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工廈活化 有市有價

當炒家目標仍集中在住宅或甲廈時,工廈成交已在默默起革命。由於工商物業市場憧憬通關在即,令投資氣氛暢旺。據美聯工商舖(00459)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去年首11個月工廈買賣註冊共錄得3512宗,比去年同期升93.6%;註冊金額398.4億元,按年上升1.7倍。除了市場憧憬通關在即,工廈市場投資氣氛暢旺,不少用家對物流及貨倉的需求大增,作為自用及投資首選,而政府積極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署亦就沙田小瀝源及上水兩個工業地帶,向城規會建議改劃為住宅及商貿地帶,帶動了用家和投資者對該兩區工廈的查詢量上升。 港府正積極與內地商討爭取中港免檢疫通關,市場憧憬通關在即,工廈市場投資氣氛暢旺,同時不少用家對物流及貨倉的需求大增,作為自用及投資,其中由莎莎國際( 0178 )主席郭少明兒子郭浩泉等人創辦的麒豐資本,伙拍傅老榕家族旗下廣興置業集團發展的新蒲崗七寶街1號活化工廈樓花項目東傲,銷情理想,項目首階段推出的5層單位(包括3樓、11樓、12樓、15樓及16樓),已售出逾9成單位,套現超過6億元,最大手買家,以逾1.21億元購入項目16樓全層,單位面積12769方呎,呎價約9500元。展望待中港落實通關後,今年工廈買賣註冊宗數、金額料將穩定上升。 現時全港有近1,500幢工廈,為了善用工廈資源,以及解決工廈現有消防安全和違規使用的問題,政府自2010年第一期活化工廈計劃後,在2018年宣布開展「活化工廈政策2.0」,並聚焦於提供誘因,推動工廈重建。 「活化工廈政策2.0」重點放在鼓勵工廈重建,包括容許重建可獲得額外2成樓面。推出接近3年,截至去年8月底,城規會共收到58宗工廈重建的申請,並批准 了其中52宗申請,與2010年至2016年、上一輪活化工廈政策在6年間共批准和推展14個重建項目,今次短短3年時間,已經多出2.7倍。獲批准的52宗申請,合共提供約1167萬平方呎樓面,即平均每個項目涉及20多萬平方呎樓面,反映參與重建的項目規模不算太大,當中一半或596萬平方呎將重建成工業樓面,其餘約570萬平方呎屬於商業樓面。如果以地區劃分,以觀塘、葵涌、荃灣及長沙灣屬於最熱門地區,特別是觀塘區佔了14宗,佔整體獲批准重建宗數的超過四分之一,另外葵涌區亦有9宗申請。 在這些工廈重建項目之中,大約一半屬於「工轉商」的重建項目,由於發展商須在獲城規會批准3年內完成契約修訂、補地價,換句話,在未來1至2年預計工廈重建補地價的速度仍然會加快。 資產價值增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現有的兩項活化工廈措施,包括放寬舊工廈重建地積比率及免收整幢改裝的地契豁免書費用,將會一併延長至2024年10月。對於業主來說,投資活化工廈最重要是有利可圖。重建工廈物業,尤其改建成商廈,可能得到不俗的回報。有房地產服務及投資公司研究發現,改裝為寫字樓或半商舖用途的工廈可提供高達六成的租金溢價。活化工廈帶來的資產價值增長,亦遠高於一般工廈交投所錄得的增幅。 在2010年第一期活化工廈計劃的個案中,有集團在2010年斥資4.18億元購入全棟傳統工廈,其後以逾五億元活化改裝成甲級商廈,於2015年4月落成。工廈本來每呎呎租約7.5元,活化為商廈後平均升至近30元,租值翻超過4倍,整幢物業的估值保守升值至30億元。 活化工廈計劃無疑帶動整幢工廈投資市場,吸引部分投資者積極收購工廈作重建用途。伯恩光學楊氏家族近年接連收購觀塘區多幢工廈物業的業權,以至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並於2020年向城規會申請,將旗下一幢樓齡逾40年的15層高工廠大廈的地積比率,由12倍增加至約14.4倍,並重建為一幢樓高不多於39層的新式工廈。 在去年工廈重建的申請中,有兩宗為全幢改裝個案,包括鴻圖道86號大偉工業大廈,去年中曾提出全幢改裝作酒店賓館發展,並加入藝術工作室等其他用途。而據運輸及房屋局上月公布,該廈將成為首個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116個單位,估計可容納約370人。 目前最大宗重建申請,是位於九龍灣啟祥道20號的大昌行集團大廈,去年初要求放寬兩成發展密度,以14.4倍地積比率,重建兩幢32層高商業大樓,總樓面約147.75萬方呎,估計較放寬前額外增加約24.6萬方呎面積,該方案亦已獲城規會通過。 北部都會區的契機 投資可供活化的工廈是有利可圖,活化動作包括重建、整幢改裝、申請更改用途等。例如買入整幢舊工廈,再重建改成商廈,落成後以寫字樓及半商舖形式出租,可享有大幅租金溢價。工廈前身每呎租金,於活化後成商廈的租金,租值升幅可以倍數計。所以,買入工廈分層單位,博被收購重建以外,或整幢工廈被申請更改用途,工廈被活化後有助提升租值。 政府早前宣布,配合前海發展,北部都會區將會積極發展創科產業,北部將會興建更多公營房屋以滿足港人住屋需求。這些大型項目將帶動大面積的城市改劃,包括把各區式微的工廈改劃成商住用途,以配合北部都會區建立的高增值產業鏈。有消息指,政府計劃將原為工業村的沙田小瀝源改劃成住宅區,涉及7座工廈,佔地逾7.8公頃。此外,發展商長實亦牽頭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火炭站旁的106萬平方呎工業地,料可建24幢住宅大廈,提供逾4700伙住宅。主要因這兩地的周邊社區配套完善,是發展住宅的首選,若成事, 將有更多工業村被改劃成住宅及商業區。 去年中,房委會擬清拆轄下4座工廈作公營房屋發展,包括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以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首3幅用地料可於2031年提供約4,200伙,而葵安工廠大廈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惟尚未有時間表。自房委會重建工廈的消息一出,各區工廈已立即封盤,租金亦「幾何級數上升」。 數據中心搶空間 另一個令工廈有價有市,是香港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大增。現時香港是亞太區最具吸引力數據中心選址的第三位,由2000年發展至今,數據中心在私人市場已佔地八百萬呎。全港數據中心樓面面積約八百萬平方呎,使用率佔六成五。香港數據中心協會會長李松德表示,直到2025年,本港私人市場將騰出400萬平方呎用地供數據中心發展,當中有接近200萬平方呎來自活化工廈。過去三年本港供數據中心發展的用地不足,惟私人企業透過購入工廈改裝等方法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騰出的用地足夠應付未來五至八年的需求。 林鄭月娥近日指出香港的數據中心總樓面面積,已由2015 年的46 萬平方米增加到2019 年的74萬平方米,估計到2025年會增加到超過110萬平方米,足夠滿足未來業界的需求。近年活化工廈計劃申請約64宗,樓面面積合共近1500萬平方呎,暫時至少有7 宗申請開設數據中心(提供208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其中有3個項目已在施工,將於2022 年至2024 年落成。業界估算,之後可能有更多活化工廈申請是開設數據中心。 葵涌區有不少工業區,其中葵涌道以東的工業區,近年積極轉型,相繼錄有不少工廈重建或者改裝個案,最新有外資基金將購入的工廈,向城規會申請改裝為數據中心。該工廈為永業街11至19號光輝凍倉(二倉),外資基金ESR以18億元向已故「舖王」鄧成波買入上址後,近期向城規會申請將全幢工廈改裝為15層高的數據中心,並以地積比率10.19倍發展,涉及總樓面約35.23萬平方呎。 隨着5G年代來臨,整個大氣候逐漸轉變,市場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大大增加,計入上述最新申請,單計葵涌區已錄至少7宗的相關重建或改建申請,涉約179萬平方呎樓面。具中資背景的萬國數據最積極,集團先後為區內3幢工廈並申請重建為數據中心,涉及地點包括打磚坪街57至61號中央工業大廈、藍田街2至16號葵涌聯發工業第一大廈及大圓街2至10號美羅工業大廈,合共涉及約75.9萬平方呎總樓面。 另外,金朝陽(00878)早前亦就位於華星街13至17號的南華冷房大廈,向城規會申請發展1幢20層高的數據中心,涉及總樓面約21.8萬平方呎。興勝創建(00896)旗下業成街22號太平洋貨運大廈,擬建成1幢樓高22層的數據中心。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資本雜誌》一月號,按此訂閱)       [...]

博客

朱紀菲: 莎莎國際(0178)疫情下仍有望業務增長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在網上發布會上指出,去年11月份零售跌幅收窄反映消費逐步好轉,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前年11月份零售跌幅已逾兩成,故基數相對較低。不過她指出重災區仍然是酒類飲品、煙草等,藥物、化妝品跌幅亦嚴重達34.8%,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以及服裝等跌幅均逾一成。 於12月是傳統零售旺季,不過疫情影響下去年12月初「限聚令」收緊,對零售行業影響較大,12月整體表現不理想,鐘錶珠寶、化妝品等主要由遊客帶動的類別於聖誕期間跌勢強勁,錄40%至60%的跌幅。 而據悉主營歐美醫學護膚品品牌的Salala Beauty,則表示受惠疫情,分店不但沒減少(現15間分店),仍選擇擴充(細鋪搬大鋪位)及搬去更高擋次商場,主要原因係之前大商場一般門檻比較高,租金亦都貴,但因為疫情比較容易安排,價格又可相宜一點,相信始終大場的人流較多,而客源主為本地人有助銷路。 莎莎國際(0178) 集團最近公布,在上月(27日)接獲通知,旗下位於將軍澳分店一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要關店。 莎莎國際料下半財年業務表現將好於上半財年,主由於受到已通關的澳門業務帶動,已較低位升逾一倍;公布由10月1日至11月15日止第三財季內,集團的零售和批發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34.8%。其中港澳零售銷售跌48.7%,同店銷售跌44.3%;內地零售銷售升23.9%,同店銷售升9.7%;馬來西亞零售銷售跌39.9%,同店銷售跌36.4%。電商零售銷售升143.2%。而本港店舖於聖誕及新年期間清存貨亦將帶動銷售錄得正增長。另外內地業務在疫情過去後進展較預期快很多,次季已錄得正增長,雙十一期間銷售亦按年增長67%,料本財年內將再開6至10間分店。 見集團上半年本港續租店舖平均減租30%至40%,遊客區租金更減少50%。主席指防疫產品銷情良好,已佔整體收入15%。股價現在$1附近徘徊,有待疫情再好轉,望業務得帶動。 [...]

博客

梁健雄:中國做好自己基本面,繼續吸引外資

中國走出疫情困境上相對比較西方國家做得好,美國及巴西現階段反而處於較失控邊緣,美國股市雖然不繼上升,惟疫情後期有機會隨時拖累實體經濟,只是現階段處於美國大選初期,慣例要營造歌舞升平景象,但當受感染及死亡不繼上升惡化呈現時,大家才肯會回歸理性正視實體經濟數字,但距離這段清醒時刻可能還有一段時間,華爾街可能大家亦有這個共識,未到最後音樂停止時大家仍在繼續追逐遊戲。 中印邊境軍事衝突應處於可控範圍內,中印兩國面對全球經濟下行情況誰亦不想開戰,雙方爆發戰爭對兩國亦沒有好處,若果開戰只有讓美國這個漁人得利,於中印問題反而投資者不用太擔心,只要中國在疫情及經濟兩方面做好自己的基本面,將可凸顯中國式體制對付全球性疾病及經濟衰退情況的優越性,其軟實力就在國際中將大大提升,雖然短期不會有明顯幫助,但就對美國於心理上已構成重大壓力,所以由現時至大選期間美國會不間斷地以各種方式施壓中國,亦會以恐嚇及極端手段及種種制裁出台要打亂中國的進程,但事實聰明的投資者畢竟已經開始習慣游走於中美博弈恆常化之間賺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伎倆開始已不以為意,加上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新書出版,更揭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付中國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隨着內地城市解封後各地零售消費亦趨活躍起來,其中汽車銷售在政策幫助下已見明顯改善,數據顯示幾乎全球汽車銷量在上月只有中國有所回升,只要經濟活躍就有生意做,對於這個龐大的中國市場,那個商家可以甘願放棄,這點中國就深明此道理,用市場吸引外資,用開放政策吸引企業在華投資,既可抵銷美國的圍堵亦加速疫後經濟復原。從微觀角度看看莎莎國際(00178)剛公布五月數據,其內地店舖營業額已回復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內地居民銷費意欲正急速回復中。 中概股回歸帶動港交所(00388)股價衝破300元之際,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啟示,港交所利潤以交易量為依歸,若只靠中概股回歸是不足夠的,還要有中概股的新經濟企業更多被納入恒指新貴才可保證港股交投𣈱旺,在一堆回歸中概股內投資者就要去發掘明日之星,然後慢慢收集等待收成,肯定除了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外日後還有更多新入榜名單,現時是處於新經濟股換舊經濟股的開始期,投資者切勿錯過今次的大時代轉變。 (筆者未持上述股票) [...]

本港時事

旅客大跌九成九 莎莎收入少六成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範圍擴散,封城或封國措施此起彼落,也冰封了全球旅遊業,香港亦不能幸免。旅發局最新數據顯示,三月份訪港旅客數字錄得百分之九十九的跌幅,月只得八萬二千人次,更為悽慘的是,踏入四月初,每日訪港旅客更一度不足一百人。零售業自然叫苦連天,以往極受旅客歡迎的莎莎(00178),港澳業務收入勁插逾六成。 多個國家及地區先後宣布封關,甚至封國,限制國內及外來人士出入境,而香港亦向來自多個地方的入境旅客實施十四日家居隔離檢疫措施,令三月訪港旅客數目銳減。旅發局公布最新數據,三月訪港旅客數目僅為八萬二千人次,按年大跌百分之九十八點六,當中二萬七千人次自來內地,按年勁挫百分之九十九點四。 旅發局又指出,今年首季訪港旅客數目為三百四十八萬九千人次,按年大跌百分之八十點九,當中內地旅客佔二百六十四萬五千人次,按年跌百分之八十一點八。數字顯示,三月中前香港每日仍有三千至四千名旅客訪港,但從三月十九日,政府要求所有從海外入境人士接受強制檢疫後,每日入境旅客數目降至只有一千人。到三月二十五日,全球疫情進一步升溫,香港政府宣布從當日起,不容許非香港居民乘坐飛機到港後入境,每日入境香港的旅客數目進一步降至三百人。到四月初,每日訪港旅客數目更降至只有一百人。 旅發局表示,正積極籌備本港旅遊業復甦計畫,已邀請旅遊、景點、酒店、航空、零售及會展業代表參與專案小組。旅發局亦計畫在疫情退卻後,與零售、餐飲等界別合作在本地推出宣傳計畫,帶動本地消費氣氛,希望向旅客發出正面訊息,恢復來港旅遊信心。 不少重度依賴遊客的零售業受到巨大打擊,莎莎公布,截至今年三月底的三個月,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為八億九千二百萬元,按年跌百分之五十六點五;當中港澳地區零售及批發營業額為六億五千八百萬元,按年跌百分之六十二,而同店銷售亦按年跌百分之五十九點六。 莎莎指出,期內港澳市場每宗交易平均額為二百二十九元,按年跌百分之三十四點六;整體交易宗數只有二百七十萬宗,按年跌百分之四十三點四。交易宗數大跌,與內地客交易宗數大跌超過八成有關,但本地客交易宗數則按年升百分之四點一。本地客及內地客的每宗交易平均金額則分別下跌兩成及百分之二點八。 莎莎預期嚴峻的經營環境將會持續,會加強各項減省整體成本措施,以維持競爭力及減少虧損。莎莎已於本財政年度下半年,關閉九間店舖,以節省租金開支,未來會繼續縮減香港店舖網絡,及向未約滿的業主尋求短期租金減免,並且已大幅刪減各部門非必要及非生產開支,精簡人手部署,採取減薪及放無薪假等短期節流措施,務求降低營運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