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意義

博客

廖錦興: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意義

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一詞,在數千萬項中文結果中包羅萬有,而首入眼簾的便是成立於1986年的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會)。該委員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豁下專責處理公民教育的公營機構,其總部設於政府總部。委員會一直致力在學校以外和社區推廣公民和國民教育。顧名思義,公民教育旨在培育公民意識的教育,因此委員會除非官方委員外,還有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教育局和律政司等八個政府部門的代表。 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 根據去年底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中的《建設篇:青年參與,建設社會》,在18區成立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成立這委員會的目是讓青年為地區發展及工程項目提供意見,並開放委員會供青年自薦參與。筆者有幸參與其中,而因應新成立的18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對公民教育範疇增加認識和加強協作,公民教育委員會特別安排在6月底在柴灣青年廣場,與各區代表會面交流。會上介紹轄下四個工作小組(國民教育、宣傳、社區參與、公民價值及管理)。會議後,更參觀設於青年廣場的公民教育資源中心。 公民教育的廣義和狹義 公民教育在互聯網和教學典籍都有頗多釋義。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泛指培養個人作為公民或國民,行使義務與權利的教育活動,通過相關教材與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公民所應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及相關的民主、尊重、守法、法治等的公民素養有基本了解和認識。」而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提及公民教育分為廣義和狹義來理解:「廣義和狹義,廣義指在現代社會裡,培育人民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培養明達公民的各種教育手段的綜合體,狹義是在養成與國家或社會公共生活一份子必要知識的公民科學。」公民教育亦有解讀為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在朋輩、家庭、社區、社會、國家以至人類社會中擔當的各種任務,所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簡言之,公民教育包含法定地位、權利、義務、身份認同,以及美德和素養。 批判思維與明辨慎思 相比其他國家的城市,香港在公民教育方面其獨特的歷史。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從(1841-1997年),香港基本是去政治化及去國家化。香港人著重工作和生活,而缺乏國民或民族意識。中學教育上,主要是經濟與公共事務(Economic and Public Affairs, EPA)。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對國民教育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2009年推行通識教育科,「批判思維」大行其道。加上種種內外因素影響,令香港市民對國家各方面產生誤解,只著眼於「兩制」而「一國」意識非常薄弱,以致後來所衍生的社會動亂,其中有莫大因果關係。 香港特區行政教育局自2021/2022學年起在中四年級開始推行公民及社會發展科(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培養學生建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能從多角度思考的「明辨慎思」。並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的三個主題為中心,讓所有學生全面學習憲法、基本法和法治,並在涉及國家的部分了解香港所擔當的角色和作用,藉以加深認識國家的發展,以及國家與香港的關係。 誠然,公民教育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標準,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文化、歷史、制度去向其國民提供相關教育。從互聯網資料,美國的公民學習、參與及信息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 Research on Civic Learning & Engagement, CIRCLE)在2012年就美國各州的公民教育研究報告中顯示,在美國50個州的學校都有類似公民教育的社會學習科目,而當中39個州要求教學課程至少包括一個與政府及公民教育科目,8個州要求學生參加規定有關政府及公民教育的考試等。由於沒有統一的教學要求,每一個州根據自身需求而制定公民教育課程。 筆者認為教育局在2023年4月印發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中的課程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理念強調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香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狀況,以及其多元化和互相依存的特質;並透過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初中已學和高中各科的知識,從多角度理解、研習及探究不同的課題,從而建構更多關於各主題的知識,建立更 穩固的知識基礎,並理解課題、決策過程和不同解決方案的複雜性、考慮要點和優次,從而培養學生: (a) 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b)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 野; (c) 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 (d) 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並且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城大展出圓明園獸首國寶原物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尋訪石油氣的故事 讓人情味滲透每一區

上期訪問了新同事依喵(EMeow),相信大家對她已有初步認識,依喵已經完全投入依時能源的親善任務,最近一個月,更走訪各區,了解港式風土人情,在社交平台分享體驗。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帶動一群人,而一間企業的力量則能夠燃動一個城市。石油氣看似是冰冷的產品,卻為每個社區、家庭、企業與機構,帶來了溫情,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燃亮起生活每一個點滴,為每個社區帶來不一樣的特色。 在南區的華富邨二期,早在70年代已使用中央石油氣,是香港最早使用中央石油氣的公共屋邨,相當有代表性。華富邨出名,在於能夠與鄰近億元豪宅共享無敵大海景,而且盛產名人、明星街坊,其標誌性雙塔式大廈中庭設計,是不少港產片專程取景,亦是文青、龍友打卡必到之處。現時有不少屋邨均是依時的客戶,維持每個家庭的穩定供應,公司定必貫徹執行。 無懼風雨飄遙 即使在打風落雨的日子,依時的技術人員都會致力維護安全。公司其中一個石油氣倉坐落於大埔廣場,石油氣倉設計絕對符合氣體安全條例標準,而石油氣儲存缸就藏在地下混凝土室,有儀器24小時監測。一旦意外洩漏,倉庫地面的石墩能阻截氣體溢出。而倉庫外圍的無植被石屎地,亦有助阻止火勢蔓延。技術人員每日早晚巡察倉庫,即使在打風落雨的日子,都會緊守崗位,無間斷巡察,以確保大家回到家時,都可以安心煮飯、沖涼。鄰近大埔,位於沙田的中文大學,亦是依時兩大中央石油氣用戶之一。原來在80年代時,中大逸夫書院曾經因為未通過入伙驗收,早期宿舍浴室及飯堂需要使用罐裝石油氣,所以依時與中大的淵源,可謂深遠。 為香港締造宜人環境 雖然有不少人常提出疑問,作為石油氣供應商,為何總把「環保」掛在嘴邊?在我看來,供應石油氣與推廣環保,兩者其實是沒有衝突的。我們不但鼓勵市民多與大自然接觸,最近更邀請一班小朋友參觀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及米埔自然保護區,加深對自然保育的了解。公司一向致力改善能源效益,教導客戶如何節約能源,目標是致力為香港締造一個健康宜人的生活環境,我們深信愛護地球,人人有責,而依時更是責無旁貸。 至於在大眾生活層面上息息相關的商戶,例如迪士尼樂園或傳統舊式茶樓,都有採用石油氣的需要,如果大家來到樂園的「探險世界」,會見到沿途的火焰特效,這些特效都是採用石油氣,配有安全裝置,確保火焰意外熄滅後,會自動斷絕供氣,保障賓客的人身安全,確保遊人在樂園玩得放心又盡興! 而屬於傳統舊式茶樓的倫敦大酒樓,仍有點心車、煎蘿蔔糕車及明檔,車身裝置了石油氣爐,用明火煮食,保證點心熱辣辣讓食客食得開心。不論是樂園,或是茶樓,宗旨均是要客人愉快,正好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以人為本」是依時的核心,而維繫優質的服務,是公司必然的承諾。依喵將會繼續走遍18區,彰顯依時「以人為本」的初心,貫徹「標準品質  始終如一」的品牌價值。 撰文:陳富康 依時能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延伸閱讀:依時親善大使 燃亮社區綠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