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陳家珮:強化配套促進盛事經濟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旅遊吸客若只「鬥平」並非可行之路。故此,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推動盛事經濟是其中一個議題。與此同時,「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宣布策劃多項國際級盛事在香港舉行,香港積極爭取國際盛事在港舉行,既能提高城市的名聲,亦有肋吸內地和海外客到港,為本港經濟注入強心針,絕對值得支持。政府同時間有必要強化及硬件配套,以鞏固盛事之都形象。 政長官李家超銳意發展盛事經濟,形容今年盛事將會一浪接一浪,希望推動盛事經濟,吸引更多旅客訪港,將「人氣變成財氣」,讓市民共享發展紅利。「盛事經濟」產生的效益人所共見,能夠帶動零售、餐飲及酒店等經濟活動,例如2022年疫情後復舉辦的愛丁堡藝穗節,經濟貢獻值高達4億元英鎊,即每1英鎊公共投資帶來33英鎊經濟效益,盛事經濟絕有可為。 為推動盛事經濟,去年成立的「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經過一番努力,宣布推動三項盛事涵蓋適合『打卡』的裝置藝術、潮流文化及香港武俠文學經典。其中亞洲首辦「Chubby Hearts Hong Kong」裝置藝術展,英國知名設計師Anya Hindmarch設計的直徑約12米的巨型漂浮紅心將在情人節至元宵節期間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花園,對中外遊客極具吸引力。 今年為香港武俠文學泰斗查良鏞(金庸)百年誕辰,委員會資助舉辦「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盛事,於中環愛丁堡廣場會舉行大型江湖雕塑展,呈獻10件金庸筆下角色雕塑作品,- 同場還重現《射鵰英雄傳》的蒙古包,結合數碼創意科技介紹各小說的武俠角色。金庸作品歷年來已翻譯成逾10種語言風行全球,相信活動可吸引不少海外金庸迷到訪。 另外,美國著名國際流行文化盛事ComplexCon亦會三月下旬在香港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今次亦是亦有首度在美國以外地區舉辦。「ComplexCon香港2024」將有多個頂尖潮流品牌參與,展出最新時尚產品設計及藝術外,更連續三晚舉行演唱會,預計會吸引逾3萬名年輕高消費的遊客及市民參與。 三項盛事各具吸引力,正如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主席鄭志剛所指,委員會一直致力擔當履行「文藝盛事連繫人」角色,今年首三項盛事促進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說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亦因應旅客趨向體驗式深度遊,盼以全新盛事,開拓「盛事旅客群」。 除此之外,繼國際著名時裝品牌LV去年首登香港,於星光大道舉辦時裝展後,另一著名品牌Dior亦將於3月23日在香港舉辦2024秋季男裝系列時裝展。是次時裝展雖不涉及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撥款資助,但文藝盛事委員會全力支援相關的舉辦細節。這活動有助提升香港形象。 盛事經濟確有有磁石效應,盛事愈多,香港吸引力發揮得愈好,這又可帶來更多盛事,同時能帶動旅遊及餐飲、零售等行業的收益,但同事有必要做好相關配套。就如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早前宣布世界巡迴演唱會,選擇新加坡而捨棄在香港演出,其中一個原因為本港場館吸引力不足有關,特推動盛事經濟亦需要綜合及多元化。 特區政府有必要審視現時不同場館設施,定期作出優化及增建場,以配合國際需要。當局同時要監察啟德體育園工程進度,確保不要被延誤。特首李家超曾在答問會上表示,本港在場地方面要「加把勁」,會增建場地。筆者期望政府與各界携手合作,在未來日子向世界爭取主辦更多個際盛事。   撰文:陳家珮  立法會議員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陳家珮:增加誘因增膠樽回收率

香港土地矜貴,但處理垃圾仍以堆填為主。儘管回收再造有助減輕堆填區的壓力,但香港的廢物回收多年都不太理想。本港每年棄置在堆填區的膠樽逾15億,回收率只有約一成,低於不少國家或地區。政府計劃於明年就推展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現階段宜多聽不同界別的聲音,提高誘引增加膠樽的回收率,以避免塑膠成災。 政府計劃以「市場主導模式」來推行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飲品供應商要登記在本港分發的膠樽飲品資料,定期呈報生產及入口量;至於業界要繳付的循環再造徵費,在「市場主導模式」下毋須交予政府,但要自行安排回收再造,並向交回膠樽或紙包飲品盒的市民提供現金回贈。至於退還點是由飲料供應商或計劃營運者提供,政府將要求相關持份者設立合理數目的退還點,以達致法例規定的回收目標。政府建議的回收目標,首兩年為40%,五年後為75%。 計劃的關鍵,是能否提供足夠誘引,讓廣大市民願意將用過的膠樽作回收,而不是掉進垃圾桶棄置。政府初步建議,200平方米或以上的零售店,須設立指定退還點,提供回樽及回贈,最低回贈額將設定於1毫水平。然而,世界各地的膠樽回贈額大部分介乎在5毫至1元之間,每個膠樽額回贈1毫,但這退款金額可說是全球最低,就以冰島為例,當地膠樽的回贈費用為0.9毫,膠樽的回收率達87%。荷蘭的回贈費用為2.2元,膠樽的回收率更高達95%,可見回贈金額與回收率有着密切的關係。 過低的回贈金額,對市民自然欠缺吸引力,對提高回收率作用不大,相信沒有太多市民願意為一毫子,拿一個膠樽去回收。故此,香港應將膠樽回贈額,增加至最少5毫,以確保有足夠誘引,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回收計劃。 除此之外,根據國際成功個案,政府須將五年內的回收目標設定為90%,才能確保計劃有一定成效。政府亦應提高法例規定的回收目標,並加入罰則,若未能達標,系統營運者和飲品生產商都需按落後幅度受到相應罰款,以促成飲品生產商設立更有效的回收系統。立法草案也可考慮列明,若未能達致目標的回收率,下一年的最低退款金額可作提升,以顯示政府減廢的決心。 廢物回收看似小事一椿,但其實意義重大。國家對環保工作非常重視,更視之為國家體制優悦性的地方。香港在完善了政治制度後,實在沒有理由不大刀闊斧在環保工作做出成績,以彰顯良政善治。   撰文:陳家珮  立法會議員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專題

立法會新力軍 | 陳家珮  以同理心推動民生政策

女性從政,向來所遇到的挑戰往往較男性為高,一來常面對工作能力的質疑,二來是需要兼顧家庭,要平衡兩者,從來不易。第一次晉身立法會議席的陳家珮(Judy),坦言今屆立法會的使命與責任都非常重,她已預備好為民請命的心,過程或會艱辛,但能夠為民生帶來改善,重建和諧社會,縱然費心,也是值得。 作為在職媽媽的Judy,一直關注在職婦女的需求,在1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 ,率先就 「規管外傭中介、保障僱傭權益」提出動議,期望讓僱主及外傭得到保障,減少在職婦女的憂慮。「我是在職媽媽,與很多女性同樣面對著相同的問題,例如應否生育?要如何安排照顧小朋友,是否需要請外傭,甚至是長者安老等問題。女性即使上班,也會想著家中瑣事,因此,我希望有能制定政策或措施,幫助在職女性,例如企業是否可以增加更多家庭友善的文化?」 Judy相信,香港有30多萬外傭,大部份都是善良,但奈何有不少中介藉著灰色地帶,教唆外傭破壞約定。因著香港大部份家庭都有雙職父母,若外傭政策處理不好,便會直接影響香港家庭,甚至出生率,出生率低,自然衍生很多問題,故此,當規管外傭中介仍未立法時,企業若能推動更多家庭友善政策,也不失為可行之法。 見義勇為的基因 女性可能在行事上,加入豐富的感情,但正正因為有同理心,更能明白對方的需要。Judy在學期間,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成為民選議員,但議員一職,讓她愈做愈起勁,只要可以幫到普羅大眾,她便義不容辭。「聽父母說,可能是我本身的性格也是這樣,喜歡見義勇為,為人出頭,現在回想,我在小時候也常為朋友解決問題,或許是有這種性格,促使我對議員的工作是愈做愈喜歡。」 她在學時期,對政治是沒有任何想法,但投票意識卻高,也希望區內的代表能夠實事實幹。後來,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匯賢智庫的課程,繼而認識了影響她極深的葉劉淑儀。「匯賢智庫的課程範圍好大,例如從歷史來看現今的香港,又有涉及香港政制發展,講者非常有趣,絕不沉悶。當時葉太正籌備新民黨,招募會員,便遊說我加入。」Judy從來沒有想過加入政黨的,不過,在了解到新民黨的理念是切合自己的想法後,於是最終加入。 Judy算是活躍份子,曾以青年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協助選舉。「第一次助選,是在愉景灣的區議會,當時一大清早便坐上早上4點的第一班船,到達後立即安頓易拉架,預備物資,當候選人到達,便協助派單張;第二次是立法會選舉,負責協助田北辰。」 細水長流的感覺 有了兩次助選經驗後,Judy正式遇到人生第一場是由自己出戰的選舉。在2013年,有一個補選的空缺,葉太問她有否興趣。「當時以為自己有助選經驗,就鼓起勇氣答應了。原來議員工作與助選是另一回事,很多事情都要邊學邊做,非常實務,即使有前輩可以提問,也是教不來,這個嘗試,令我獲益良多。」很幸運,她愈做愈開心,而且找到方向。「以往是區議員時,細微的民生問題可以較易解決,但遇到大議題時,或與政策有關的問題時,便會出現無力感。因為區議會只是一個諮詢的架構,資助也不多,即使想處理,亦只能找葉太協助。」 如今,終於進入立法會,她滿有欣喜,但不敢過於沉醉,寧願感覺是細水長流,讓自己保持著動力。「我就像發現新大陸般,摸索著哪個渠道可以推動到我所關注的議題,我是在地區出身,自然對地區議題特別留心。」 她剛成為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的副主席,這是最多區議員喜歡做的項目,因為涉及民生的事務是最多。事實上,市民日常所面對的問題依舊,她亦希望透過新平台,讓老調問題有進一步的改善。「只要推行的政策更『貼地』,市民對政府的誤解或會減少。」 要有冒險精神 Judy曾經留學澳洲,學懂獨立自強,對於今天的年青人,她勸勉要有「不怕蝕底」的想法。「我父母的年代,能夠讀中學,已是小康;讀大學,更是富裕。當那年代的人,都是拼搏,很多都是白手興家,然後才有置業的本錢。但現今社會物質豐富了,年青人反而欠缺自我推動力,甚至會有「應份」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