?中小企及中下階層才是幫助重點。

3月強檢實在太遲

本欄早已說過,「清零」不是不可做到,而是無論社會,抑或經濟,以至政治,所付出的成本都很高,尤其是現時很多人已受感染——每日新增本地確診幾千宗,本週三又創出8,671宗的新高,已確診而滯留在社區的個案逾3萬,這還未計無出聲或無檢測的患者,估計受感染人數隨時達8萬至10萬,而這班人仍在社區不斷傳播病毒。

如此看來,3月才隔開幾週進行3次全民強檢,實在太遲也太慢,代價會很大。反觀內地,只要有幾宗個案,已立即封區做檢測;只要有幾區出事,更立即封城做檢測,幾日已可搞掂,因此最多只擴散到幾十宗,便能抽出所有患者,真正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最終達致「清零」。而200人受感染,與2萬人甚至20萬人受感染,所付出的成本,更完全是兩回事。

3月才可進行全民強檢,相信與檢測設施及檢測能力有關。林鄭本週二(22日)宣布,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包括國際學校,提早在3、4月放暑假,繼而騰出校舍作為檢測、接種疫苗之用;此招很叻,抵讚。其實校舍亦可用作隔離,計及酒店房間,便有大量隔離設施可供使用。至於興建醫院,只能視之為為下一波疫情做準備罷了。

當務之急做兩件事

中央可幫香港的,已全力幫了;隨着近日很多人從香港返回內地,聽聞內地短期內可能會對香港關門,從香港返回內地需特別簽批,避免病毒從香港傳入深圳、大灣區,以至其他地方。

現時到3月強檢期間,港府可以做的,有兩件事。第一,大量增加免費派發快速測試包,讓市民自己做檢測,雖然準確度未必及核酸,但會更有效,因為做的人可更多;第二,盡量減少死亡人數,保護老人家及小朋友兩大高危群組,即是盡快替他們打針,但現時已有超過300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至少有300名員工及930名院友染疫,政府應心裏有數,全港有多少長者住在院舍,到3月強檢時抽出的感染個案應不少,而第五波疫情的死亡個案主要集中在長者及長期病患,因此死亡數字可能相當高。

總括而言,今波疫情感染人數多,死亡人數也會多,「清零」的代價會很大,經濟所受影響會很深,深過此前任何一波疫情,因此政府絕對不能揞着荷包,應該大手放水,起碼大灑2,000億元;如果好彩,今次「清零」後,6月可搞掂,否則疫情反反覆覆,經濟損耗就更大,全街蕭條,GDP會跌。

怎樣擔保無下一波

香港今次成功「清零」後,下一個問題是怎樣擔保沒有下一波,否則庫房有1萬億元都搞不掂。就算來港人士做足隔離,沒有漏洞,避免得到病毒透過人流傳入,也難保證病毒不會透過物流傳入,尤其是香港的貨運量很大,莫說美國,只計亞洲,從日本、南韓,到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每日運港貨物不計其數。

內地可以不斷「清零」,全靠三個因素——第一,有錢;第二,國家的組織及動員能力極強,市民亦聽話;第三,追蹤系統及大數據極強,因此,全球任何地方也做不到「清零」,香港雖然有錢,但其餘兩項皆缺。

而且,病毒還會不停變種,根據此前數據,約6個月變種一次,以Omicron去年11月首次出現於南非計,今年6月便會出現第六代變種,理論上病毒愈變種,愈容易傳染,疫苗根本追不上;隨着內地的「清零」成本也愈來愈高,已影響到消費信心,如果第六代變種病毒毒性降低,加上第三針的接種率高,或研發到藥物可治療,最遲9月內地處理疫情的方案或許會有改變。

南華證券錢莊

香港疫情嚴峻,俄烏局勢亦似乎相當緊張,但個人認為不會真的打起上來。一來,俄羅斯並非侵佔烏克蘭,只是宣布烏克蘭東部兩個地區頓涅茨克(Donetsk)及盧甘斯克(Luhansk)為獨立國家,美國及北約不能指責其入侵;二來,美國打不起,歐洲也打不起,唯一可用的招數,就是經濟制裁,而此招已足夠令俄羅斯大亂;三來,俄羅斯亦不想打,從內地軍事節目所見,俄羅斯的軍力似乎麻麻,尤其是海軍幾乎無晒,力量遠遠不及全球第一的美國,或全球第二的中國,但坦克及中短程導彈還很強勁,後者有些可攜核武,而且射程覆蓋整個歐洲,連美國都有所不及。

本地疫情未完,俄烏局勢緊張,加上科網股的整頓未完,港股雖然極度便宜,但亦難望大升;在資金並無大幅流入,也無大幅撤退下,投資者只能低買高沽炒波幅,恒指在23,000點至25,500點上落,國指就在8,000點至9,000點上落,科網股則宜避之則吉,事關久不久便見外資沽貨。

每週焦點商品——鎳

俄烏局勢緊張,環球避險情緒升溫,港股本週二(22日)一度大跌833點,低見23,336點,尾市跌幅收窄至650點,收報23,520點,連跌3日,累跌1,272點,翌日稍作反彈,收報23,660點,一週計累跌4.3%;國指幾乎與大市同步,一週跌4.2%,收報8,317點;科指週內曾創5,160點的前年7月推出以來歷史新低,一週跌5.6%,跑輸大市,本週三(23日)收報5,299點。

逆市之下,還有上升的板塊,就是商品,當中尤以黃金與鎳較為矚目,前者一度突破1,900美元,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跑贏美股美債;後者則上升至每噸25,135 美元,創下2011年來新高。

鎳主要用於生產不鏽鋼及電動車電池,俄羅斯是主要生產國,市場正是擔心地緣政治影響供應,加上全球庫存減少,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鎳庫存已降至2019年以來最低,因此鎳價節節上升,今年以來已上升了18%,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表現最好的金屬。

如果俄烏打不成仗,鎳價的升勢可能戛然而止,反觀金價,雖然避險情緒降溫,但隨着通脹居高不下,即使聯儲局接連加息,金價可能高處未算高。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