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劉慧:打擊主播逃稅與共同富裕有關 散戶應多加留意政策風險

內地直播帶貨一姐網絡主播黃薇(網名:薇婭)涉偷逃稅款風波愈演愈烈,除了遭到罰款13.41億元﹙人民幣·下同﹚外,其淘寶直播間及帳號早前已被凍結。事件令內地社會關注直播主逃稅行為,一眾知名直播主人人自危。 其後,官媒《人民日報》報道引述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直播帶貨作為新興的經濟業態,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隨著直播帶貨規模日益壯大,網絡帶貨主播的稅收遵從意識亟待加強。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直播帶貨不是納稅的「灰色地帶」,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直播領域從業人員的稅收管理,對網絡主播偷逃稅款等違法行為一並依法從嚴處理,促使其提升稅法遵從意識,有助於營造更公平且有秩序的競爭環境。 另一邊廂,《中國新聞社》亦發評論指,是次事件是一次響亮的警鐘聲,敲打著每一位網絡主播,讓他們意識到過往有著偷逃稅行為的應第一時間積極整改,切莫嘗試在稅收體系中玩「躲貓貓」。在規範網絡直播行業稅收秩序過程中,稅務部門始終秉持著寬嚴相濟的態度,對2021年底前能夠主動報告並及時糾正涉稅問題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據悉,已有上千人主動自查補繳稅款。 值得注意的是,評論提到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共基礎設施、民生福利改善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偷逃稅直接減少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國家在公共事業上的投資來源。同時,稅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調節收入分配,不同收入群體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納稅比例不同,高收入者納稅多,低收入者納稅少,這有助於在二次分配環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這正正是與中國的共同富裕政策不謀而合,筆者認為通過稅收監管,將可調節人們的收入分配,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同時,這次打擊直播主的逃稅行為也可視為反壟斷政策的其中一個環節,大家都知道這些有名氣的直播主已累積了龐大的忠實粉絲,每場直播帶貨收入相當可觀。一般來說,直播帶貨收費分為佣金、坑位費和展示費,據悉「唇膏一哥」李佳琦和「直播一姐」薇婭每件貨品的坑位費在6至8萬元左右。今年雙十一首日,李佳琦上架439件商品,坑位費至少2634萬元,即使一半不收費,也有1300萬元。 因此,當局在打壓直播帶貨主播逃稅時,自然要先由大的抓起,以儆效尤,藉此降低直播帶貨的入行門檻,讓行業健康、穩步發展。筆者相信未來當局將會陸續出台一些措施,故散戶應多加留意政策風險。 撰文: 劉慧(證監會持牌人、慧悅財經創辦人)         [...]

博客

汪敦敬:貧富懸殊下的平行時空

這兩星期都是分享我公司怎樣達到「共同富裕」的理念及做法,減少了評論樓市,只是很短時間樓市氣氛就變得有點混亂模糊,筆者作為評論員是有責任就最新情況重新整理及分享我的看法。 樓市又再出現「平行時空」! 所謂平行時空,即是說一方面一些市場板塊的樓價仍然拾級而上,另一方面有一些板塊卻減價愈來愈多。今次和一年前左右的平行時空是不同的,一年前主要是在負面情緒濃烈的情況之下有個別板塊因升勢滯後才在對比下出現平行時空的效應,但今次的平行時空卻是和結構性的「貧富懸殊」有關,香港社會正日益貧富懸殊,不少人仍在失業,工資下滑;但另一方面不少物價也開始飛漲,香港貧窮人口數字正在上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是處於貧窮線下;另一方面香港千萬富翁亦在增加,由2015年的32.3萬人增加至2020年的51.5萬人。兩個鐵一般的現實同時出現。   但從整體來說香港經濟亦正在大回復,最新財爺預測香港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是6.4%,整體表現是相當不俗,即是說貧窮的板塊並不會拖垮經濟,貧富懸殊這種平行時空有機會持續。   當然這種平行時空的情況並不健康,在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下,貧富懸殊開始成為市場的結構,如果我們不改變或認真面對,有機會成為社會甚至政治上的結構問題。   另一個令貧富懸殊加劇的是:疫情和新常態下產生新的利益分配和特殊機遇,卻沒有令到經濟倒下,而是產生了新的利益分配,如通關繼續延後會令這種常態持續!有人擔心情況如此下去將會重創經濟,也仍有人會將通關及防疫當成了意識形態之爭,但既然經濟在封關後仍能繼續增長,越遲通關只會制造更極端的貧富懸殊。   在樓市上,我們看到多了一些減價的成交個案,但亦見到破頂情況,不少豪宅都創新高,亦見到有些板塊鞏固向上,其中一手樓花便是佼佼者。   近期有傳媒以「新界呎價2萬新常態」為標題,這是樓花銷售價量齊升的表現,但世事是雙面的刃,「貧富懸殊下的平行時空」也會制造機遇,在整體市場景氣的情形之下制造了入市時機,有板塊微調下跌,這些板塊終歸都會隨著整體經濟前進而尋底回升,問政府高官有關樓市的看法,他們極可能會答:「經濟強勁回復!樓市異常穩健!」這個就是大局。   我想再強調,香港人近期出現的一個錯誤想法就是:誤以為「共同富裕」即是所有有資產者都會被清算,這個我是非常不同意的,我認為只有寡頭壟斷的大商家才有機會遭殃,因「共同富裕」的本質就是令大多數人富裕,香港人應好好掌握時機,明天會更好。 [...]

博客

王涵:從首次置業計劃創造共同富裕

正在熱烈討論的共同富裕,並不是一刀切取代市場經濟,而是透過不同政策措施,令人口的財富得到更加公義的分配。不論是在中國內地還是香港,共同富裕都需要依靠更加多切實可行的房屋政策來加以配合,香港政府這一屆的特首在上任時提出的首次置業計劃正正是創造共同富裕的條件。 現時中國的財富分配圖形是正三角形,底部人口最多屬於貧窮人口,中層人口有較優裕的收入和擁有房子及汽車,最頂層的財富擁有者資產豐裕,還可能因為累積資產和創業業務繼續有資產增值。提出共同富裕正正就是要將正三角形的分配改成為橄欖形狀,即是最富裕的人群仍然能夠繼續創富,但成果需要向下流動給中層和下層人士,尤其是下層人士需要透過大量不同政策推動向上流動,形成中層富裕人口佔人口中的最大部份。   要達致橄欖型財富分配人口,房屋政策可以說是重中之重,不論是中國內地的主要城市,還是達到國際水平的香港社會,只要在過去20年曾經置業,擁有物業的資產增值就足以讓業主晉升為財富分配中的中層人士。所以政府的政策需要協助下層人士盡快成為業主,在中國內地可以加速城市化的中產階層,在香港社會則能夠達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但究竟怎樣才能夠讓更加多人成為業主呢?在香港的情況較為複雜,土地供應長期嚴重不足導致樓價高企,儘管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將公私型房屋的比例改成為七三比,即是每年新興建的住房當中有七成是用來興建公屋或者居屋。   入住了公屋仍然只是解決基層住房的問題,並沒有讓更加多人成為業主的可能,越來越多人住在公屋,反過來說只是讓更加多人無法向上社會流動,在資產增值的潮流中獲取財富。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7年上任以後提出的首次置業計劃,卻是一項靈活變通讓年青人置業的輕鬆台階。首先,首次置業計劃的申請門檻比居屋更加寬鬆,即是有一些未能申請居者有其屋的年青人也可以通過這個計劃成為業主。第二,計劃出售的樓房價格以市價七折計算,首次置業人士在較低樓價下可以容易上車,日後累積財富可以補回差價,甚至轉賣私人樓宇繼續向上社會流動。   第三,首次置業計劃容許民營地產商協助規劃、興建和銷售樓盤,房屋委員會多年來興建的公屋和居屋都千篇一律,也同時大大壓抑了樓價增值的潛力,私人發展商擁有市場觸覺和專業團隊,同一樓盤還可以保留部份作為市價出售,首次置業計劃下的業主完全受惠於這些商業智慧。   共同富裕依靠橄欖型人口,香港特區政府的首次置業計劃由2017推行至今只有三個樓盤項目,顯得僧多粥少,實際有擴充推行的空間,日後甚至作為國內不同城市推動置業創富的參考。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加強「三次分配」 共富成效若何?

  吳老闆週記(9月2日) .內地規模龐大的,主要是國企,因在很多行業均處壟斷地位。 .徵重稅的負面後果,已有前車可鑑,所說的是70年代的英國。 .要人捐錢不會打擊投資意欲,因市場夠大,東家不做西家做。   加強「三次分配」 共富成效若何? 在上週舉行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為此,會議提出,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合理調節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自此,「三次分配」成為熱烈討論話題。   所謂三次分配,根據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的詮釋,是指政府對市場分配進行三個層次的再分配,初次是指透過稅制,保證整體稅負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擔;第二次是指提供社會基本服務,包括教育、醫療、交通、保障等;第三次的「轉移支付」,簡單而言就是捐贈、做慈善。實行三次分配,最大問題是由誰的口袋,將財富再分配到誰的口袋?   國企壟斷  競爭力強 先說加稅,現時內地稅制已十分複雜,曾在內地做生意的都知道,一間企業一年需繳交的稅種,五花八門;比起香港只需繳付利得稅,稅率最高只為16.5%,難怪香港被譽為「避稅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