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 趙啟文 從能源效益到ESG

編輯精選

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 趙啟文 從能源效益到ESG

當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於近年已逐漸成為商界發展的主流趨勢時,對創立187年,今日已蛻變成能源管理及自動化數碼轉型領導者的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而言,自然是機遇處處。向來處事作風謹慎的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Jonathan)更坦言,商機是多了,但亦要留意市場變化;近十年間,科技日新月異,因此更要了解及留意市場趨勢,明白客戶所需,更要開放思維,而不是單單守著自己最擅長的專業領域內。 Text:Jerry Hui     Photo:Cheung Chin Yui 但凡施耐德電氣在香港舉辦的媒體活動,或是產品推廣活動,都總可以找到Jonathan的蹤影,他儼如是公司的代言人,每次都會上台說話,語氣平和,不慍不火,而其性格又隨和,令一眾香港媒體都產生好感。記得一年多前的「施耐德電氣網上創新峰會2022」午宴上,當時Jonathan就坐在筆者身旁,於是有機會可以暢談一番,不過當時的談話內容有點不著邊際,亦沒有太多時間作深入討論,直至個多月前,終於在公關公司的刻意安排下,在施耐德電氣位於鰂魚涌的辦公室內,直接從Jonathan口中,知道更多有關施耐德電氣在ESG大趨勢下的發展細節。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 從事媒體十多年,印象中出席施耐德電氣的活動時,都會看見Jonathan,那究竟你加入了施耐德電氣多久?這是第一個問題。聽到這個有機會洩露真實年紀的提問,他沒有太大反應,只慣常地微微一笑,說道:「是超過了25年。我一大學畢業就加入了施耐德電氣。」屈指一算,大學畢業之際,是為90年代後期,當時主修的科目是工程,然而他在畢業後沒有朝工程師的事業路發展,加入了施耐德電氣的銷售部門。「通常畢業的同學會有兩方面的發展,一是加入商界,從事銷售及市場推廣工作,另一個是做廠,從事製造業,或是工程師,而我選擇了前者。」 這個人生事業的開端,對筆者而言,是有點奇怪,因為你外表看來很文靜。他略為笑了幾聲,再說:「我亦有好動的一面,我很喜歡做運動的,如踢足球、跑步、打乒乓球等。我本人是很喜歡接觸人的,因此我才選擇了銷售及市場部的工作崗位。」既有工程學的背景,就算從事銷售,自然亦不是一般人都會勝任到的工作;他明言施耐德電氣的銷售工作,需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是技術性的銷售人員。回看20多年前,那是個市場上未有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時代,當然亦沒有人聽過甚麼是ESG,當時施耐德電氣的業務,主要都是與電力有關的。近年可持續發展是施耐德電氣所有工作的基礎,在ESG實踐方面更是處於領先地位超過15年。施耐德電氣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營運,並在2050年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淨零碳排放。「公司對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對產品本身需要有很強的技術知識,並了解客戶的供電系統及痛點(painpoint),所以這份工作,除了可以令我不斷接觸人之外,亦可提升技術知識。」 當時他主要負責的產品範圍,是不間斷電源供應系統(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UPS),即是在電網遇到各種異常情況,如停電、電壓不足等,只要運用這個系統,便可以不間斷地為電力裝置提供後備電源。他指出,那時的服務對象,以大型商業或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如數據中心、醫院、金融機構、地鐵公司等。「這是很關鍵性的服務,如醫院的手術室、地鐵鐵路訊號、機場的控制塔及銀行的交易等,都是不可能接受停電的。」期時市場上的客戶主要有兩大需求,其一是能源效益,即是「慳電」,其二是電源的可靠性,這方面尤其重要,特別是之前提過,牽涉個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公共機構。他說到這一點時,筆者突然想起有一晚到西九M+觀賞草間彌生的個展時,意想不到地遇上前後大約數分鐘的停電情況,原來今時今日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他對筆者的疑問沒有感到意外,說道:「其實不須感到奇怪的,因為就算到今日,仍是不會100%所有供電設施都有後備電源的。」 市場轉變 迎向數碼世代 既然客戶都是大企業、大客戶,當時只是初出茅廬的小子,如何成就往後的事業路?他坦言,最初的工作,的確是有困難的,「但我為何仍做下去? 一方面我是在推廣公司的產品,其實在另一方面,我亦是從中帶一些提防意識給客戶,令他們明白後備電源對電力裝置的重要性,他們有些未必會知道,哪些設備需要有後備電源,哪些不需要,我當時年青,同時亦明白到,若要得到客戶的信任,就必須增值自己;當與客戶溝通時,客戶就會知道我的建議是有用,更明白到他們的『痛點』在哪裡,如是者繼續做下去,便逐漸與客戶建立了長久的信任關係。」他表示,在加入施耐德電氣的最初十年,主要專注於推動UPS服務,期後開始擴大工作範圍,為客來帶來各種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踏入二千年後,互聯網開始大肆發展,各種資訊在網絡上流通,客戶可以從中獲取所需的知識,變得更有要求,尤其是對施耐德電氣這類在市場上已建立了名聲及地位的企業,而科技日新月異,事事以快為準,客戶仍願意花時間,慢慢有耐性地不斷進行測試,希望最後獲取一個最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整體上來說,客戶當然希望可以快些。現時有不少客戶的電力系統都是以模組形式設計,是可擴充性的。他們為何要這樣做?因為市場上有太多不穩定性因素,客戶未必能看清未來在業務上的增長契機,於是才採用了這種設計方式。」所謂模組設計,其實就如Lego,可加可減,萬一未來需要大量的電力消耗時,便可以立刻附加上去,其好處是靈活及可以更妥善地運用資源,不會浪費,而這個模組設計,更已成為市場趨勢,以貼合變化不斷的商業世界所需。 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節省能源。他指出,目前市場上的能源解決方案,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使用一些如LED燈、省電的電子設備等,以得到節約能源及減碳的效果,而大多甲級寫字樓及新建的大廈都已在設計時有這方面的考慮。第二個層面,是應用軟件的協助,如安裝感應器,然後透過這些感應器去獲得數據,再通過雲端整合數據及分析,最後得出進一步節約能源的建議。 這看來很方便,不過Jonathan卻直指這個做法,目前在市場原來仍未普及,歸根究底,是錢的問題,以及客戶對這種做法仍存在懷疑的態度。他特別提及2022年底所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該份報告曾先後對超過200名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受訪者包括商界領袖及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專家,調查結果發現,當被問到過去12個月在能源和可持續性上遇到的主要挑戰,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是要改變長期的商業慣例和組織的思維方式;其次,55%受訪者的困難之處為在現實和理想目標之間取得平衡,41%受訪者則表示難以獲取準確的數據和信息以指導工作。 開放合作 成就未來 香港特區政府已定下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這其實亦呼應了在2015年12月於聯合國由多國領袖所簽署的《巴黎協定》目標之一,希望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C之內,並為升溫限制在1.5°C之內而努力。由國際政治到商業層面,港交所其實已於2013年推出首份《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藉此推進香港上市公司在ESG匯報上之目標。至今年4月,港交所更就建議ESG框架下的氣候信息披露,刊發諮詢文件,展開為期3個月的諮詢。上市公司披露ESG工作報告,已成必須工作,亦是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當眾多企業都在爭逐ESG上的表現時,自然市場需求大增,對施耐德電氣而言卻是非常利好消息。「那的確是為公司帶來更有利的發展條件,不過事實上,公司一直著重創新,在R&D方面亦有很大的投入度,集團亦承諾會將每年總收入的5%撥入R&D的經費上。」 R&D方面,以軟件及硬件為主,Jonathan指出,在軟件研發的資源方面,其比例上會比較多,但發展的方針,是從創新的角度,希望與市場上的其他夥伴合作,一同去成就整件事。「因為在整個生態上,是需要有合作夥件的一齊參與,然後再將產品整合到不同的解決方案之中。」這亦明示了當今科技市場的發展趨勢,只有一同共享成果,才可以有更好未來。沒有科技公司,是可以持續獨大的。「市場、客戶的需求,是不斷地在變的,因此我們的解決方案亦要與時並進。在十幾二十年前,我們的產品線週期,一般是15至20年,現在只是三至四年之間,很快又有新一代的產品出現,其更替的速度是很快的。因此若要持續發展下去,一方面我們要非常投入,同時要開放平台,找更多的合作夥伴,那才是長遠發展之道。」   Jonathan加入施耐德電氣二十多年,在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工作至今。問為何一份工可以做得如此長久,他笑指,其實那與時間的長短沒有關係。「那主要還是要看是否可以從工作中得到不斷學習,不斷面對新的挑戰和機會。我個人認為,若果你做一份工兩至三年後,發覺是沒有任何得著的,而且有很大的重覆性,只講求規律,那就一年都會嫌多。相反,若果每日、每月,都有新的挑戰出現,又可以經常為你帶來學習機會的,那就非常值得再做下去。我們公司有很多業務,有很多不同的部門,每日都有新的挑戰出現,有很多學習機會,因此我是從來不覺得我的工作是悶的。」   ============= 延伸閱讀:FRANCK MULLER集團行政總裁Nicholas Rudaz|全新身份迎來轉變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香港創新峰會2022 」呼籲企業邁向數碼化轉型 加速可持續發展及效益

施耐德電氣於日前啟動「香港創新峰會2022」,藉此呼籲各界促進數碼化,共建可持續及高效的未來,並探討全球正面對的能源和氣候挑戰,制定其採取的應對策略及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指:「我們正處於持續發展的能源轉型之中。隨著電氣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050年的耗電量預料將提升三倍,因此我們必須盡快部署應對方案,以現有技術推動數碼化、電氣化及可持續發展。」 「香港創新峰會2022」乃匯聚多位行業領袖,討論不同行業如何透過數碼技術應對各項氣候挑戰,一同實現零碳排放目標。峰會期間,施耐德電氣亦展示其對數碼化及電氣化的承諾,透過與不同行業的客戶合作,推動創新科技,以更可持續的方式保持業務競爭力。施耐德電氣更聯同商界環保協會(Business Environment Council) 合作發布一項針對業界、名為《建設更綠色和更智慧的香港》的調查,了解企業對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現況和挑戰。 恒隆地產 ─ 通過雲端能源管理平台加快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步伐 隨著實現能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愈趨殷切,提升能源效益並達致可持續發展是市場的大趨勢。有見及此,恒隆地產採用施耐德電氣以雲端為基礎的EcoStruxure 能源管理平台,當中包括EcoStruxure Resource Advisor及EcoStruxure Building Advisor,以管理其於香港及內地的二十個物業。方案不僅有助恒隆地產提升能源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表現,其監測及追蹤能源使用的功能亦有助該公司優化能源管理,以加速企業可持續發展。 安永香港 ─ 打造智能和可持續的未來工作空間 數碼技術與物聯網 (IoT) 設備發展一日千里,各行各業的企業能藉此打造智能工作空間。安永在香港的成員機構 (安永香港) 革新其新的香港辦事處辦公環境,創建智能工作空間,夥拍施耐德電氣推出辦公室管理平台 Planon Workpl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