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史立德:善用「疫苗護照」加快通關

近期,隨著多款疫苗面世,全球愈來愈多民眾完成接種,多國政府紛紛研究「疫苗護照」計劃,例如對持有「疫苗護照」的入境旅客豁免強制隔離或檢測限制,或是提供便利的簽證安排等,冀能早日恢復國際間人員流動,以促進社會復常和經濟復元。 然而,「疫苗護照」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首先,目前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五花八門,其有效性及保護時效並不相同,短期內難以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國際監管機制;加之不同國家在批准使用疫苗時還夾雜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考量,彼此間要就疫苗認可達成共識並非易事。其次,當前疫苗的整體供應尚未充足,不同國家乃至一些國家內部民眾之間的分配出現「僧多粥少」情況。 與此同時,新冠疫苗研發較為倉促,對副作用的觀察時間偏短,有些民眾因自身身體素質或是出於其他原因而未必適合在現階段接種疫苗;若只准許有抗體的民眾才可恢復自由活動,或會牽涉到社會公平性的問題。再者,即使是發達地區,例如歐洲、亞太地區等,在接種疫苗的進度上並不理想,甚至有落後於當地疫情改善速度的情況。這種種因素均增加「疫苗護照」計劃實施起來的難度。 不過「疫苗護照」始終將是大趨勢,香港亦正做好準備。現時香港已有電子(「智方便」)和紙張版本的「疫苗護照」,可作為日後出行或獲豁免防疫限制的證明。另一方面,港府早前公布了「疫苗氣泡」計劃,作為重啟本地經濟和恢復跨境人流的基礎,以鼓勵市民踴躍接種疫苗。計劃下已接種疫苗人士日後不但有機會可以自由進出各大小場所,亦可以參與「旅遊氣泡」到相關地區如新加坡,意味未來的「旅遊氣泡」計劃也必以「疫苗護照」的形式實施 。 然而,從當前本港自身狀況以及疫苗接種率來看,要跟更多地區達成「旅遊氣泡」協議可能仍需要一段時間,即使實施亦會隨時因為疫情反彈而中止,故筆者認為政府加快恢復通關的務實之策是雙管齊下:一方面繼續爭取與本港疫情管控水平相若的經濟體建立「旅遊氣泡」;另一方面以「疫苗護照」作為「旅遊氣泡」完全開通前的先行計劃。後者可先從廣東省和澳門入手,彼此商討允許疫苗護照持有者享有防疫措施的豁免;然後借鑒與內地的「疫苗護照」先行方案,進一步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商討通關互認安排。 接種疫苗始終是全球走出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的最終極方法。令人擔心的事,香港的疫苗接種於4月中仍少於1成,距離「群體免疫」有一大段距離。筆者期望,隨着誘因愈來愈多,市民終歸會意識到盡快接種疫苗的好處甚至必要性。   撰文: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