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香港館」正式揭幕 展示本港傑出創科成果

商事動態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香港館」正式揭幕 展示本港傑出創科成果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2023」(「高交會」)昨日(15日)於深圳會展中心揭幕。由創新科技署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館」展出一系列本港最新的傑出創科成就,促進大灣區內的交流合作。「高交會」為內地及全球的相關專才和企業提供交流平台,加強創科業界與商界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為各行業開拓新機遇。   香港五所研發中心今年再度於「香港館」亮相,包括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以及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展示香港先進的創科實力,並為本地業界奠定發展基礎,把握無限商機。 今年各研發中心所展出的創科項目均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著重提升工作效率之餘,亦推動各行業、以至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其中,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展示其「多樣化基材硬塗覆技術」項目,融合玻璃般的硬度與塑料般的柔韌性,適用於可折疊觸摸螢幕,使其具有超硬表面、高抗衝擊性、防刮性和強大彎曲耐久性。該項目更屢獲國際殊榮,包括「2021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2022年愛迪生獎金獎」及「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判特別嘉許金獎」。 為積極實現可持續發展,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的「氫燃料電池充電器」項目創新地利用氫氣作為能源,為電動車提供行駛需要的電能。充電器應用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技術將氫能轉換為電能,不需要接入供電網絡,以完全「零碳」來產生電能,而不會排放污染物及溫室氣體。過程中只會產生少量熱能和水,提供清潔能源,實現零碳排放,適合於工業地盤、離網地區,以及排放限制區域應用。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的「Acousweep:掃頻聲波微塑膠分離系統」項目致力推動業界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採用掃頻聲波和形狀經特別設計的分離艙,在水處理過程中有效捕收和回收微塑膠纖維,從而改善水質。有別於現時的過濾方法,系統採用聲學操縱技術,在水處理過程中持續簡易地收集微塑膠纖維,克服了目前水系統中收集微塑膠廢物的限制。 在提升業界工作效率方面,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的「智慧港口管理平台」(eSPP)是一個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及跨企業軟件平台,可促進港口和物流的資訊分享。eSPP應用了區塊鏈、智能合約、物聯網和全球定位技術等,有助對全球供應鏈和港口物流進行追蹤和可視化。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則透過其「5G 雲機械人」為業界提升工作效率作出貢獻。該項目結合了5G定位、傳感器定位及監控攝像鏡頭定位,提供低成本的工業機械人解決方案。機械人具備穩健性、智能和精準性,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亦能穩健可靠地運行;其先進的控制算法提供精確的路徑跟蹤和定點穩定性,而多感測器及厘米級定位準確度則確保機械人在動態和複雜的工業環境中仍能進行各種特殊任務。 此外,其他本港科研機構及企業,包括奧雅納智能科技、香港檢測和認證局、高迪飛有限公司及雲合科技有限公司,亦會於「香港館」展出多項創科產品及項目,致力推廣香港尖端的創新發明及卓越的創科成就。此外,「香港館」亦為各參展機構帶來獨特的交流機會,務求將業務拓展至內地及國際市場。 「香港館」位於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1B52攤位,由即日起至11月19日開放予公眾參觀。高交會作為具啟發性的平台,讓參觀人士深入了解內地與香港創科發展,促進世界各地創科開發者及專才的交流。 ============= 延伸閱讀:「香港智能電子書庫」滙千本港作品 楊潤雄:冀港成為電子書及有聲書區域版權中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大中華時事

【迎戰16度】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故衣再做創新經濟價值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紡織製衣業曾經歷輝煌興盛的日子,也有不少企業成功上市。時光荏苒,今日本地紡織廠寥寥無幾,生產線遷移、廠房荒廢……活化重生成為一時風潮,除了要搞藝術或變身做旅館外。近日,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更夥拍荃灣南豐紗廠及大埔工業的龍達紡織公司,運用創新紡織品循環再造技術,升級再造,為舊衣物創造新經濟價值。 撰文  葉永成 無可否認,紡織及成衣業是一個頗污染環境的行業,並且耗費大量水資源。目前流行的快速時尚文化和電子商貿興起,令大量短暫流行的紡織品應運而生。 根據統計資料,香港每年丟棄12萬噸舊衣物,送往堆填區。成衣由生產過程到被棄掉,均會為環境帶來沉重負擔。 有見及此,自2016年,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已開發出包括化學及生物處理方法,有效將混合紡織品循環再造成全新的紡織物及紗線,為廢舊紡織物開創閉環生產系統,為業界提供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方案。 Garment to Garment舊衣重生 早前,位於南豐紗廠零售店內的G2G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開幕,10月份正式投入服務。該循環再造零售店是由研發中心、龍達紡織有限公司及H&M Foundation三方合作,並獲南豐作坊全力支持。店內裝設小型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可以將舊衣循環再造成全新有用的紡織產品。 這個系統解決了如何將整條衣服循環生產線每個流程兼容在狹小空間運作的技術問題。市民大眾可以帶同舊衣到生產零售店體驗衣服循環的過程,選擇心水款式,再造成全新紡織物帶回家中。新技術亦為傳統紡織及時裝業開展接觸消費者的新渠道,開創嶄新商業模式、電子商貿平台的可能性。除了擁有先進的G2G衣服循環系統外,南豐紗廠也是一個將傳統紡織工廠,轉型為兼具創新、文化及學習元素的地標性活化項目。南豐紗廠創辦人張添琳表示:「南豐紗廠是一個以舊啟新的故事——源於我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暢想和歷史傳承的重視。與此同時,我們十分期待南豐紗廠的G2G零售空間,其可以幫助消費者接近和思考回收再造以及可持續性的潛力。」 再造新衫成本約600元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指出,目前製作一件新服裝的費用由每件600至800元不等,視乎消費者的要求而定。「一件冷衫大約重200克,如果原來的舊衣比較薄,或是短袖的話,可能需要兩件舊衣才可造出一件新衫。不過,我們亦可混紡其他物料,如夏天衣物可加入棉,冬天則加上羊毛如Cashmere等。至於製作出來的衣服顏色,大致跟原本舊衣料一樣,因為顏色是由舊的紗線拼出來,如果想大大改變舊有衣物的顏色,可混入其他顏色的紗線,盡量拼出接近的顏色。」 他說,與傳統製衣工序最大不同之處是,G2G技術以全乾過程進行,即從頭到尾都不用注水或漂染,全無化學劑,純粹以機器來解決顏色問題。雖然與傳統的染色相比,沒那麼精準,但「混紗」過程不會產生污水,可節省至少75%的能源消耗,非常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