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輝:德視佳穩健經營 前景備受看好

博客

鄭明輝:德視佳穩健經營 前景備受看好

指數連番下跌,投資者面對挑戰重重。然而,在逆境中,有些人看到了機會,他們選擇低調積累,投資於那些前景看好且穩健經營的優質企業。今日,我們要探討的焦點正是一家備受關注的眼科治療公司 ── 德視佳(1846)。 儘管目前經濟環境充滿挑戰,許多企業陷入困境,消費者日益節制開支,但某些行業依然表現穩健,眼科治療領域便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在老花眼治療這個領域,需求幾乎可以視為恆久存在。隨著人口老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老花眼治療需求持續攀升。與此同時,相對於屈光性激光手術會因通脹及經濟衰退導致年輕一代購買力減弱而降低需求,老花眼治療需求較不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這使得像德視佳這樣專注於老花眼治療的公司,成為眾多投資者的焦點。 上半年增長創下新高 德視佳於1993年成立,是視力矯正行業的領先品牌之一,結合了德國眼科的卓越技術及25年的個性化客戶服務經驗,至今為近視、遠視、散光及高度近視,老花、白內障患者提供專業可靠的治療。個人化治療、 技術精湛、矯視安全可靠是德視佳的特色,對於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從第一次電話諮詢,第一次詳細檢查,到矯視,術後定期隨訪,公司都按照嚴格的服務標準,給予滿意的服務。這亦顧客至上的精神,為德視佳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作為全球頂尖的眼科診所,德視佳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實現了3.46億港元的收益,同比增長9.7%,創下歷史新高。純利達到6,747.6萬元,同比增長45.0%。值得一提的是,其EBITDA %達到41%,利潤率達到20%,在香港和中國所有上市眼科診所中都是最高的,突顯其卓越的賺錢能力。有此成績,某程度全因德視佳專注於像晶體置換手術這些高利潤及較不受宏觀經濟影響的手術,根據資料,今年上半年,晶體置換手術及Presbeyond手術佔本集團總收益的56%,進行晶體置換手術的總收益同比增長31.2%至1.77億港元。 而且,德視佳的增長前景亦相當樂觀,其中國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的重要增長點,收益超越英國及丹麥業務,更追趕著德國本土業務。單單是中國業務,其2023年上半年收入的同比增長率為50%,跑贏所有在香港和中國上市的眼科診所同業。這急速增長也有賴疫情的消退,相信現時沒有了疫情的影響,德視佳的增長會繼續勢如破竹。 專業老花眼治療領域 此外,德視佳的經營模式穩健,公司資本輕,沒有負債負擔,資金主要來自內部現金和營運現金流,因此不存在利息風險。其穩定的營運現金流達到1.33億港元,手頭現金接近8億港元。 這些強大的現金資源為公司的併購計劃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管理層已經明確表示將積極探索更多併購機會,主要針對那些由世界知名眼科醫生經營的領先眼科品牌。最近,公司已經宣佈完成了對德國曼海姆的FreeVis LASIK Zentrum Mannheim GmbH及PMK的收購,這家診所由90年代的眼科手術和白內障手術領域的頂尖專家Michael C. Knorz教授創立,隨着PMK業務併入集團,集團擬擴大其於德國曼海姆的現有業務,同時提升其於德國的整體市場領導地位。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併購案例,有助從多方面擴大業務版圖,進一步實現增長。 總而言之,德視佳專注於老花眼治療領域,不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業績強勁,經營穩健。此外,公司積極追求併購機會,有望帶來更多增長。對於投資者而言,德視佳無疑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順帶一提,德視佳本港首間眼科旗艦診所將預計於今年10月開幕,地點將租用銅鑼灣羅素街2號地鋪及3樓,有興趣投資德視佳的朋友屆時應去看看。 撰文:鄭明輝 獨立股評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延伸閱讀:鄭明輝:本週五大金融事件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李慧芬:德視佳手術量雙位數增長 拓展版圖擴至香港及亞洲

博客

李慧芬:德視佳手術量雙位數增長 拓展版圖擴至香港及亞洲

恒指上周繼續呈上落形態,料未來在中國經濟振興政策出台前,港股依然是區間波動。其中,個別板塊預期會持續受到關注,包括新能源、零售消費、醫療服務、生物科技以至AI科技股。像此前本欄品評的商湯(0020),一如所料,阿里巴巴(9988)旗下淘寶悉售所有商湯的股份。這也是正常的,因為阿里巴巴(9988)在研發其AI大模型,業務數據難以交予第三方的。不過,商湯(0020)亦同時表示,和淘寶間的業務合作並不受到影響,可能意味一些不涉及業務數據相關的合作依舊。 談到AI,相信香港市民今年內很快便可體驗到AI人工智能醫療診症服務。據了解,全球知名的視力矯正服務集團德視佳(1846)已計劃於年內開業的銅鑼灣羅素街旗艦眼科診所中,設置多部AI人工智能眼科診症設備,供市民使用,讓其可在短時間內了解眼晴是否有潛在疾病。 事實上,AI醫療系統已成為未來醫療服務的發展趨勢。中國大陸早已遍地開花,香港此時才引進,雖然有點遲,但總勝於無。作為全球知名的視力矯正服務集團,德視佳(1846)所提供的視力矯正服務一直都是採用全球最先進的設備。而在眼科領域,很多專業設備都是來自於歐美國家,特別是德國。這對來自德國的德視佳(1846)自然擁有先天性的技術優勢。 德國市場佔收益總額逾半 據了解,今年以來,德視佳(1846)的手術量呈穩健增長態勢,尤其丹麥及中國市場更見強勁增長,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甚至較2021年同期具有雙位數增長。這對一家以視力矯正服務而聞名於世的眼科集團來說十分重要。按此推算,德視佳(1846)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應該不俗。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已計劃每年新開2至3家眼科診所,以加速業務的持續增長。就市場而言,除了在中國市場保持擴張外,德國、英國以及亞洲市場亦是業務擴張的據點。截至2022年底,德視佳(1846)通過同年年初以約3.2億港元收購英國視力矯正行業的領先公司London Vision Clinic Partners Limited,把業務覆蓋延伸至英國。目前,公司的業務覆蓋了德國、丹麥、英國及中國市場。而去年,公司的總收益同比增加約7.5%至約7,401萬歐元(下同),即約6.1億港元。若按市場計算,來自德國、中國、英國及丹麥市場的總收益佔比分別為55.0%、16.1%、18.2%及10.7%。 據了解,德視佳(1846)在倫敦的第二分店已於上半年開業。而在德國,公司亦已分別於德國巴登-巴登、威斯巴登和基爾建設三間新診所。巴登-巴登是德國西南部一個世界知名的溫泉小鎮,在醫療保健方面享譽全球。威斯巴登則是德國黑森州的第二大城市,而基爾則是德國北部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的首府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公司在2022年業績公告中預計這三間診所將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試業。至於在中國市場,德視佳(1846)現有8家診所,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及成都。 因此,可以看到德視佳(1846)的業務擴張策略是在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不同市場深化其診所網絡,同時具有良好的收益風險分散能力。在港股中,德視佳(1846)絕對是唯一一家擁有多元市場的眼科醫療集團,不但具有稀缺性,更具有穩健性。自2019年上市以來,德視佳(1846)一直保持良好的業務擴張及派息政策。 撰文:李慧芬 Vantage客席分析師 (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

博客

聶振邦:德視佳(1846)業務國內外均擴張加速,今年可期迎佳績

近期生物醫藥股在港大受關注,料業務覆蓋德國、丹麥及中國市場的德視佳 (1846),亦將在股價整固後具爆升條件。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中,整體表現相對穩健。2020年上半年,德視佳的稅後淨利約1,674萬港元,相對去年同期扣除上市開支因素後經調整純利約2,395萬元,受疫情影響較去年同期倒退30.4%,業務收入約1.89億元,輕微倒退8.4%;但來自德國及丹麥市場的收入基本保持穩定,並帶動集團業務毛利率於期內仍超過40%,同比僅減少3個百分點,遠勝同業的同期表現。 積極擴張內地市場份額 中銀國際早前亦發表研究報告,維持德視佳「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約2.2%至9.1元。中銀國際認為德視佳的中國業務自5月底以來已恢復營運,而ICL晶體植入手術及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於7月至8月期間亦已迅速恢復,並預期2020年全年集團的中國業務收入將有望實現低單位數同比增長。換言之,第四季度德視佳業務呈現高速增長。未來,集團亦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內完成重慶診所的裝修並投入營運。此外,德視佳亦已計劃於未來在成都、深圳、北京以及上海新增診療或諮詢中心,以擴張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德視佳亦將實現上市後的首個收購。今年第四季度內,集團有望完成對德國兩家眼科診所的收購,以進一步鞏固及擴大其在德國市場的領導地位。德視佳廣泛的業務地理覆蓋,具有更好的抗風險能力之同時,亦可抓緊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料集團未來的業務增長保持穩健。 老花矯視極具增長潛力 據了解,德視佳近幾個月的業務發展迅速,德國及丹麥業務已實現同比增長,而中國業務亦顯著反彈,且更勝疫前水平。上月,集團亦在德國漢堡舉行了第4屆德視佳「老視手術高峰論壇」,會上更指出中國老花眼視力矯正市場的OK鏡片在2018年僅使用了約130萬,相當於約1%的市場滲透率 (歐洲:5%),大有發展空間。目前,OK鏡片在中國被評為3級醫療設備,有9種不同款式可供選擇,其中20%在中國製造。目前OK鏡被認為是安全的,並且鏡片減緩了近視的發展。在中國,大量眼病患者正在與青光眼戰鬥。通過提供屈光晶體手術 (也稱為:早期白內障手術) 和植入微支架作為青光眼的第一療程,可以有效解決這種眼部問題。在這些方面,德視佳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高糖尿發病率成新商機 同時,德視佳中國診所目前正採用最新的Air-doc檢查儀器,該儀器可以對眼睛內部進行詳細的檢查,而且只要一分鐘,馬上瞭解潛在的黃斑病變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底問題。實現了對視網膜多達56種生理結構、病灶特徵和術後特徵的識別。還能對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多種健康風險進行預估。據瞭解,目前在中國的潛在糖尿病患者已超過一億人。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佈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圖 (IDF Diabetes Atlas)》,顯示出中國是糖尿病負擔突出的國家之一。在IDF的區域劃分中,中國屬於西太平洋區域,約擁有1.164億 (未計入港澳台資料) [...]

博客

陳卓賢:德視佳(1846)估值吸引,中長線穩妥之選

希瑪眼科(3309)2018年初上市時,一度創出5日內累升5.86倍的明星股神話(由招股價$2.9升至最高$15.38),雖然現時股價已回落至約$4.63,但仍較招股價高出逾50%。當時希瑪會受市場熱烈追捧,除了是由於集團創辦人林順潮醫生出名外,更離不開眼科醫療本身所具有的亮麗前景,這才令該股至今仍撐得起80倍PE-TTM。 PE遠低於希瑪眼科 去年10月,德國的眼科醫療企業德視佳(1846)亦來港上市,或許受當時社會運動的不明朗氣候影響,股價首日掛牌即使最高見$15.18,較招股價$7.5高出1倍,但往後數天已輾轉回調,現價為$8.5,勢頭遠不及當年的希瑪。若從估值看,兩者市值相約,參考2018年數據,德視佳每股盈利為0.466港元,現價PE約18.2倍,相比起80倍的希瑪,估值當然是相當吸引。 有別於主要治療白內障、青光眼及斜視等眼科疾病的希瑪,德視佳主要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手術,大眾普及度相對地高,其主要服務客戶包括: (1)18至45歲,以屈光性激光手術或後房型人工晶體(ICL)植入術治療近視、遠視或散光的人士; (2)45歲以上,以屈光性晶體置換手術治療老花眼或白內障的人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在不包括PRK/LASEK的先進晶體置換手術及屈光手術市場,按2018年的收益計,德視佳的市場份額分別在德國排名第一,在丹麥排名第二。 雖然德國仍是主要基地,但在中國亦有6間診所,包括杭州及北京,並預計將會動用上市集資額中的40%在成都及重慶興建2間診所,同時亦會動用33%以收購形式在歐洲拓展集團版圖。從各地區總收入佔比可見,中國所佔的比重已由2016年的12.4%,升逾2倍至2018年的28.2%,未來更聚焦於中國市場的策略明顯,尤其已注意到兩個於中國的重要機遇:(1)近視人口數量巨大且不斷增加;及(2)老花眼治療的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滲透率低。 中國眼疾市場潛力極高 2018年,中國近視人口總數達5.79億人,2014年至201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2%,預計將於2023年前進一步增至6.55億人。同期,中國18至45歲高度近視的人數則由6,530萬人增至7,160萬人,複合年增長率為2.3%,預計將於2023年前增至7,910萬人,複合年增長率為2.0%。而隨著手機及桌上電子產品的普及,20歲的學生中近視患病率已超過中國總近視人口的70%,而青少年近視患病率持續增長,亦達到了近青少年人口的90%。 中國的近視人口持續增加,但相應治療的滲透率卻低於德國等國家。2018年,對於中國18至45歲近視患者,僅完成了174,407例全飛秒激光手術用於治療近視及44,248例後房型人工晶體(ICL)植入術用於治療高度近視,滲透率分別為668.5例/每百萬人及618.0例/每百萬人;在德國,同類情況的滲透率分別為1,423.7例/每百萬人及2,651.1例/每百萬人,分別是中國的2.1倍及4.3倍。 除近視年輕化外,中國45歲以上患有老花眼的人數亦不斷上升,從2014年至2018年,人數就由3.42億人增至3.91億人,預計將於2023年前增至4.61億人。然而,在中國用於治療老花的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滲透率則僅為12.7人/每百萬人;而同期在德國的滲透率卻高達140.1人/每百萬人,接近是中國的11.0倍。 從上述數據可見,無論是近視抑或是老花治療手術,中國的滲透率都是遠遠落後,反映其增長空間的巨大。尤其年輕人都傾向因外表而不願意戴眼鏡,而對中年人來說,也有資料顯示使用多副漸進式眼鏡的成本,更較進行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則更高昂,可預期以上兩項視力矯正手術在中國都是滿載商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