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力拔山兮氣蓋世

這天晚上的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中雷鼓舞動,2021年「香港鼓樂節」(Hong Kong Drum Festival)是鼓樂界的盛事,亦是鼓樂「發燒友」期待已久的日子。今年香港中樂團以《港鼓再飆聲》(The Drums of Hong Kong Resound!)為香港鼓樂節的標題,不僅反映鼓樂齊鳴能振人心,亦喻意香港這金融中心的股票經濟齊飆升吧。首屆「香港鼓樂節」始於2003年後沙士時期舉辦,以鼓樂聲激勵香港人心對抗疫情,至今已踏進第十九年,可說是年年精彩。 今年的鼓樂節除了香港中樂團的鼓樂師,還有三個主要演出分別是赤煉鼓樂團的敲擊(Refiner Drums – Percussion)、激鼓的太鼓(GEKKO – Taiko)和徐協倫先生的套鼓(Mr Lawrence Tsui – Drum Set)。率先出場的赤煉鼓樂團(赤煉)成立於2007年,由青年敲擊演奏家梁正傑先生創立。團員由20多名青年組成,赤煉一直以發揚傳統中國鼓樂文化為目標,憑著一顆赤子之心專注演奏,以熱情和投入「煉」出精彩曲目。赤煉曾參與多屆「香港活力鼓令24式」擂台賽,並獲得60多項獎項。而激鼓(GEKKO)於2006年成立,曾參加在日本舉辦的桶太鼓比賽,並成為唯一一隊能晉級四強的外國鼓隊。激鼓著重香港本土創作文化,同時亦希望保留傳統太鼓的精神,因此演出時沿用傳統的剛勁打法再配上原創多樣的動作及節奏,成為激鼓獨特的風格。中國傳統鼓樂和日本太鼓外,當然亦有流行鼓的演出,徐協倫先生18歲學習流行鼓,21歲便參與全港樂隊比賽「Asian Beat」並連續2年獲最佳鼓手獎,2011年加入中西樂融合樂隊「SIU2」,亦代表香港參與世界各地音樂節,更創辦全中國首間提供一站式網上錄鼓服務的錄音室,為中港台華語流行歌曲錄音超過1000首。 鼓樂一直都是年輕人最喜愛的音樂藝術之一,考古資料顯示中國最早的鼓是來自馬家窯文化的「土鼓」。早於2300年前已有鼓樂的記載,《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樂於此,百姓新,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古時,行軍調兵遣將及傳達指揮皆利用太鼓為主要工具,並可作振奮士氣及建立推進節奏之用。擊鼓的澎湃令音樂廳中的觀眾猶如置身古代戰爭當中,將士以鑼鼓指揮前進的場景,相當震撼。現場欣賞鼓樂不僅是賞心樂事,還深深感受到鼓手們的力量和氣勢,令我想起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首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意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能比。 別以為鼓樂就是聽到「咚咚咚」的單一鼓聲,實際上成功的鼓樂演出是包括服飾、燈光、舞蹈、體姿、節拍、語聲等等,更有些演出會加入其他樂器。鼓聲雄壯,響遍音樂廳每一角落,無論是20位鼓手還是40位鼓手一起在台上演奏都是動作一致,整齊合拍。我注意到鼓樂團男女鼓手比例相若,在一首20分鐘的鼓樂演奏中,不論男女均不間斷地敲擊樂鼓,他們驚人的臂力、腕力和腰力更要配合節奏,相信鼓手們必定是充滿熱情和全情投入,而這種鑼鼓喧天的震撼和激昂令現場觀眾深刻印象。 撰文:廖錦興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