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屈臣氏實業 蕭健敏 環保路上 持續革新


說是蒸餾水,但其品牌、對社區的關注、對環保界的貢獻,甚至獨特的樽身設計、全港首創的100% rPET再生髎樽等,已超出一般企業及一個品牌的發展範疇。所說的,就是屈臣氏蒸餾水。作為一間擁有百年歷史的蒸餾水廠及品牌,在持續發展路上,於銳意革新下,並未展示老態或守舊一面,反而愈是緊貼全球環保大趨勢,引領業界。商業利益與可持續發展,向來難以平衡,屈臣氏實業業務創新及策劃總監蕭健敏(Kim)卻指出,的確在短期內難以提升銷售數字,但相反要去思考如何從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中產生額外價值,而很幸運地,公司已從中達致收支平衡,更帶來利潤。

撰文 陳立仁 攝影 張展銳

屈臣氏實業業務創新及策劃總監蕭健敏(Kim)。

自屈臣氏實業飲品製造董事總經理的陳雲美女士,於2010年加入公司,便銳意為屈臣氏蒸餾水這個集團中不算大的板塊,帶來一連串改革,而大部分的改革行動,均聚焦在環保的創新上。「一年後,我老闆(陳雲美)便請我入來做,一直做到現在,已將近十年。」Kim說道。「加入公司初期,擔任銷售及市場部總經理,負責所有香港的零售產品,包括所有飲料,如水、果汁、汽水等,後來轉換不同的角色,從市場到戰略策劃,現時則負責創新、市場部等,包括內地業務。」

百年企業大革新

資料顯示,屈臣氏蒸餾水自1903年已開始服務香港人,持續提供優質的蒸餾水,「至清至純」的宣傳口號早已街知巷聞。百年歷史,自然來得不易,雖然根基一定穩固,然而緊隨而來的,還有守舊的管理文化,欠缺創新的發展方針等,這是一般老牌企業在持續發展路上都會遇上的瓶頸問題。

因此可以明白到,無論是上司陳雲美,或是Kim本人,在革新路上,必然遇到不少障礙。「那時的團隊是比較固化的,不易接受新事物,每日返工放工,沒發生甚麼特別事就最好。然而,當市場已不斷在變,消費者的需求亦不斷變更時,我們便一定要跟著去變。在過去十年,我認為公司最大的轉變,是由最初的操作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變成今日的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並向轉型管理(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邁進。過去我從事過多間國際企業,來到屈臣氏,我發現這裡的改變速度,比起很多國際企業還要大,因此我們可以做到的事,亦會更多。」

屈臣氏成功投得環保署入樽機回收塑膠飲料容器先導計劃合約,為期一年,是為第二代「入樽機」。
多年本,屈臣氏不斷推陳出新,為市場帶來各種環保飲料產品。

引領業界的100% rPET再生樽

今日大眾認識的屈臣氏蒸餾水,幾乎已與環保創新劃上了等號,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於2015年突破性地推出香港首批100% rPET 再生膠樽,切實執行「源頭減廢」。資料顯示,當時市場上的飲品膠樽均普遍採用PET塑膠製造,而製造PET塑膠需要透過提煉石油取得原材料,此舉不單增加塑膠生產量,亦會在生產過程中釋出不少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至於100% rPET再生樽,則是經過回收一般PET塑膠並重塑而成,可不斷投入回收循環再用系統,藉此減少廢膠量。他指出:「其實政府於早年已推出三色回收筒,但大家發現到,紙張、金屬是很多人想回收的,惟獨塑膠沒有人要,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價值。於是我們便要創造價值,而價值不在供應上,因為我們亦明白到,當供應愈多時,就變得愈不值錢。」Kim再指,他們反過來從市場需求上著眼。「我們一推出計劃就用100% rPET再生樽,就是希望產生一種市場需求,同時不止我們做,亦希望整個業界、商界、政府一同推動,令大家知道,原來一個塑膠產品,亦可以要求用再生物料的。若果有一天,當大眾對塑膠樽的要求,就如對再造紙的要求一樣時,那就最好了。」

隨著100% rPET再生樽所帶來的業界及社區效應,於四年後,亦即2019年,屈臣氏再接再厲,以 rPET 循環再生物料生產樽身上的招紙,以此簡化回收膠樽程序,市民在飲用完蒸餾水後,可直接將連招紙的膠樽一同回收。再於同年啟動香港「Go Green 由我做先」行動,組織跨業界膠樽回收再生網絡,由此滙集生產者丶社企丶回收業丶體育團體丶零售業丶服務業丶物業管理丶學校及環保設計業的力量,集體解決廢膠樽堆積如山的問題。

努力建設綠色香港

為配合行動,屈臣氏蒸餾水引進自行研發的革命性 「Green Point 智能膠樽回收機」,方便市民參與膠樽回收行動,該裝置簡單易用,只需掃一掃膠樽上的條碼,回收機就可辨別膠樽可否回收,而裝置接收了膠樽後,就會即時被壓縮及儲存。為增加市民回收意欲,裝置更設有電子回贈禮券或禮品獎賞功能。至去年再推出2.0 版本,並經公開招標成功投得環保署入樽機回收塑膠飲料容器先導計劃合約,為期一年,在公眾地方及政府設施等地點設置60部「入樽機」。Kim指:「新版本在運作速度上更快,容量亦更大,可以小至益力多樽,大至兩公升塑膠容器,都可以應付到。」機身亦新增多個功能,如除了膠水樽外,亦可回收盛載各類飲料的膠樽,並新增八達通兌換回贈功能,市民可以 AlipayHK 或八達通收取回贈金額,每成功回收一個膠樽,即可獲得港幣 $0.1 ,每個賬戶每天最多可回收 30 個膠樽等。

在環保路上,屈臣氏蒸餾水持續創新,從沒有停下來。根據 Resource Recycling Systems 的資訊,全球鋁罐有 69%的回收率,而美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的數據更顯示,美國鋁罐回收率有 68%,而塑膠瓶僅為3%。香港人每天平均棄置 500 萬個膠樽,嚴重加重堆填區壓力,而廢棄膠樽一直被視為環境污染及海洋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於是近年不同國家及品牌均考慮選用鋁瓶作為膠水樽的代替品,屈臣氏亦有此計劃,藉此打造更綠色的生活。Kim表示,公司將於今年第二季,於全港推出首批 100% 可重用及 100% 可回收的屈臣氏 PATHWATER 鋁瓶裝水,堅持從源頭減廢及減少廢膠量,藉此建設綠色香港。

屈臣氏蒸餾水位於大埔的廠房。

持續創作額外價值

傳統的想法,會認為商業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難以平衡發展,然而當香港交易所於2019年年底開始修訂《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ESG)及相關《上市規則》條文之時,便可見在企業持續發展路上,企業在環境、社會及管治三方面上的發展方針,已不能再掉以輕心。在商業利益、企業社會責任、環保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很多人會視之為難題,Kim卻一臉自信,說道:「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品牌,以及香港人認為最能代表香港的水之品牌,我們是有社會責任去做正確的事情。當你做對的事情時,理論上品牌的形象及價值亦會相應提高,而我認為個人最大的頁獻,是可以令到公司同事知道,已由最初覺得自己在做生產的,轉變為覺得自己是在管理一個品牌,大家是在一同培育這個品牌,就像養育孩子一樣。」

當然,在推出每項創新項目同時,公司團隊均有充分的考量。「在推出100% rPET再生樽時,同事們已計過數,不會在成本上比起以往有很大的增幅,於是就可保持以往的銷量,達致收支平衡。」至於智能膠樽回收機,他認為,在頭一年是投資期,然而整個集團上下都非常支持。「大家的投入度都很高,而我們亦一直與學界、業界及政府保持溝通,希望製造出來的回收機,是適合市場及大眾需要的。最後,我們亦欣然看到整件事可以回本及帶來收入,可謂是一大突破。我們不應直接從銷售數字上去著眼,要從相反角度去思考,過程中是否產生了額外的價值?若果是可以為很多人帶來價值的,根本不用擔心是否有回報,因為在整個過程中,已在不斷提升品牌的形象。」

屈臣氏蒸餾水義工隊。
屈臣氏蒸餾水義工隊經常參與社區關懷活動,相片為義工隊與安徒生會合辦「魚菜共生睇驗之旅」。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