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曾鳳珠:抗疫與受限商戶的經濟活動需要並存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警告不應試圖預測病毒會在何時消失,即使有疫苗,控制疫情也要花「很大氣力」,全球經濟可能要在疫病的陰霾下運行相當長的一段日子。 事實上,香港特區受疫情困擾快將三年,而近日疫情反覆並漸趨嚴峻,不但單日錄得確診數字屢創新高,甚至估計社區存在逾百條隱形傳播鏈!政府政策唯有不斷將社交距離收緊,限制餐飲業及表列場所的營業時間和限制,且期限不斷延長,一眾商戶叫苦連天。受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在第五波下再陷深淵,多家酒樓暫停營業甚至結業,筆者亦相信未來會再有一番涉及健身會所、美容行業等受限商戶的停業或結業潮,這些商戶都是以預付消費營運的,屆時將會影響普羅大眾市民,社會負面情緒一再蔓延。   筆者強烈建議特區政府為受限商戶在漫長的疫情抗爭下定下長遠的規劃,並不是只要有疫情爆發,就限制他們的營業,儘管特區政府倡議日後有補貼,這並不是治本的方法,也難防止日後會有第六波甚至第七波的疫情爆發。   在防疫問題上,特區政府首先要和受限商戶定下主要原則﹕ – 動態清零的大方向不變,必須完全摒棄與病毒共存之想法。 – 在保護私隱和全香港市民的身體健康取得平衡的同時,以抗疫優先。 – 全港商戶及市民亦要克盡公民責任,採取更嚴厲的立法方式進行抗疫。 – 以大局為重,必要時犧牲一些私人利益。   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在漫長的抗疫路程,容許表列場所及受限商戶保持適度經濟活動,使其現金流動可以維持營業,並保住以百萬計受影響僱員的日常生活。受限商戶必須遵照以下原則,以換取持續經營的權利:   – 限制顧客流量、推出閉環式管理:根據商戶的營運場所面積,計算安全的社交距離,限制每日顧客流量,甚至只會接受預約顧客,員工必需嚴格遵照「閉環式」執勤計劃,並確保外防輸入。   – 非接觸式解決方案和新的數碼渠道等創新的商業模式:現今商業模式漸趨數碼化和自動化,人工智能科技將日漸成為主流。許多傳統商業營運,例如餐館,為了在疫情中存活下來,落單和送餐服務,已為業務數碼化轉型做好準備,利用非接觸式解決方案和新的數碼渠道等創新的商業模式去繼續營運,務求減低疫情帶來的風險。   – 嚴格監控、防疫措施做到精準極致:隨着2月24日實施的疫苗通行證及「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更新,商戶必須嚴格執行安心出行及檢視顧客疫苗接種紀錄。   – 繼續保持員工全面檢測7日循環,並做好所有預防工作包括佩戴口罩,個人消毒及衛生等等。   – 加強執法及加大違法罰則:若商戶違反任何防疫措施,必須勒令立刻停業,以確保其他商戶嚴格執行,在保存經濟活動下,以抗疫及全民衛生健康優先。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上最具顛覆性的時刻之一,只有轉型變通才能保證取得積極的業務成果,包括營運模式、顧客關係、客戶服務等等。當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向企業敲響警鐘,提醒我們應該以更具全球可持續性的方式來開展業務,我們必須以新思維、創新方案、開放態度去迎接挑戰。在這次疫情下,人們對走出固有思維模式的渴望已經很強烈。不過,正如提出凱恩斯主義,試圖應對1930年代大蕭條的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所言:「困難不在於新思維,而是擺脫舊思維。」   新冠肺炎疫情屬前所未有,橫掃一切,不過也許正好帶來轉機,促使人們坐言起行,及時打破常規,挑戰現狀,開創一個更具創造力和可持續的新時代,並且做好準備工作,讓全球經濟在疫情過後廣泛復甦,以更具抗逆力及更穩健的姿態走向未來。       撰文:曾鳳珠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

博客

小龍:甚麼是股票的價值? 凱恩斯的空中樓閣

近日重溫了大賣空(the big shot)的電影,電影中幾個主角不約而同去實地或大量去找關於美國次案的資料。何惜他們不約而同都犯了「太早睇淡或太早睇好都系死罪」。其實唱好唱淡的理據從來也不缺少。這也令我近日不停地去思考一個問題:在坊間主流認爲價值投資及基本分析才是投資的王道,但在「到底什麽是價值?」「誰在彌定價值」或「價值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如傳統商學院教授的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股息貼現模型(dividend growth model),或近年大熱的本益成長比(PEG)等,相信很多分析師及從事投資行業也對非常熟悉。但爲何市場上的每次的牛市及熊市都沒有提前預警? 大部份價值投資的追隨者認爲每只股票及商品都有一個確定的內在標準「真實價值」(intrinsicvalue),可以經由仔細的分析目前和未來的展望而求算出。當市價跌破或漲過「真實價值」時,買進或賣出的時機就到了,因爲理論而言,這種價格波動終究會被矯正。歷史上「鬱金香泡沫」Tulipmania,「南海泡沫」SouthSea Bubble及「佛羅裏達地産狂熱」等經濟泡沫,或近期香港九七樓市泡沫或2008年美國樓市爆破,每次歷史上每一次經濟泡沫或者股灾,爲何市場上的很少分析者或投資者能够發出預警?相反每一次大家都有一個將泡沫合理化的原因,如本益成長比(PEG)去合理過去騰訊的貴,2007年牛市的「北水南調」/「藏富於民」等等。 在市場情况或群衆的氣氛之下,市場參加者跟本將原有堅信的價值磐石拋諸腦後,轉而熱衷于不確定却又激動人心的假設。或者股價的價格某程度不是由其內在價值决定的,而是由投資者樂觀或悲觀的情緒做主遵,促使股市形成上漲或下跌的趨勢。凱恩斯(JohnMaynard Keynes)的空中樓閣理論曾指出「投資人不該把精力浪費在估算股票的真實價值,而該用于分析投資大衆未來的動向,以及在樂觀時期,他們會如何把希望建築爲空中樓閣。」 事實上專業投資者,如沃倫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通常有可能更大的獲得信息。例如彼得林奇經常能輕易接觸到的首席執行官和公司的高層人員,因爲他們都希望基金的進入這他們的公司,亦能輕易搜集獨到的對公司前景的見解。掌握了一手最新的信息。而散戶投資者沒有足够知識分析對某些行業的獨特性及行規,如每間油公司石油開采及運輸成本。一個同樣材料及生産地的手袋,在不同地方銷售;或經過不同的包裝及市場營銷廣告後,價格大爲不同。冠上不同的品牌,價格也會出現極大的差异。投資者應反問「股票市場上,股票及商品價值是誰彌定?」更不要說當散戶投資者手上的消息可能以是舊聞。 另一問題就是時間的問題,如《大賣空》主角麥可·貝瑞,即使他在2005獨具慧眼去發現美國次按的問題,但「太早睇淡或太早睇好都系死罪」,最終2007年尾美國次案才爆煲,但如果換轉是散戶早就破産。 筆者不反對價值投資。但利用二手,三手等過時數據及數據等到股市市場博奕投機,毫無交易優勢(Trading Edge)可言。更可惜部份信奉價值投資的散戶都缺乏跟够分析公司資料的財務及會計的知識,價值只是靠感覺,獲利只靠幸運,何談得上價值。要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去增强自己的交易優勢(Trading Edge)才是在市場生存之道。 市場價值就是市場願意支付的價格,就是如此而且。幷不表示股票的真實價值。說穿了價值只是衆投資者跟據消息主觀地給予某股票定一個價值,而貪婪是推高價格其中一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