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銀聯:通關滿月 內地與港澳跨境交易增長顯著

香港和內地、澳門恢復通關一個月,三地居民逐漸恢復正常往來,支付發卡機構銀聯表示,銀聯卡跨境交易快速增長,特别是以銀聯卡通過銀聯二維碼和銀聯手機閃付等移動支付方式付款,交易增長尤其明顯,銀聯實體卡交易筆數增長近10倍,移動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更高達33倍,顯示交易活動轉趨活躍。 截至2月7月通關滿一個月的數據顯示,澳門用戶來香港的商鋪交易增長最為顯著,其中銀聯實體卡交易筆數增長近10倍(同比,下同),銀聯移動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更高達33倍。澳門用戶在內地的移動支付筆數也大增數倍。這顯示澳門居民在通關後的出行最為活躍,尤其熱衷到訪香港。 香港用戶的交易增長同樣十分明顯,在內地使用銀聯二維碼交易筆數已超疫情前同期數據,經過數年發展,銀聯二維碼已成為香港居民熟悉、青睞的支付方式。香港用戶在內地的各類交易中,以免稅店、交通和旅行社的交易筆數增長最為顯著,分別超過3倍、2倍和2倍,顯示了香港居民來到內地後的旅游熱情。至於在澳門,香港居民仍較熱衷使用實體卡,交易筆數增長近兩倍,在各類交易中,以百貨、免稅店、餐飲等商戶場景交易最為頻繁。 內地消費者也為香港商戶帶來活力,數據顯示,各類交易的總金額和筆數均增長超過一倍,其中本地百貨商場、國際知名品牌,交易量增幅最為顯著,高達數倍。另外值得一提的有交通類別的交易,交易金額和筆數增長均達60倍,顯示銀聯近年大力拓展香港公共交通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在新春期間,內地用戶在大商戶的交易金額增長更為顯著,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及珠寶禮品等場景增幅超10倍,顯示內地游客强大的消費能力,為本地零售業注入一劑强心針。 內地和港澳居民跨境出行時携帶銀聯卡已經成為習慣,而經過近年的高速發展,憑著使用便捷、受理廣泛、産品多樣等優勢,銀聯移動支付工具已經在內地和港澳廣泛應用。目前內地有數千萬商戶支持銀聯二維碼和銀聯手機閃付,港澳用戶來到內地後,打開雲閃付App或其他支持銀聯二維碼的錢包出示中國內地模式的付款碼,即可滿足用戶在內地的衣食住行、消閑娛樂等各類生活所需。其中在交通領域,雲閃付App乘車碼和銀聯手機閃付可在內地過百個城市的地鐵、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直接繳付車資。 銀聯表示,香港與內地已經迎來全面通關,兩地往來的人流將進一步增加,大灣區的發展工作將加速推進。銀聯近年積極推進大灣區跨境支付一體化建設,作為區內最重要的跨境支付服務提供者,銀聯將繼續專注為大灣區的境內外用戶提供最優質服務和産品,以此來推進大灣區的融合。 [...]

企業策略

銀聯國際「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產品港澳交易量增逾4倍

一場世紀疫症,改變了很多人的購買模式,銀聯國際於今天宣佈,於疫情期間,旗下手機閃付、二維碼等「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產品,在港澳的交易量便有顯著增長逾4倍。 從銀聯的資料可見,在疫情下,更安全、便捷的「非接觸式」支付產品廣受用戶和商戶青睞,不僅有效滿足了市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為零售、餐飲等受較疫情影響的行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銀聯國際指出,在港澳,銀聯移動支付受理場景已伸延至線上線下,超過5萬家商戶支援銀聯閃付,另亦有超過5萬家商戶支援銀聯二維碼。疫情期間,即使在整體消費受挫的情況下,港澳的各類銀聯移動支付產品交易量仍錄得明顯增幅,在疫情最嚴重的2至4月期間,交易筆數和金額按年分別增長高達4.3倍和4倍。 其中,銀聯移動支付線上交易增長最為顯著,增幅最高的商戶類型包括網上購物平台、餐飲外賣、影音娛樂、繳費服務、網約車等。反映市民在疫情間盡可能減少外出,將日常線下進行的購物、用餐、生活繳費等活動轉移至線上;同時為了給居家抗疫的時光增添趣味,不少市民亦增加了影音娛樂的消遣;即使無可避免需要外出,市民也會傾向選擇相對較安全的網約車。銀聯國際相信,安全性和便利性為消費者越來越支持「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產品的原因,即使疫情過後,仍會繼續對此青睞,因此港澳市場「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產品未來的成長空間仍非常可觀。 [...]

大中華時事

美國運通來華 難敵本地支付平台

中國去年提出進一步向外資企業開放銀行卡清算業務,但一直只聞樓梯聲,國際發卡組織未獲批牌照。然而,在貿易戰升級下,中國為表善意,申明開放金融市場的決心,有說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已得到人民銀行批准,成為首間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信用卡公司。 雖然美國運通進入中國市場,意味中國信用卡市場由銀聯獨大的局面或將結束,但環顧中國目前電子支付平台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外資信用卡要爭得一席位,並非易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運通發言人指,已獲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將「正式接受」其清算和結算國內銀行卡交易申請。運通計畫與中國移動支付服務供應商連連集團組成合資企業,開展內地市場,雙方各持股百分之五十。早於二○一二年,美國運通已與連連集團合作,為電子錢包提供技術,讓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此技術為手機充值並支付賬單。運通發言人Fritz Quinn表示,該公司的戰略一直是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 信用卡清算業務指的是信用卡持卡人用卡交易後,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受理卡片的商家之間的資金結算、轉帳的過程,在信用卡產業鏈中,位居關鍵角色。一直以來,中國的信用卡清算市場由國營的銀聯卡系統主導。中國在十多年前曾承諾向外國信用卡公司開放市場,但一直未履行承諾。 未開放清算業務 直至去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了消除貿易不平衡的「百日計畫」,內容包括進一步開放中國金融市場,信用卡業務是其中之一。同年六月,人行發布《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再於今年三月,人行又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公告〔二○一八〕第七號》。 自此,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和支付機構得以進入中國。不過,至目前為止,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只能提供諮詢或技術服務,主營業務是跨境清算,而不能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因此,若美國運通成功登錄,將是中國信用卡史上一大突破。 除了運通,據知多家美國信用卡公司如萬事達、Visa也在爭取進入中國市場。Visa最近重新提交申請,準備在華成立全資企業。知情人士稱,由於其申請尚未獲人行接納,Visa正考慮或與中國的銀行合作,換取進入中國市場。 各家爭入中國,只因市場龐大。根據人行資料顯示,截至二○一七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為六十六億九千萬張,同比增長百分之九點二七。二○一七年,中國的銀行卡交易達到一千四百九十四億宗,金額達到七百六十二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百分之二十九點四一及二點六七。而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中國將於二○二○年成為全球最大銀行卡市場,流通的銀行卡數量將會增長至九十億張。 信用卡市場落後 至於單就信用卡市場而言,中國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截至二○一四年年底,中國十三億人口僅發行了約四億張信用卡,其中不乏大量的睡眠卡。相對美國來說,美國發卡超過六十年,現時其三億人口擁有五億張信用卡,顯見中國市場之落後。 不過,有分析認為,美國運通等機構即使在中國得到經營申請牌照,在運營業務方面,這些機構亦很容易「水土不服」,或需要長時間適應。再者,今時今日,中國本土的支付機構實力強大,消費者對其黏度大,海外機構亦未必為其對手。 銀聯競爭力強勁 海外信用卡機構走入中國,相信受到最大衝擊的機構將為現時佔了九成銀行卡發行量的銀聯,意味中國信用卡市場由銀聯獨大的局面或將結束。但在收取費率上,銀聯有其優勢,銀聯的收費率一般在百分之零點三八至零點七八,最高百分之一點二,相比之下,其他國際卡組織如VISA或萬事達費率在百分之二點七至三點五,而且可以向商戶及持卡人雙向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