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十四五規劃倡碳中和 港迎低碳經濟轉型

近年全球積極面對氣候變化引起的一系列環境及經濟危機,《巴黎協定》的簽訂象徵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與逼切性。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面臨之嚴峻挑戰,並公布一系列國策扶助,其中「十四五規劃」提倡「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制定減碳時間表及路線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重要經濟區域,在國策推動下迎來綠色及低碳經濟轉型的機遇,由支持環保及碳中和的科研機構、院校、行業專家、基金、金融機構、媒體、團體、企業及個人組成大灣區碳中和協會成立,旨在凝聚業界力量攜手推動達至「雙碳」目標,助本地企業開拓綠業經濟。 全球197個國家於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終得到共識,確認2015年《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並達成新的《格拉斯哥協定》,首次承諾逐步減少使用煤炭,為全球減碳進程邁出一大步。 國家2060實現碳中和    而國家近年加快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的步伐,官媒《人民日報》報道指出,中國今年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人民日報》發布了9張圖就碳達峰和碳中和作出解釋,其中包括「中國減碳路線圖」,顯示中國將實施「三步走」,力爭2021年至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31至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後在2046年至2060年深度脫碳,實現碳中和。 「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目標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3.5%;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24.1%;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到2030年,目標為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消費達25%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港將投2,400億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危機,全球各地正急謀方法應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高度重視深度減碳的工作,香港力爭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起,她主持新成立的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督導委員會,制訂整體策略和監督跨部門行動協作,並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以進一步推動全政府及全民積極參與減碳轉型。她續說,政府估計在未來15 至20 年,投放在各項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金額可達約2,400 億元。她呼籲「碳中和」夥伴機構加大深度及速度投入低碳轉型,為社會各界及市民大眾樹立榜樣,並帶動綠色經濟,為社會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共同推展氣候行動。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在今年10 月初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 持續發展」為願景, 具體講述「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和措施,邁向碳中和目標。與時並進,環境局早前把「4T」夥伴強化為「碳中和」夥伴,除節能綠建外,計劃亦涵蓋上述其他關鍵減碳領域。他提及,香港的減碳工作在各界的支持下持續有進展,2014 年香港碳排放達峰,人均6.2 公噸,至去年已減到人均約4.5 公噸,2050 年前達至碳中和。「香港作為大灣區城巿,與其他大灣區城巿一脈相連,日後將在綠色金融、綠色創科、綠色經濟、綠色人才及綠色就業方面充滿合作機遇。」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資本雜誌》一月號,按此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