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夥拍六間慈善機構攜手投資本地社區 逾千名保誠義工參與即將於十月舉行的「保誠義工月」善舉

企業策略

保誠夥拍六間慈善機構攜手投資本地社區 逾千名保誠義工參與即將於十月舉行的「保誠義工月」善舉

保誠保險有限公司(「保誠」)宣佈與六間本地慈善機構合作,作為其社區投資的其中一環,致力為社會締造一個更可持續、負責任及共融的未來。此舉正實踐了保誠的使命,旨在成為這一代和新生代最值得信賴的夥伴和守護者。 是次與六間主要慈善機構的合作亦推動了保誠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四大範疇,包括「理財教育」、「公眾健康」、「社會資本」和「社區關懷」。 保誠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林智剛表示:「保誠以『保障每個人生,誠就每個未來』為宗旨,承諾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讓現在與未來的人們都能持續享受豐碩成果。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積極與慈善機構合作,並向其提供義工服務。我們對多間慈善機構表示謝意,包括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青年成就香港部、啟勵扶青會、Time Auction、香港青年協會及東華三院,一直全力支持我們在四大重點範疇的投資及工作:理財教育、公眾健康、社會資本及社區關懷。」 透過與各個社區夥伴合作,保誠銳意成為社區最值得信賴的夥伴和保護者。這些合作項目包括: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保誠長期鼎力支持紅十字會的企業捐血活動,去年更成為香港唯一保險公司獲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頒發卓越商界捐血夥伴大獎,以表揚保誠對公眾健康的持續支持。今年,保誠的員工、理財顧問連同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共捐獻了超過800袋血液,救助逾2,400個生命。 青年成就 保誠透過旗下的保誠亞洲公益基金(Prudence Foundation)與青年成就合作,共同開發Cha-Ching 理財教育平台,以活潑有趣的卡通短片、遊戲和教材,向小學生灌輸「賺取收入、儲蓄、消費、捐獻」四大理財概念。計劃推行八年,至今已惠及超過500,000名亞洲和非洲多個地區內小學生,專為香港小學生而設的理財教育教材將於年內正式推出,預計約有800名學生受益。 啟勵扶青會 保誠與啟勵合作舉辦Open Door實習計劃,為中六的少數族裔學生提供履歷準備、面試技巧、商業思維及職場禮儀等培訓。計劃亦為學生提供在保誠或保誠中小企客戶的公司進行暑期實習的機會。第一階段的實習現已圓滿結束,並獲得了良好的評價。目前,我們正積極籌備10月的第二階段計劃,並期待更多僱主及年輕人參與,藉此鼓勵更多企業聘請少數族裔青年,並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香港青年協會 保誠自去年開始與青協旗下的青年就業網絡合作,贊助「生涯財智策劃家」工作坊,利用全港第一副以生涯規劃和理財作為主題的桌上遊戲,透過「寓教育於娛樂」的方式教授訂立人生及財務目標、編制預算、管理風險、儲蓄方法及控制支出等技巧,協助高中生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提升財商(FQ),並為他們的生涯規劃奠定基礎。憑藉上一學年的成功經驗,青協正招募有興趣成為計劃夥伴的中學,期望將累計受惠學生人數擴展至1,200人。 Time Auction 保誠將於十月開始與Time Auction合作,動員超過1,000名保誠員工和理財顧問參加保誠義工月,鼓勵他們攜手服務和回饋社區,協助貧病及弱勢社群,並實踐公司的ESG方針,為社會作出貢獻。 東華三院 保誠支持東華三院在疫後復常之初協助弱勢社群,贊助該院的「日用品援助計劃」,於深水埗及油尖旺區設置自助派物機及捐物機,讓合資格劏房戶及低收入家庭領取日用品,節省日常開支,幫助他們改善生活。另外,今年五月,隨著黃色橡皮鴨再臨維港,東華三院聯同保誠理財顧問義工團隊,帶領80名來自屯門及天水圍的幼兒園小朋友到添馬公園觀賞橡皮鴨及共享午餐,與眾同樂。 林補充說:「我們很高興有機會與我們的社區夥伴共同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和關懷的社會。保誠作為一間具前瞻性思維的公司,與各組織緊密合作,努力為這一代和新生代的個人、家庭和社區帶來積極和持久的影響。我們很榮幸能夠連續20年獲得『商界展關懷』計劃的嘉許,並承諾繼續支持香港社會。 ============= 延伸閱讀:近七成受訪家長冀子女到海外升讀中小學  近六成受訪者為追尋夢想留學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保誠拓展澳門市場 迎「大健康產業」機遇

保誠保險轄下的澳門分行今日正式開幕,標誌著落實大灣區策略的重要里程碑,亦代表著保誠致力滿足澳門市民於健康保障需求的決心。大灣區的總人口逾8,600萬,其2022年的區內生產總值更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進軍澳門市場後,保誠的業務將遍佈整個大灣區內的11個城市。今日保誠管理層便於澳門分行主持開幕典禮,包括保誠集團戰略事業群總裁吳立賢、保誠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林智剛,以及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總經理馬竹豪。 保誠澳門的新分行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澳門財富中心,總面積近4,000呎,室內設計風格時尚又有活力,展現保誠為澳門帶來的全新視野。保誠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林智剛表示,新分行於去年中開始籌備,至今年初獲澳門政府批出牌照後,乃於今日(6月12日)在新分行舉行開幕儀式。這是個合適的時機拓展新業務?林智剛表示,澳門保險業存在缺口,其保險服務的滲透率只是香港的三分一,因此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而透過開設澳門新分行,亦可以為澳門市民帶來更多的保障。他再指出:「澳門與香港及珠海等鄰近地區聯繫緊密,是保誠拓展大灣區市場的策略重心。保誠扎根香港近60年,一直穩守市場領導地位,其成功的營運模式不斷演化,累積了豐富堅實的實踐經驗,我們很榮幸可以為同根同源的澳門市場提供參考和借鑒。」 澳門的人壽保險市場發展蓬勃,2021年人壽保險業的毛承保保費(Gross written premium)按年上升26%,而於2022年再錄得按年上升8%。大灣區擁有超過8,600萬龐大人口,佔 2022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約11%。他再指,開設澳門分行代表保誠業務已遍佈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市場,而集團將透過於澳門拓展業務,把握更多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滿足區內市民的保障需要。 作為香港人,並在澳門生活及工作20多年的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總經理馬竹豪表示,這次開分行的計劃,不是一時三刻的決定,是籌備已久,因為澳門向來是個重要的市場,尤其在澳門於2002賭權開放後,更產生了一批為數十多萬的中產人士,而這些中產階產皆需要保險服務,包括理財策劃、財富傳承等多方面的服務。他補充道:「近年澳門及大灣區內的私營醫療服務需求殷切,隨著澳門特區政府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及『現代金融業』,為保誠進駐澳門市場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營運環境及發展空間。因此我們致力發展本地技能和人才,積極為澳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在澳門分行成立初期,會以保誠在香港發展成熟的培訓制度培育澳門的保險專才,初期部分同事會來自香港,以協力的形式,希望盡快成立專屬於澳門的本地團隊。「對我們來說,澳門是個新市場,因此我們是沒有任何歷史包袱的,而我們亦會以創新的思維進行日常運作。」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發展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吸引著年輕、日益富裕和精通數碼科技的勞動人口。有見及此,澳門理財顧問團隊將配以數碼科技,並在香港產品發展團隊的全力支持下,逐步推出具多元貨幣選項的人壽及健康保障產品,以滿足大眾在財富管理、健康及保障方面的需求。馬竹豪再指出,保誠計劃於澳門分階段招聘人才,目標是吸引一批年輕活力、充滿創意和熱誠的新成員加盟,培育新時代的保險界精英領袖,打造「邁向未來」(Future-ready)的理財顧問團隊,穩步推進「醫療+旅遊」、「醫療+保險」等領域發展。 [...]

企業策略

生產力局首次公布智慧健康指數調查

生產力促進局公布「保誠香港智慧健康行動指數」首次調查報告,首次顯示指數為49.8(最高100),雖已達「基本」級別(≧40),惟與「良好」級別(≧60)仍有一定距離,反映本地市民利用科技管理健康的概念正在發展當中,部分亦已實行健康生活模式,惟在實質應用和個人習慣方面仍有加強空間。 調查由生產力局進行,並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間進行,以面談形式訪問1,500名年齡介乎20至54歲的市民。 指數由「智慧健康應用」和「智慧健康習慣」兩項分類指數組成,旨在了解市民在健康管理上的科技應用及生活習慣,全面探討「健康行動」在香港的智慧程度。 「智慧健康應用」指數錄得48.4,屬「基本」級別;其三個分項指數中,「對智慧健康科技應用的看法」(69.5)得分最高,屬「良好」級別,而「健康管理科技的應用」則最低,報34.9,屬「不足」級別。當中25至34歲的受訪者皆在這 三項分類指數得分最高,顯示他們對利用智能裝置管理健康狀況最感興趣和最常用。 同時,近三成受訪者(29%)曾使用智能穿戴裝置,亦有四成表示日後或會使用相關設備。他們最感興趣的功能包括監測運動量(62%)及監測身體狀況(57%),其他功能如娛樂(32%)或時間/日期顯示均為次要(14%)。而尚未應用智能穿戴裝置的首三位主因包括數據準確性(63%)、價格(57%)和涉及私隱問題(48%)。 調查亦詢問受訪者對人工智能的看法,發現市民最感興趣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健康評估(76%)、監測身體狀況及提出警示(64%)和醫療諮詢/診症(56%)。如人工智能產品有以上功能,絕大部分(80%)均有興趣使用。 另一方面,「智慧健康習慣」錄得51.2,亦處於「基本」級別。其三大分項 – 「預防」、「延緩」及「保障」,以「預防」表現最好,錄得66.0,達「良好」級別;「延緩」則是34.3,為「不足」級別。以年齡層分佈而言,45至54歲的表現最好(53.8),而20至24歲只有40.8,拉低整體水平。 調查亦發現,受訪者在睡眠習慣的表現最佳,錄得80.8,達「優越」級別,但在運動習慣方面則相較遜色,只錄得46.3,處於「基本」級別。更令人擔憂的是,縱使有93%的受訪者想主動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身體檢查」僅錄得27.7,屬「不足」級別,反映他們對定期身體檢查和監測雖有高認知度,但未能做到言出必行。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市民逐漸認同利用科技管理健康,將為智慧健康設備市場帶來龐大商機,但生產商仍需持續改善技術,提高設備的數據準確性和保安,才能讓用家安心地借助智慧健康設備監察個人身體狀況,識別異常情況,及早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