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俊:碳酸鋰供過於求延續至明年,贛鋒鋰業(1772)低位徘徊

博客

何啟俊:碳酸鋰供過於求延續至明年,贛鋒鋰業(1772)低位徘徊

根據贛鋒鋰業(1772)於10月末公布之第三季業績。單計營業收入為75.4億人民幣,同比和環比分別下跌42.8%及1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大跌97.9%至1.6億人民幣,較上一季亦急跌95.4%。按季度劃分,第一季和第二季單季盈利分別爲24.0億人民幣和34.5億人民幣,第三季表現尤其遜色,因合營企業Marion盈利能力下滑,來自聯營及合營投資收益按季減少六成,加上受鋰行業週期性影響,對庫存計提接近1.3億資產減值損失。 累計首三季,營業收入同比下跌7.0%至256.8億人民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按年下跌68.7%至60.1億人民幣。年初至今,公司一直面對行業逆風,主要是碳酸鋰供應過剩,上游鋰精礦價格調整幅度,落後於鋰鹽價格,而且公司採購鋰礦一般以長期協議,對於原料價格敏感度更低,造成公司鋰鹽產品利潤承受巨大壓力。 事實上,碳酸鋰供過於求背景下,鋰鹽價格一蹶不振。根據生意社數據,截至11月12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每噸164,000萬人民幣,較2022年高位跌近七成。由於產能持續投放,預料供需失衡大機會延續至明年。按照InfoLink預測,明年碳酸鋰供應量將達到132.3萬噸,碳酸鋰需求只有118.9萬噸,故碳酸鋰價格易跌難升。InfoLink預估,到明年下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滑至每噸11萬元人民幣。 中長線發展方面,公司積極進行對上游鋰資源收購和擴建,同時在國內多個地方設立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未來在整條產業鏈布局更均勻,一方面可以增加鋰礦自給自足比例,穩定原料價格和供應,另一方面開發電池業務,有助擴闊收入來源。 儘管贛鋒鋰業正加快拓展上下游業務,惟短期鋰鹽產品業務依然為核心收入來源,考慮到碳酸鋰行業供過於求背景下,未有幾季公司盈利能力難有顯著改善,料股價繼續在低位徘徊。 撰文:何啟俊 俊賢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有持有上述股票,其公司管理之客戶持有上述股票並隨時作出買賣) ============= 延伸閱讀:何啟俊:500億人民幣的中長期銷售目標吸引,李寧(2331)前景亮麗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企業策略

GRST創環保鋰電池【邁向可持續發展 致力零耗廢】

目前鋰離子電池是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和電動車主要供電組件,它雖然生產方便亦非常普及,但既要用到珍貴天然資源、價格易受影響,亦有安全和環保等隱患,特別在開採鋰時會釋放出有毒化學物質為環境帶來沉重的代價,加上處理棄置鋰電時目前以强酸和燃燒的方法回收,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有本港初創企業成功研發出一項全新可持續發展的水性電池製造和回收技術“WATMAR3”,以天然、無有毒成分,以及具經濟效益的方法來處理,有效將99%金屬和95%材料,用於生產鋰電池的電極材料,重用的回收材料亦將生產成環保鋰電池,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力。 Text: Peter Law   Photo:張展銳  自2016年起,隨着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急劇增長,其負面影響亦逐漸浮現:從以開採鋰礦,以至提煉、加工,和棄置鋰電池的整個過程,都為環境帶來嚴重影響。尤以亞洲各國政府正積極推動使用電動汽車為例,中國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宣布大力推動此項目,導致與鋰電池開採的相關項目大幅增加。政府更期望於2025年,在內地售出的新車中,有20%是電動汽車,可見市場對鋰電池需求有增無減。 GRST Energy主席黃星雄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 英文名GRST 是代表綠色環保(Green)、可再生資源(Renewable Resources)、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的意思,期望以環保概念為先。研發團隊早在2014 年已成立,目的是要研發一套綠色環保的鋰電池回收及製造技術。他有感在現今回收鋰電池技術下,會產生嚴重的污染,而且回收材料的比例偏低,成本卻相當高,更導致每年都有大批廢棄舊鋰電池,成為自然環境的負擔;所以公司決心研究,研發一種比較環保的技術來回收及製造鋰電池。「世界潮流正邁向電動汽車全面普及化。在此之前,我們有急切需要研究更環保的方案,減少鋰電池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黃星雄透露,公司已在佛山市順德區設立一個研究中心兼廠房,聘用近100人, 包括約30 [...]

博客

【港股專家】巨鯨:超威動力(0951)受惠電氣化時代

一個時代的終結,意味著另一時代的開始,每個產品都有時代的更替,新產品面世將帶動條產業鏈的發展。其實早在五六年,基於城市交通規劃,很多大陸城市已實施「禁摩」和不再發放摩托車行使牌照,大量民眾被逼改用電動。由於剛性需求湧出,電動車產業因而急速彈起。而電動車當中其中一個最重要和貴重的零件就是電瓶(電池)。所以生產電瓶的超威動力(00951.HK)(下稱超威)受惠甚大,發展機遇已到手,故研究一翻。 超威主力從事鉛酸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的製造和銷售,大部份應用於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及其他特殊用途電動車,主要客戶為雅迪集團(01585.HK)、立馬、愛瑪等內地電動車龍頭。在過去年,公司的營業額有穏定的增長,在2013-2017年間平均增長為9.8%,而盈利方面撇除2014年因為分銷及銷售開支成本增加4億,將當年盈利完全用去外,整體盈利都有上升的趨勢,最近兩年盈利就已突破5億關口。 在未來,內地對摩托車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會催谷二、三、四線城市對電動車的剛性需求。而隨著電動車性能越來越好、又不需申請各種牌照,將會有更多人傾向於使用電動車。加上,電池行業屬於高污染行業,小型電池廠不斷陸續被停產。超威作為行業龍頭,又掌握先進的電瓶技術,原本和新增的市場需求都是超威持續發展的可見機遇。 現時該股股價P/E 9.59倍、P/B 1.2倍,在一個合理水平。在股價走勢方面,股價已經突破2016年尾開始的下降趨勢線,並完成回抽和小抽升。在4月6日市場又再成功試回抽的支持位。但股息方面顯示了公司的資金營運有壓力,2015年至2017年派發利息,分別0.097、0.068及0.062人民幣,可見一級級而落,是一個不健康的警號。等待派息回穩才考慮,會比較明智一點。 (筆者沒持有上述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