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引進人才資金 鞏固亞太地位

專題

【封面故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引進人才資金 鞏固亞太地位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今年三月正式開始接受申請以來,投資推廣署已接獲至少85宗申請,近2,000宗查詢,當中不乏東南亞、中東和韓國等國家的投資者,反映高淨值人士對香港充滿信心。投資推廣署預計每年會有4,000人申請該入境計劃,將為香港帶來約1,200億港元的投資。「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旨在吸引資產擁有者在香港落戶發展,並透過財富的調配和管理,發掘本港多元的投資機會。然而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移民計劃,香港具有甚麼優勢可以吸引高資產人士選擇香港呢?本刊就此訪問涉及有關計劃的不同範疇專業人士,解構該計劃會對香港帶來甚麼好處,以及香港具備的優勢。 撰文:劉智恒、李樹明、鄭敏琴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宣布搶人才、留人才措施,當中包括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並於同年12月公布有關計劃的詳情,今年3月正式接受申請。 香港投資推廣署轄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辦公室負責審查計劃申請人的金融資產和投資,並監察獲批申請人是否持續符合投資規定和投資管理規定,而入境事務處則負責申請者的審批 / 進入許可、延長逗留期限和無條件限制逗留的申請。 根據計劃,合資格人士必須為18歲或以上的外國國民,澳門居民或台灣華籍居民、中國籍而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士。申請人必須在提出申請前兩年,證明自身絕對擁有不少於3,000萬港元的淨資產。 此外,申請人須投資最少2,700萬元於證監會獲許的金融資產及非住宅房地產;另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投資最少300萬元於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以用作支持創新及科技行業的發展,而該投資組合設有鎖定期。 計劃有助增強金融業發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把「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列為發展家族辦公室的八大政策措施之一,吸引資產擁有人在香港落戶,並透過調配和管理財富,發掘本港多元的投資機會。該計劃將有助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融及相關專業界別的發展優勢,並為業界服務鏈的各個環節帶來更多商機和高質量就業機會。 對於政府在時隔8年重啟「投資移民」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搶人才。許正宇表示,今次計劃中因應香港作為一個境外人民幣樞紐的角色,申請人持有的金融資產中,亦新加入人民幣股票等資產。希望新計劃既吸引到資本流入,亦能支持或促進到本地經濟,同時會將申請流程優化,以便加快審批。 他又表示,今次的入場門檻與相似的經濟體比較,具有競爭力;而且計劃內產品的選擇豐富,當中金融資產已包括股票、債務證券、存款證、有限合夥基金等。另外只要申請人滿足居港7年條件,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後,對其出行有便利,因持有特區護照免簽證國家入境眾多。 工商物業將受惠 據了解,由於環球經濟出現較變化,因此計劃接受申請以來,申請人選擇投資產品較以往謹慎和保守。本刊訪問了有關計劃投資範疇的負責人,了解申請者的3,000萬港元主要的投資去向,對本港未來經濟發展或能帶來指標性的參考。而在可投資的範疇內,非住宅物業成為最熱門的投資項目,尤其商廈及工廈都是他們未來的主要投資意向。加上政府早前針對樓市「撤辣」,連帶有利非住宅物業市場。 業界指出,投資入境計劃當中的1,000萬元可投資非住宅物業,因此查詢者急增。特別是工廠的銀碼相對較小,得以受惠。其次是一些乙級或丙級的寫字樓都容易受到投資者歡迎。 去年本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全年工商舖只有3,843宗成交,涉資610億港元,較2022年分別下跌14%及25%。如今政府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加上預期美國減息在望,今年工商物業的成交量或可按年升15%至25%。 各國推政策吸納高資產人士 事實上,當全球大多國家面對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的環境下,大多利用投資移民吸納別國的高資產人士和專才。一向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自2004年便推出「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並一直與時俱進,經歷了數次改革和調整。最新一次於去年8月作出了調整。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說法,「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向擁有3年可驗證創業背景的全球投資者授予永久居留權。與任何政府的審理程序一樣,申請GIP所需的步驟結構很複雜。GIP計劃最大優勢在於申請人可以直接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並於兩年後,可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不過,今年3月起,申請人的投資從原來的250萬坡元(1,457萬港元),提升至至少1,000萬坡元(約5,828萬港元),門檻明顯較香港高。 日本方面,雖然日本沒有專為投資移民而設的計劃,但有意透過投資移民到日本的人,也可以申請「經營管理」簽證。申請人須投資500萬以上日圓在日本開設公司,或聘請兩名以上全職僱員。成功申請後,申請人可獲得五年、三年、一年、六個月、四個月或三個月的居留簽證,之後再按時申請延長簽證。 有消息指因日本政府快將推出「天使投資人」簽證(Angel Investors Visa),允許日本13個「國家戰略特區」的申請人(投資者),最長可擁有5年的日本居留權。希望藉此擴充日本所缺少的發展資金投資方。而日本將根據在戰略特區的實際成果,判斷是否新設正式的居留資格。 韓國的投資移民計劃相對較為簡單,基本上只要投放指定金額,便可以連同配偶、未婚子女申請F2居留簽證。申請人可以選擇公益事業移民投資計劃(Immigrant Investor Scheme for Public Business, IISPB)中的其一個投資方案。包括保本無息投資:投資指定金額於公共基金,5年後可退回投資本金。還有有風險的投資:投資指定金額於欠發達地區的開發項目,投資者有機會從中獲利或虧損。最低投資金額為5億韓圜,55歲以上退休人士最低投資金額為3億韓圜。投資五年後,就可以申請F5永久居留身份。 當香港鼓勵中東國家來港投資同時,中東國家同樣希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財富,尤其利用房地產作為投資目標。例如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金融樞紐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自2019年起允許外人擁有永久產權的房產,只要投資約450萬港元的物業,即可擁有至少5年期的黃金簽證,還可攜同家庭成員移民當地。 葡萄牙「黃金簽證」原本只需要投資物業就可以取得居留簽證,但最近已經取消這個途徑。大家仍然可以透過申請投資活動居留簽證移民到葡萄牙,成功申請的人士和家庭成員可以獲得五年居留權,到期之後可以申請永久居留。申請人士的投資活動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創造至少10個就業機會、轉移50萬歐元資本於科研活動、轉移25萬歐元資本於公共服務、轉移50萬歐元資本於商業活動、轉移50萬歐元資本於建立商業公司,並且創造5個永久性就業職位,為期至少三年。 調查指新加坡吸引力勝香港 對比世界其他地方「黃金簽證」,有調查顯示香港未能進入前十名,其中葡萄牙黃金簽證全球最佳,香港競爭地區新加坡則排名第七。 移民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早前公布The Henley Residence Program Index 2024,報告顯示葡萄牙黃金簽證排第一、第二及第三名分別為奧地利及希臘,歐洲國家「黃金簽證」排名較前,申請時可以免簽在歐盟地區創業或生活 。 相反,在亞洲地區排名最高是新加坡,以65分排名第7。而香港則以60分排名第11,其中在「獲得公民身份的時間」、「公民身份要求」兩項為0分。 儘管排名較後,但投資推廣署對「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仍充滿信心,指已在首日收到多個申請和查詢,有來自包括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的人士查詢,該署預計新計劃每年可接獲4,000宗申請,但強調沒有訂下目標人數 。 早於2003年10月香港已經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當年門檻設定為650萬港元,資金必須投資於金融證券或房地產市場上,七年內不可套現。後來本港樓價急升,政府於2010年將投資金額提升至1,000萬港元,同時將住宅投資剔出投資選項。直至2015年,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停辦。及至去年宣布重推,並將計劃命名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香港金融 關乎國安

吳老闆週記(6月1日) .港股市場參與者基底太窄,以致在外資沽多過買下,表現不正常。 .如果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乃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 .香港若要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便需要具備三項條件。 香港金融 關乎國安 港股在成交量少下繼續陰乾,本週三(5月31日)更一度下跌逾550點,與跌穿18,000點大關只有不足50點之遙,皆因投資者技術性沽空,有少少藉口便做淡,而今次的藉口,就是內地5月份製造業PMI回落至48.8,反映工廠訂單不足。 其實,觀乎香港貨櫃碼頭十分繁忙及港島西區貨船絡繹不絕,內地5月份出口應不會差,加上飛機、高鐵、酒店爆棚,以及市民願意使錢,市面十分暢旺,完全不像經濟不好。內地經濟固然存在問題,包括市民有錢但不肯大額消費,包括汽車、家電,以至手機等;樓市尚未恢復,以致地區政府無錢投入基建;互聯網平台經濟被打爆、科網企業「換老闆」後,表現未如全球其他同業,以及人民幣持續弱勢,與國勢不脗合,本週三兌每美元便跌穿7.1關口,再創半年新低,惟比起全球,已是問題最少、底子最強。 市場參與者基底窄 香港方面,經濟亦不算差,港股卻在非大跌市恐慌性拋售下不斷陰乾,令人擔心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究其原因,在於市場參與者的基底太窄,在過去十幾年監管機構不斷整頓下,金融系統雖然國際化、基金化、大企業化了,但本地散戶大減,庄家更是絕跡,本地特色消失了,只剩外地及內地的超級大戶、機構投資者及基金,內地散戶亦不算多,如今外資因為中美角力、香港夾在中間,而沽多過買,港股便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加上不少基金經理看圖辦事,見期指破位便借貨沽空,再踩一腳。 金市便是前車之鑑,香港黃金買賣曾經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一,這正歸功於本地散戶多、炒家多、「艇仔」多,其後在政府收緊監管下,「艇仔」無了,搞到散戶不再炒金,市場無晒氣氛,黃金旺市便一去不復回,現時港股頗有當年金市的況味。 以往港股跌市,總有散戶湧入,「撈底」重磅股,例如滙豐(00005),現時此情此景俱往矣。不過,「春江鴨」仍存在,這可見於個別股票發公告前,股價已有異動,尤其是無端端大跌者,後續必有壞消息出爐。 金融地位 關乎國安 要解決港股跌跌不止的問題,便要重建資金泊港的信心,吸引資金重新流入,當中應以私人資金為主,有容乃大。否則,隨着中美角力最少10年之內只會不斷升級,香港夾在中間的處境不會改變,如果股市繼續不景,債市則因容量細難做大,人民幣業務又主要為國家所用,虛擬資產更只屬另一種炒賣工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便岌岌可危,從而影響其對大灣區以至中國的作用,從高層次的角度看,此乃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 當中,除了可向全球華人埋手,還可重啟投資移民政策;假設入場門檻為3,000萬元,100個申請,就有30億元流入,1萬個便有3,000億元,金額不菲。另一方面,則可考慮大量私有化國企H股,以及減少在美上市的中資股在港上市,令外資要掟,都在美國掟;否則,港股估值如此低,根本發揮不到融資的功能,且看過去5年,除領展(00823)外,有幾多間本地上市公司集過資?同時,強積金亦輸錢,即是全港市民陪輸。 H股估值有幾低殘,可見於內銀股收益率高達十厘八厘,也可見於東航(00670)——4月旅客週轉量(按客運人公里計)同比上升9.6倍,以3月時機票平均價格按年上升1倍計算,4月毛收入理論上便增加了20倍,相信5月數字會更亮麗,即是4、5月每個月閒閒地勁賺幾十億人民幣,然而,其股價不單止無彈上去,相反更跌了下去,反映市場現時十分不正常。 [...]

本港時事

調查指愛爾蘭成投資移民計劃首選

愛爾蘭發展商Bartra集團旗下移民子公司於今年3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者傾向選擇投資移民方式,主要由於方法較簡單直接。在眾多投資移民方案之中,愛爾蘭移民為首要選擇,主要由於其申請較其他投資移民計劃容易獲批,以及能提供更大彈性,表現出愛爾蘭投資移民如何有效設合香港家庭所需,愛爾蘭投資移民計劃(Immigrant Investment Programme)(「IIP」)允許申請者每年只需在愛爾蘭逗留一天,即可符合維持永居身份的居留要求,可做到移民不移居。 有移民顧問指,投資者可考慮在愛爾蘭投資移民計劃(Immigrant Investment Programme)(「IIP」)下,投資政府公屋項目,尋求穩定回報。   愛爾蘭是歐洲唯一一個英語國家,對香港移民來說,語言障礙較少。投資移民愛爾蘭的申請人之隨行子女亦可以享受免費教育和不同學校選擇。而擁有居留權、於愛爾蘭讀書並居住滿五年之人士更可以於18歲時單獨申請公民身份,因此父母在出行方面有更大彈性,並可避免在該國長期居住的要求。愛爾蘭教育制度為全球最好的制度之一,國際排名第七,加上愛爾蘭作為歐盟成員國及在歐元區內,同時屬於英國的共同旅遊區,為兩國公民提供各種權利。愛爾蘭的生活環境已十分吸引,在2022年最宜居國家排名中與瑞士並列第二,僅次於挪威。     愛爾蘭投資移民(IIP)懶人包:   優點: 投資移民快速易批,先批核後投資 冇移民監,一年只需逗留一日便可符合居留身分 [...]

專題

【國際視野】跨國移民與日俱增,全球大融合時代來臨

美國是接受移民最多的國家之一。 全球化趨勢下,各國國民流動越來越頻繁,出於生活、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的需要,國際間移民的數字近年持續上升。與過去相比,人們如今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居留地甚至國籍,而這也帶動了移民行業的風生水起。有統計顯示,目前全球設有投資移民項目的國家超過一半,並且移民服務業已成為成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產值每年高達250億美元。 撰文 蘇梓 根據2018年世界移民報告,2000年全球跨境移民的總數約1.55億,佔世界人口的2.8%;到2017年,全球國際移民人數約為2.58億,相當於全球人口的3.4%。國際移民中屬於外來就業人員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二,在很多國家已成主要的低階勞動力來源。而移民的來源,也由過去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漸漸變成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流動,例如從印度與孟加拉到東南亞與中東打工的移民,或從中國到非洲與拉美的投資移民。 歐美接收最多移民 月前聯合國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全球移民人口達2.72億人,較2010年增加23%,移民在世界各個地區都呈現增長趨勢,但歐洲和北美是接收最多移民的地區。截至今年9月,歐洲和北美分別有8,200萬和5,900萬移民人口,其次是北非和西亞,各4,900萬人。報告指出,移民人數佔全球總人口的3.5%,高於2000年的2.8%。 來自10個國家的移民佔據了全球國際移民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印度有1,800萬國民居住在海外高居榜首,墨西哥有1,200萬,中國有1,100萬,俄羅斯則有1,000萬。而十大移入國則集中了全球國際移民的近半數,其中約19%,即5,100萬人居住在美國,德國和沙特阿拉伯各有1,300萬國際移民,俄羅斯有1,200萬,英國1,000萬,阿聯酋900萬,法國、加拿大和澳洲各約800萬,意大利則有600萬。 報告還指出,移民中有四分之三處於就業年齡。據估算,約有3,800萬國際移民的年齡在20歲以下,佔移民人口總數的14%。這一群體中有27%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北非和西亞地區各佔22%。而處於20歲至64歲就業年齡段的國際移民將近2.02億,佔移民總數的74%,這一群體主要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以及歐洲和北美地區。 推動社會積極轉變 儘管近年來歐洲飽受難民潮問題困擾,導致歐美等發達國家出現反移民潮,但這並未能減退跨國移民/移工流動的趨勢,相反,跨國移民已成為文化、技術、資金等全球融合的重要力量;他們帶來的社會網絡、商業聯繫、財富與資訊流動,以及文化的交流,成為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究其主要原因,是移民對於接收國的經濟往往有著獨特的貢獻。有不少資料都顯示,平均而言移民往往比本土居民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能夠背井離鄉,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落地生根,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勇氣和智慧,只有意志堅強、不畏困難和具有才華的人才能成功,所以能夠安頓下來的移民,往往都是較為優秀的人。以美國為例,這個國家堪稱國際移民大熔爐,她的強大顯然來自各國移民的貢獻。在美國,25%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50%的專利持有者都是外國的一代移民,美國從中獲得了大量的頂尖人才。 誠然,對移入國而言,移民可能影響國內勞工的就業,並且增加社會福利等公共財政的負擔。不過有研究顯示,移民確實會在上述幾方面產生些許影響,但對國內勞工的影響更大,對職業替代性高的工種帶來的衝擊相對更大。資料表明,移民對低技能產業的薪資水準影響較大,因其多屬勞力密集型產業,進入門檻較低,勞動力供給增加,就會造成薪資水準下降。本地勞工可能因為外來移民的壓力而被迫更新自己的技能,以增加競爭力。 此外,由於移民多為移出國家的經濟中堅力量,可提高移入國家的勞動參與率和人力資本,帶動技術進步,並可減緩老齡少子化的壓力。就像美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一半的勞動力都是來自外來移民。 外來移民如果教育水平不高,容易成為移民國家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