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安集團業務發展部助理總經理梁泰康說,針對垃圾收集及未來的廢物徵費議題,盼為城市提供解決方案。

企業策略

衞安集團 | 策動智能廢物箱方案

根據政府數據,香港的人均垃圾生產量驚人,每人平均每日生產1.36公斤,每年共產生約600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面對龐大的垃圾量,港府同時也積極推動並研究多個減廢方案,如自願減廢、回收與堆填。在未來,港府計劃2020年實施垃圾徵費。有見及此,香港保安服務供應商衞安集團(下稱 衞安),於今年開始推出「智能廢物箱」方案,暫於特定商場試行,務求切合智慧城市發展之餘,迎接新廢物徵費時代,也可減省在收集垃圾過程中不必要的資源耗損。 Text / Jamie Tsang Photo/張展銳 「智能」願景:減碳排放、省成本效益 衞安集團業務發展部助理總經理梁泰康表示,約於兩三年前,公司新成立的業務發展部開始針對一些社會議題來進行討論,擬定發展的新項目。他和團隊成員觀察到,現時本地不論公營或私營的收集垃圾的效果皆不甚理想,在人流較多的場所,如車站、購物中心、旅遊區等,廢物箱經常都會出現使用率不均的情況,而處理廢物亦往往需要大量資源和人手,加上明年政府將會實施固體廢物徵費,在這個情況下,梁相信推出智能廢物箱是個不錯的時機,可幫助公私營的機構,作出更佳的廢物收集處理。 「智能垃圾箱從韓國獨家引入,是我們部門的第一個發展項目,也是全港首次獨家引入,初於科學園作試點。以往舊式的垃圾箱會很快被填滿,但智能廢物箱有壓縮功能,令收集垃圾的清潔車出車的頻率減少,間接減低碳排放。而舊式垃圾箱所使用的垃圾袋數量,相對用在智能垃圾箱便可得以減少。」 有別於一般的垃圾箱,智能廢物箱外型美觀,設計上備有超聲波盛載量感應,可將廢物箱的盛載量上傳至雲端;同時,當廢物達至一定水平時,會使用內置的太陽能廢物壓縮器則會自動壓縮廢物,據測試證明,經壓縮處理後,可將廢物箱的容量增加8倍。而透過上傳至一站式操控台的雲端數據,管理人員可以按照不同廢物箱的情況,妥善安排廢物收集路線。 外國經驗助推垃圾箱「智能化」 梁表示,引入這款智能垃圾箱時參考了外國不少案例,智能垃圾箱從美國和澳洲地區開始,估計是那地的人工成本高所致。「在全球數個國家有生產這款智能垃圾箱,如美國及韓國,我們最終選了韓國出產,一來是地理環境近,在培訓和收集意見上較為方便。同時,韓國是『近文化』的亞洲國家,背景與香港相似,所以選用了韓國的出品。我們參考了不少案例,澳洲地區由原本存放的垃圾箱由平常的800個減至一半,共放了差不多400個智能廢物箱。由於箱的體積較大,可被公眾視為一個顯眼的環保裝置。應用後,他們的清潔出車次數亦有所減少。」 據韓國綠色科技公司Ecube Labs有關澳洲政府的使用個案分享,該地收集廢物的頻率由最初每6小時一次,大幅減低至一星期一次, 減幅達96.3%。外國的例子為智能垃圾箱的出路提供了「強心針」。梁稱,清潔行業的老齡化, 令垃圾公司的人力成本有負擔;而將垃圾箱「智能化」,既可以節省人力資源,也可以藉以收集大數據,為區內的垃圾量及膠袋使用提供適切的參考數據。 補充資料:全球垃圾量續年遞升 去年,世界銀行曾發表報告指,全球垃圾量於2050年將按目前水平增加70%。世銀預計,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長的推動下,未來30年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量,將由2016年的20.1億噸大增至34億噸,當中以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增幅最為明顯。報告提到,雖然高收入國家整體上僅佔世界人口的16%,但產生的垃圾量卻超過世界垃圾總量的三分之一,要應對龐大的收集垃圾量,情況值得關注。在香港,討論多年的垃圾徵費措施預期於明年推行,此舉有望由源頭減廢,但當中仍有不少執行上的細節受外界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