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賽馬會「友里蹤跡」 三方協作助尋走失腦退化症患者

照顧腦退化症親人殊不簡單,除要關注其日常生活外,更會擔心他們外出時走失,因此經常承受無形的壓力。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賽馬會耆智園聯同聖雅各福群會及香港科技大學推行的賽馬會「友里蹤迹」社區計劃,調查發現超過三成腦退化症人士曾走失,近八成照顧者擔心家人再次走失,遂決定推出「友里蹤迹」手機應用程式、「守護蹤」電子裝置等,透過非政府機構、社服機構與大學三方協作,共同為腦退化症建立友善社區。   (左至右)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陳雙幸教授、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長者及家庭)列浩然、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郭志銳、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   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約10%患有腦退化症,估計不出十年有多達20萬名患者,此症會影響患者的記憶、思考、行為,以及個人自理能力等。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郭志銳表示,「認路困難、方向感轉弱等並不一定嚴重患者才有,如果飲茶時去完洗手間回來找不到原本的枱、外出買菜遲了很久才回家,照顧者便要格外留神。」 調查指三成受訪患者曾走失 為了解腦退化症患者走失情況,耆智園今年初作出網上問卷調查,發現有約三成患者曾走失;當中近九成照顧者會外出尋找,同時有30.1%人會找親友、21%人找鄰里或大廈保安協助尋找;亦有人開始透過社交平台發放尋人訊息(4.8%)或使用GPS等追蹤或定位技術(2.7%)。郭指,不幸中之大幸是絕大部分都可在一天內找回走失患者,「為避免再走失,41.1%人會較消極禁止患者單獨外出;通知大廈保安留意或聘請看護的各有32.8%。值得留意是28.5%人會安裝電子追蹤裝置;也有六成受訪者表示有興趣使用這類裝置。這屬較積極的方法,可在安全的情況下讓患者有更多自由。」 郭志銳表示,家人應在時間及資源許可下,抽時間陪伴長者外出或參與日間護理服務,並充分運用資訊科技去協助家人在社區內活動,故決定推出「友里蹤迹」手機應用程式及「守護蹤」電子裝置,有需要人士可免費申請,讓腦退化症人士佩戴在身上,可藉此尋找其位置。 此外,任何關注腦退化症的市民亦可免費下載「友里蹤迹」手機應用程式,當發生患者走失事件時,程式便會收到通知並開啟藍牙,若剛巧患者經過附近,程式便會以匿名方式將其位置分享到雲端,下載程式的人越多,所提供的位置線索便越多,計算出來的位置亦越準確。 賽馬會耆智園助理社會工作主任林詠妮及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雙幸介紹「守護蹤」電子裝置及「友里蹤跡」 手機應用程式。   「守護蹤」電子裝置及「友里蹤跡」 手機應用程式採用嶄新的「 眾包 」(Crowdsourcing )及「藍牙」定位技術,由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陳雙幸教授團隊研發。陳雙幸表示,愈多人下載友里蹤跡App,便可提供更多位置資訊,追蹤功能就愈準確。此外,友里蹤跡將來亦有望以盒子的形式放在商店、交通工具,甚至街燈和交通燈等,提升追蹤效率。而為保障用家私隱,App用家毋須登記個人資料,手機位置亦只會以匿名方式上傳,確保私穩獲得保障。 目前已派發了700個守護蹤裝置,友里蹤跡App亦錄得4,200次下載;自今年1月至今,有18次走失情況透過友里蹤跡App發布。賽馬會「友里蹤跡」社區計劃將於本月22日在西環、葵涌、屯門和沙田舉行全港「守護蹤」派發日,有需要人士可向耆智園及聖雅各福群會查詢。 共建關愛友善社區 支持及受惠機構之一,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成為賽馬會『友里蹤跡』社區計劃的合作夥伴,希望透過此計劃增強公眾對腦退化症的認識,提升大眾的警覺性及互助精神,共建腦退化症友善社區。當腦退化症人士在走失時能獲得社區人士的幫助,縮短尋回時間,減低他們發生意外的風險。」   [...]

名人系列

【人物專訪】丹麥靈北潘淑嫺:關注大腦健康,推動正確用藥

現今都市流行的抑鬱症、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等個案與日俱增,不少患者需要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才有望走出陰霾,重獲健康。來自丹麥的靈北大藥廠(Lundbeck)有過百年歷史,一直專注腦神經科藥物的研發,其香港區總經理潘淑嫺女士(Patty Poon)加入公司有18年,多年來致力教育市民大眾認識各種腦部疾病,關注大腦健康,灌輸正確預防及用藥知識,而在醫學界方面,投放充足資源支持醫護人員持續進修、教育、培訓和專科會議。 撰文  葉永成、余美玉 | 攝影  張展銳、鄺銘漢 所謂「病向淺中醫」,道理人盡皆知,惟面對傷風感冒,我們會馬上求醫服藥,然而,為何腦部出毛病時,患者大多鼓不起勇氣求醫,甚或拒絕藥物治療?潘淑嫺指出,當身體器官出現毛病,大部分人懂得馬上看醫生,可是面對腦部疾病帶來的情緒問題,卻十分忌諱,更因逃避面對而延誤病情。情緒病其實十分普遍,不應被標籤,及早求醫接受合適的治療才是上策。 所謂壓力,有一些來自個人,亦有一些來自外間的,例如學習與功課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家庭壓力、感情壓力及群眾壓力等,都是誘發抑鬱症等精神疾患的主因。她說,隨著社會變遷,壓力引致的情緒問題,勢必更加普遍,對精神科及相關服務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腦科病患持續增加 「腦是一個非常精細而重要的器官,主宰全身,近年患情緒病的人數持續攀升,自殺的不幸個案也有很多報導;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的病發率亦不斷增加。可惜的是,相對於心臟、血管、肝臟、肺和其他器官,大部分市民對腦部的認識和關注比較少。」 「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但社會的文化對腦精神疾病仍然抱著很大的避諱和誤解。幾套描述暴力傷人的電影,足以令社會混淆了重症精神病與抑鬱症,令社會大眾將情緒病標籤化和產生誤解。因為標籤問題,大眾常以為患有腦部疾病的人士,工作能力、情商,甚至智慧都有問題,還以為此症是與性格強弱有關,強者不會患情緒病,只有弱者才會患上,因而對接受治療產生忌諱。其實人腦一如其他器官,也會生病,也要治療,因此我們應摒棄患病就是弱者的錯誤觀念,積極及早求醫。而現今藥物科研先進安全,只要接受適當治療,康復的機會很大。」 關注腦健康從教育開始 為了讓大眾更注重腦健康,這十多年來,潘淑嫺與她的團隊從多方面著手,在香港進行教育推廣工作。首先,他們從醫護人員入手,尤其是前線的基層醫生和家庭醫生,安排他們參加精神科藥理課程,更邀請部分醫生遠赴丹麥,參加丹麥靈北學院(Lundbeck Institute)培訓和研習。除了安排本港醫生外出研習,亦從歐美邀請最有代表性的權威醫學教授來港與專科醫生安排深造課程和學術交流,並舉辦證書課程培訓普通科醫生,令他們對情緒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他們於日常診症時,及時發現患者背後可能隱藏的情緒問題,而作出適當的治療或轉介到精神科專科,令患者及時得到最恰當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