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取代香港?

博客

梁鈞宇:深圳取代香港?

香港內部矛盾和問題仍待解決之際,國務院在8月18日,發布了《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文件,目標把深圳特區發展為全球標竿城市,其中提到的金融政策,如外匯管理改革及人民幣國際化等,過去甚少跟深圳扯上關係,此改革變成為了討論焦點。 內地推行政策,一般先由高層拋出大方向或基本理念,再由下級建構相關理論和實際執行方案,由此推之,涉及區域性發展的大型政策,由提出到落實,往往要多年時間,大灣區的推進便是例子。 該文件發出後,深圳朋友無不興奮雀躍,而儘管短期影響不大,但難免引來中央計劃降低或削弱香港重要性的猜想。 回顧深圳的發展,由1979年GDP約2億元(人民幣),增長至去年約2.4萬億,不但剛超過香港,其40年複合增長達27%,是經濟史上少有的奇蹟。雖然香港人均收入仍高深圳近一倍,但經濟實力往往由總量決定,在年GDP增長的差距下(見右圖),深圳應會長時間為珠三角經濟的龍頭。 至於深圳能否在金融方面趕過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仍取決於三大關鍵因素,即法律、資訊和資金的自由流通,多年來相關的評論不少,在此不贅。 從中央角度看,香港大慨非「聽話」的孩子,加上近日局勢變化,故有其PLAN B,是正常不過,這亦是香港人必須認清的事實。此外,金融業的產業鏈十分龐大,非所有業務也需上述三個因素才可發展,加上未來港澳居民在深圳可享市民待遇,或吸引不少中環人或企業搬到深圳,此融合亦可能是政策的目標之一。雖然很多專家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內地人來港工作,但中長期看,若政策傾斜深圳,結果是難料的。若流入香港的資金及人材真的有減少跡象,房地產等本已處高位的資產或會首當其衝,投資者不可不防。 [...]

專題

打機有前途

小時候長輩常說「打機無益,浪費時間」,但時移世易,在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下,打機出色可成為專業。而從商業角度看,該產業的規模正不斷擴大,前景不可小覷。 簡單而言,電子遊戲相關的企業可分作三類 : 開發遊戲的廠商、遊戲平台及生產相關設備的公司。前兩者的關係密切,並有很大誘因合作甚至合拼。去年騰訊 (700.hk)以86 億美元入股芬蘭遊戲開發商Supercell的84.3%股權,便是經典例子。而在智能手機 (或如iPad等平板電腦)變得普及下,間接擴大了潛在的用戶量 (因手機可隨時變作遊戲機),亦令遊戲開發廠把焦點轉移至手遊的研發。 此外,遊戲產業持續增長,還有多個原因。第一, 八十及九十年代長大,普遍有接觸並喜歡打機的一代,現在已投身社會工作,購買力漸強,絕對有能力應付數百至數千元的遊戲消費。由於打機所需體能不高,其未來需求似乎不會隨人口年歲老化而大幅下降。因此,遊戲業的增長或只是剛開始。 第二,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日趨強大,部份更加入VR及AR等功能,令遊戲更多元化,質素不斷提高,吸引不少「非機迷」亦加入遊戲行列。 根據BIS Research的研究報告,全球手遊市場規模,將由今年約199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587.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9.4%。 在上述客觀還境改變下,政府亦對「專業打機」抱更開放,甚至支持的態度。舉例說,去年中國的發改委及文化部等,已發文鼓勵發展電競,其將在2022年杭州亞運成為比賽項目;另外,亦有消息指2024年巴黎奧運會,電競有望加到奧運項目中。 有別於手遊,電競的發展除直接刺激設備生產商的生意,亦會衍生新的板塊,即是如NBA及英超等,年收入以十億計的聯賽單位。網站Newzoo便預測,至2020年,環球電競市場價值會漲至15億美元,年增長達驚人的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