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菁英會來年重視青年工作 社區送暖為基層童驗眼

香港菁英會(21日)舉行甲辰年傳媒午宴,主席林智彬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時表示,該會共舉辦逾百場以青年為主體的活動工作,包括響應特區政府推出青年宿舍計劃。談及新一年工作計劃,菁英會將會與38名身兼區議員的成員合作舉辦「菁準關懷,送暖到社區」系列活動,包括為2歲至6歲基層兒童提供驗眼服務,系列活動預計逾3,000基層人士受惠。 香港菁英會日前舉行甲辰年傳媒午宴,總結 2023年工作成果,更展望2024至2025年度工作計劃。 林智彬聯同常務副主席黃進達,副主席黃麗芳、陳昆、高松傑、李曠怡、梁思韻、梁秉堅等出席活動。林智彬總結會務活動時提到,過去一年逾百場以青年為主體的活動包括「百萬青年看祖國」、支持青年發展藍圖的實踐及香港菁英會會務持續發展三大主題,如運營青年宿舍,為青年租戶推出多達百項活動、推出「全民速創」創業構思比賽等。 談到接下來的工作,林智彬透露,該會將從五個範疇開展工作計劃,包括1. 延續「港澳青年看祖國」的精神,舉辦國慶75周年青年菁英慶祝活動;另外致力菁英會會務持續發展;主辦多項菁英品牌活動,及支持《青年發展藍圖》的實踐。主要活動包括「菁準關懷,送暖到社區」系列活動及菁英論壇等。 新一年菁英會將舉辦「菁準關懷,送暖到社區」系列活動,聯同該會成功當選區議員的38位會員,於各區開展送暖活動,預計逾3,000基層人士受惠,活動包括為2歲至6歲基層兒童提供驗眼服務。同時,菁英會將於每個季度舉辦「中國外交知識進校園」系列講座,讓學生深入認識及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 在拓展青年視野方面,香港菁英會將帶領青年前往福建省、廣州市等地交流考察,還會前往柬埔寨,認識中國和柬埔寨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深入體會「一帶一路」項目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同時將開展香港青年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盡力為香港青年提供機會和發展空間,幫助他們成長和實現夢想,計劃提供90個名額。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廖錦興博士:YIC飛越灣區體驗計劃 — 廣州南沙

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去年底發佈的《青年發展藍圖》的〈探索篇〉中,強調「加強和優化青年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新興產業資訊」。而〈希望篇》中亦提及「提升青年就業能力,提供不同行業的培訓課程,並支援多元事業發展,提供入行和發展機會」。要達成這些以青年長遠發展為方針的計劃,需要各界包括官、學、商、產攜手合作,為青年人提供擴闊視野的機會。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YIC)自1992年正式註冊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推動香港工業發展的同事,亦不忘回饋社會,熱心公益及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內地及本港的社會活動,而YIC轄下的教育及培訓委員會自2015年起主辦「YIC飛越港蘇體驗計劃」。 近年,YIC深諳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潛力,並且今年繼續獲得香港政府「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的資助,推出了名為「飛越灣區體驗計劃2023」的實習計劃。此計劃為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和在內地高校就讀的香港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讓他們深入了解港資企業的管理文化以及灣區城市的最新發展。經過嚴格的面試遴選,最終選出了12名在內地高校就讀的香港學生。這些學生於7月11日至8月17日到深圳、東莞、中山、廣州、江門等地進行為期四星期的實習。學員在完成企業實習後,更會參加在灣區城市的三天考察活動,進一步瞭解城市、企業、初創和科研發展。 筆者本週二隨團到廣州市南沙區參觀了幾個具代表性的企業和單位,包括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南沙市規劃展覽館、雲從科技、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及位於廣州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內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 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GAC Toyota Motor Co Ltd)成立於2004年,由廣州汽車集團與豐田汽車合資公司,在南沙區黃閣汽車城佔地187萬平方米,年產量達100輛汽車。我們參觀了組裝生產線瞭解到多項自主開發的創新流程,改善生產效益和增加品質保證強度。更認識到廣汽豐田的智能製造,製造商在沖壓、焊裝、成形塗裝、總裝和檢查方面都採用先進工藝技術。在環保方面,該公司投資了10.8億元人民幣開發了廢水深度處理和污泥烘乾的工藝,使用大陽能發電系統和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儲熱式焚燒設備等,每年減少碳排放14,728噸。 在我們參訪並與始創於2015年提供人工智慧技術系統和解決方案的雲從科技(Cloudwalk)的交流中,學員能體驗內地自主研發人工智慧聊天機械人的功能。雲從研發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這系統提供高速準確的運算力、演算法、數據管理能力和應用介面的底層軟件系統。除了能夠進行人機對話及回應提問或要求,亦在安檢人臉識別及城市智能化上大派用場。 東晶科電子(APT [...]

廖錦興: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

博客

廖錦興: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

「畢業等於失業、創業談何容易」。不少完成大專或大學學位的畢業生在離開校園後,或多或少會感到忐忑和躊躇。近年,香港政府、院校、非政府組織及工商團體都積極投入資源,推出師友及影子計劃等。而為了培育年輕一代在畢業前,了解職場實際環境,並讓他們在個人成長或事業發展上有所啟發,鼓勵學生及早規劃未來,裝備自己。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一向重視年輕人的發展。除自2013年起,在中學推動「卓育菁莪」中學生生涯規劃講座計劃外,更在2019年首次舉辦「專資青年追夢計劃」(Youth Elite Aspiration Program, YEAP)。專資會期望在這項七個月的計劃中,能讓年輕人透過各種活動學會如何自我裝備,及早定立奮鬥目標,擴闊人際網絡及資源,並能多關心社會及世界時事,發揮領導才能、分析和思考能力。 圍繞大灣區規劃未來發展 今年已經舉辦第四屆YEAP。今屆共有64位學員,學員年齡介於19至30歲,包括在職人士及就讀於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所有學員被分為八組,並有由專資理事會成員為導師,和歷屆學員為助理給學員作指導,為配合政府制訂《青年發展藍圖》。因此,今屆主題特意訂為「十年後的我:出於藍.圖未來」。上週六是最終的演示日,每組須完成活動後,以此為主題,進行演示。 在演示日中,各組均有出色表現,利用話劇、音樂、對談等圍繞《青年發展藍圖》表達他們的看法及意見,更就各自的夢想尋找方法。學員們表現積極投入,對於粤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抱著正面態度,不少學員更期待畢業後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尋找個人發展機會或嘗試創業。 在《青年發展藍圖》中提及的四業(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有組別提議應善用特區政府的資助,來體驗不同行業的發展機遇。尤其在先進科技範疇,如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業、認識最新的科技在工程和建築業等。當中也有學員提及許多年輕人關注的房屋供應問題,認為政府為年輕人而設的首置計劃及未來土地發展(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和明日大嶼)將在中長期解決青年的置業困難。亦有學員相信透過香港中西文化匯聚的悠久歷史,可望結合灣區的文創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筆者認為香港青年人不僅應該了解粤港澳大灣區「9+2」城市,這龐大市場的潛力,更應增加對內地其他省市發展的認知,了解整體國家的最新發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個人發展的路向。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實踐STEM教育 [...]

廖錦興: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意義

博客

廖錦興: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意義

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一詞,在數千萬項中文結果中包羅萬有,而首入眼簾的便是成立於1986年的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會)。該委員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豁下專責處理公民教育的公營機構,其總部設於政府總部。委員會一直致力在學校以外和社區推廣公民和國民教育。顧名思義,公民教育旨在培育公民意識的教育,因此委員會除非官方委員外,還有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教育局和律政司等八個政府部門的代表。 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 根據去年底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中的《建設篇:青年參與,建設社會》,在18區成立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成立這委員會的目是讓青年為地區發展及工程項目提供意見,並開放委員會供青年自薦參與。筆者有幸參與其中,而因應新成立的18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對公民教育範疇增加認識和加強協作,公民教育委員會特別安排在6月底在柴灣青年廣場,與各區代表會面交流。會上介紹轄下四個工作小組(國民教育、宣傳、社區參與、公民價值及管理)。會議後,更參觀設於青年廣場的公民教育資源中心。 公民教育的廣義和狹義 公民教育在互聯網和教學典籍都有頗多釋義。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泛指培養個人作為公民或國民,行使義務與權利的教育活動,通過相關教材與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公民所應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及相關的民主、尊重、守法、法治等的公民素養有基本了解和認識。」而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提及公民教育分為廣義和狹義來理解:「廣義和狹義,廣義指在現代社會裡,培育人民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培養明達公民的各種教育手段的綜合體,狹義是在養成與國家或社會公共生活一份子必要知識的公民科學。」公民教育亦有解讀為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在朋輩、家庭、社區、社會、國家以至人類社會中擔當的各種任務,所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簡言之,公民教育包含法定地位、權利、義務、身份認同,以及美德和素養。 批判思維與明辨慎思 相比其他國家的城市,香港在公民教育方面其獨特的歷史。英國殖民統治期間從(1841-1997年),香港基本是去政治化及去國家化。香港人著重工作和生活,而缺乏國民或民族意識。中學教育上,主要是經濟與公共事務(Economic and Public Affairs, EPA)。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對國民教育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2009年推行通識教育科,「批判思維」大行其道。加上種種內外因素影響,令香港市民對國家各方面產生誤解,只著眼於「兩制」而「一國」意識非常薄弱,以致後來所衍生的社會動亂,其中有莫大因果關係。 香港特區行政教育局自2021/2022學年起在中四年級開始推行公民及社會發展科(Citizenship and Social [...]

博客

廖錦興:啟發 扶持 擁抱

去年底香港政府先後發佈三個勾劃出未來發展方向的藍圖,包括《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及《青年發展藍圖》。三大藍圖對準香港的痛點,實在值得關注。在平均壽命延長、老年化漸趨明顯及近年的移民潮效應下,基層醫療健康將在市民健康及社會福利負擔方面作長遠打算;而香港多年來過分依賴金融服務業,要交付中央於「十四五」規劃中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任務,《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實是長遠發展的方向。 筆者近年積極參與青年相關的計劃及項目,因此對《青年發展藍圖》(下稱《藍圖》)特別感興趣。這《藍圖》連附件共63頁,除序言和概覽外,共分四個篇章,分別是《探索》、《希望》、《自強》和《建設》,每個篇章亦闡述政府在該主題下的工潮方向和行動綱領。根據概覽中的資料,香港自1973年已開始有青年相關的計劃–《香港社會福利發展五年計劃》,該文件刊載了政府在社區發展及青少年文康活動的規劃及投資。並分別在1990年和1993年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及公布《青年約章》。回歸以來,歷屆特區政府均十分重視青年發展,推出多項青年發展措施,包括於2001年首次舉辦青年高峰會議、定期舉辦青年交流會,以及就特定青年議題進行研究等。至2018年青年事務委員會發表《香港青年發展策略:公眾參與報告》,當中將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為青年發展委員會,並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更突顯政府對青年發展的重視。 《藍圖》「一口氣」推出逾160項措施,其中以青年關注的四業(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最為矚目,但在青年貧窮和向上流動困難問題上,未有注要章節提出協助措施。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18-29歲青年貧窮人口達14.4萬連升5年,更創12年新高,貧窮率為15.6%。而推動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升學和就業上,亦欠有效力度。可幸在《藍圖》內也有不少篇幅提出在2023至2024財政年度重推港人首次置業項目、另在提高青年參與社區事務方面,提出在本屆任期內把青年委員自薦計劃諮詢委員會數目,由現時60多個大幅增加至不少於180個。 近日,專資會第四屆青年追夢計劃啟動禮中,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向出席青年人講解《藍圖》的重點及具體行動和政策措施。並與現場青年作互動交流,青年對《藍圖》有不同層面上的看法,包括: 一)《藍圖》中涵蓋多個範疇,要成功落實,必須要有跨部門的協調和統籌能力,使提高執行力和持續性; 二)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受到歡迎,但仍有頗多年輕人不了解其運作和申請資格,政府應增加宣傳和透明度; 三)非華裔人士和特別需要人士雖然佔青年人口不多,但《藍圖》對其欠缺充足的機會及關顧; 四)青年人非常著重生涯規劃,擴闊視野、增廣見聞,應該由小開始,建議將生涯規劃教育的年齡降至初中甚至小學生,鼓勵更多專業人士到中小學分享職場經驗; 五)內地經濟發展潛力無限,應增加中港學生交流活動頻率,中長期應在專業認可上看齊,增加人流、物流及資金流創造的的機遇。 《藍圖》的願景是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典禮上,強調香港必須在青年發展工作上邁步向前,提供有利環境,讓青年人對未來抱有盼望,自強不息,在社會盡展所長,繼而貢獻香港、國家以至世界。能否達到這宏大目標,除了培育新一代,「啟發」潛能和創意、適當的「扶持」,並且讓青年人懂得珍惜目前,「擁抱」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良機。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