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滙豐香港社區節2022 多項活動遍布全港

       歡迎公眾參與   「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的旗艦活動「滙豐香港社區節2022」,將於11 月27 日於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行。      「滙豐香港社區節」由滙豐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辦,是每年一度的大型嘉年華,旨在於疫後提升社區抗逆力,推動關愛共融,同時鼓勵跨界別的合作,解決社區需要,為香港注入更多正能量。      除了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全港18 區亦有多項活動,由68 個獲選「滙豐社區夥伴計劃2022」項目的社福機構舉辦。「滙豐社區夥伴計劃2022」將有34萬人受惠,包括青年、長者及弱勢社群。      滙豐銀行慈善基金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招智輝表示:『滙豐香港社區節』是『滙豐社區夥伴計劃』的重點項目,今年除了有多個由不同社區夥伴設計、內容豐富及具有教育意義的攤位,還有『社區創科編程馬拉松』的得獎中學隊伍,展示他們的創意。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期望透過這個活動,讓社會各階層,渡過一個充實、充滿正能量的周日,歡迎公眾參與。       青年發展是「滙豐社區夥伴計劃」的重要部分,因此,本行將透過「滙豐香港社區節」介紹「社區創科編程馬拉松」的得獎作品,由參賽中學隊伍分享,如何利用其創新方案,解決社區的迫切問題。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是次社區節於疫情緩和後進行,有賴各單位的齊心協力令活動得以順利推進,這種精神正正符合本年主題的核心理念『滙聚力量,展現無限可能』,希望可以幫助港人於疫後重拾信心與應變力,再次與社區接軌,共同建設一個復甦後更有生氣、更強壯的香港,實現提升社區抗逆力。      「滙豐香港社區節2022」將於11 月27 日中午12 時至下午5 時向公眾開放,屆時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將劃分為六個區域,以「運動」和「升級再造」為主題。「運動體驗區」透過遊戲,提升市民對身心健康的關注,並會介紹為傷健人士和長者而設的運動;「升級再造體驗區」設有關於升級再造塑料、再生紙和木材的工作坊,讓公眾認識相關手工藝創作及其價值。 「滙豐香港社區節2022」資料: 日期:2022年11 月27 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12:00-5:00pm 地點: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 主題:將劃分為六個區域,以「運動」和「升級再造」為主題。 *歡迎公眾參與 [...]

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國際賽事效益大,體育產業變「金蛋」

當今的體育產業,無疑是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礦。越來越多的大型國際賽事在全球各國舉行,參與的人數也日益增長。體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也不再是僅僅為了身體健康需要的產品,它不僅成為一種特殊的消費品,更是促進當地經濟的重要法寶。 撰文  蘇梓  除了世界盃,還有不少體育活動,躋身國際大型賽事行列。比如人人熟悉的奧運會,已衍生出著名的「奧運經濟」。對於東道國而言,奧運會的意義既深且遠,這也不難解釋,為何那麼多國家爭先恐後地申辦奧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球關注的中心,從而使該城市和所在國家的形象和知名度大增。 拉動產業高速發展 有研究指出,奧運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最主要體現在「乘數效應」上。與奧運會直接或相關的產業有50多項,包括旅遊、建築、信息產業、現代製造、服務業等等。奧運因素的注入,將直接拉動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經濟產生第一輪拉動;而這些行業的增長又需要其他與之密切相關的行業的支持,因而產生新一輪的經濟拉動作用。如此循環,就產生了奧運投資的「乘數效應」,從而拉動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增長。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一份報告顯示,在2005年至2008年的「奧運投入期」內,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1.8%,較「十‧五」期間提高了0.8個百分點,其中2007年受奧運影響GDP的拉動幅度增長最大。後來的統計顯示,2008年北京GDP總量突破上萬億元人民幣。 奧運會還為北京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統計,僅衍生的專門行業就多達600種,包括體育旅遊策劃、旅遊、翻譯、場地管理、奧運特許商品銷售、環境景觀設計專才等。2008奧運對北京的旅遊業也帶來根本的影響,這不僅僅反映在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的提升,它還包含著旅遊觀念、產業結構、市場運作機制和國際化程度等各個方面的提升。 再回溯海外的例子,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不僅使美國人從越戰的創傷中擺脫出來,重振了美國人的創業精神,還為美國淨增了數十萬入境旅遊者。極大地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1992 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不僅使巴塞羅那成為歐洲最具吸引力的海濱旅遊城市之一,更使西班牙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旅遊創匯國家;2000年悉尼舉辦奧運會,澳洲旅遊局統計,從 1994 到 2004 年,澳洲的海外遊客增加了 132 [...]

大中華時事

【國際視野】中國體育消費抬頭,市場規模衝五萬億

在世界體育消費市場上,中國的貢獻不可小覷。隨著中國物質水平的提高,國民對優質生活的追求也多元化,體育運動因而受到熱捧。龐大的消費力量使體育經濟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推手。與此同時,體育產業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產業扶持政策密集推出,民間資本聚焦體育。體育產業,未來有望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撰文  蘇梓 目前,中國的體育消費正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徵:騎行、游泳、垂釣等運動項目受到追捧,滿足特定人群個性化需求的運動項目正逐漸成為熱潮;女性體育消費市場開發存在巨大的市場機遇。體育用品則呈現全齡段消費,其中80後人群成為體育消費的「黃金一代」,而且差異化與專業定製的服務需求湧現;戶外運動逐步轉變為大眾消費品,因此推動旅游、休閑、自駕等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加大。 體育市場空間大 根據國內商業體育內容提供商「懶熊體育」統計,去年一年,中國體育相關創業公司投融資或併購事件共發生188起,其中公開融資金額的有166起,資金總額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體育類創業融資可謂如火如荼。 1月中旬,在廈門召開的全國體育產業大會上,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世忠表示,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2016年銷售3億雙運動鞋;而美國差不多3億人口,卻銷售了3億雙運動鞋,可見中國體育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自2010年以來,中國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從2010年的2,200多億元增至2015年的近5,500億元,年均的名義增長率接近20%,是同期GDP年均名義增速的1.8倍。體育產業佔GDP的比重也從0.56%上升到0.8%。照此趨勢,到202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輕鬆超過1%。有經濟學者預計,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到2020年、2025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1.1萬億、1.9萬億和3.2萬億元。上海體育學院教授黃海燕分析,中國的體育產業總規模增長符合預期,完成5萬億的目標指日可待。 此外,根據《經濟學人》2017年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專題報告《中國開賽——崛起中的中國體育健身產業》顯示,目前中國消費升級正在悄然進行中,而體育類消費也隨之迎來了最大的市場紅利。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體育健身市場規模接近約2,168億美元,其中體育產品和裝備的消費佔到近70%。 經濟轉型新動力 中國各項體育運動爆發迅速,馬拉松、自行車運動等,賽事和參賽人次也在迅速增加。今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到2020年,全國馬拉松賽事場次(800人以上規模)達到1,900場。有國家體育總局官員向媒體表示,2018年馬拉松賽事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有很大的增量,上述規劃的發布,也便於調動更多力量推動馬拉松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談到體育產業時則指,發展體育產業是供給側結搆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體育產業可以融合一產,二產,三產,可以帶動別的產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實現轉型升級。體育產業有發酵的效應,所以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體育產業對經濟的轉型升級將是一個強大的新的動力。 產業發展不平衡 趙勇還表示,體育產業這幾年總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勢頭強勁,但是中國跟體育強國相比,差距顯而易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首先是規模不大,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是1.9萬億,產業增加值同期GDP的比重是0.9%,體育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這一佔比至少要達到4%。 資料顯示,2015年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約0.7%,2016年該比重提高了0.2個百分點。不過體育產業最發達的國家,體育產業增加值大約佔GDP的1%至3%,美國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的3%,是美國十大產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