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港數字經濟需急起直追 顧問報告倡七大建議 加速發展數碼基建

香港工業總會夥拍香港科技園委托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就香港數碼基建設施的現況,進行逾4個月的顧問研究,日前(18日)發表報告。研究發現香港的數字經濟規模被其他主要經濟體大幅拋離,需大力發展數碼基建設施,其中政府政策可扮演重要角色。顧問報告提出七點主要政策建議,期望香港在數字經濟領域急起直追。工總促請政府考慮建議,捕捉數碼時代帶來的良機。 顧問研究向本港四大電訊商、國際數據中心公司及雲端服務供應商等30個數碼基建持份者,進行深度諮詢,並以問卷訪問了60家營運商、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詢問有關數據網絡、數碼設備、數據儲存、數據協定等問題。此外,研究同時以中國內地、英國、新加坡等經濟體,進行8個個案研究,對照香港的情況。 儘管香港在2021年世界數字競爭力排名中獲得全球第2名,但在人才、科學集中力和IT整合三個子指標中,香港分別排名第6、第14和第17,而這些排名均低於新加坡(分別排第2、第11和第7位)。雖然香港的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尚未有官方評估,但報告中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內地一線城市的數字經濟貢獻可達30%(其中上海為13%,北京21.1%,深圳30.5%)、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為9.7%,新加坡為8.0%[1],南韓為5.1%,英國為4.6%。據世界銀行2021年估計,綜觀數字經濟對全球GDP的貢獻,約為15.5%。 參照各地的發展模式,發現政府政策對推動數字經濟及數碼基建的發展,可扮演重要角色,就資金來源、營運模式、優惠支援及推廣、以及在協調和整合硬基礎設施和軟基礎設施項目的無縫交付等,均有明確的計劃及路線圖。顧問報告提出了七項建議,以發展數碼基礎設施,建立香港成為領先的數字經濟體,並提高香港的環球競爭力。 硬數碼基建 1.預先架設管道 減省網絡鋪設成本 本港電訊商在滿佈高樓大廈的城市地下挖掘以舖設各自的電纜管道,成本高昂。建議更新《建築物條例》,要求日後興建的商業及住宅大廈須提供固定及流動的網路連線,免除日後挖地鋪網的高昂成本。此外,在本港新發展區,就提供電纜安裝管道等公共設施設定指引、服務模式和實施安排,並建立共用電纜和管道,供所有電訊商使用,減低電訊商各自鋪設網絡的不必要成本。 2.建設傳輸中心 促進數據過河 政府應加強與大灣區各市政府合作,促進「數據過河」,鼓勵兩地數據共享。兩地可先建立數據共享「白名單」試驗相關措施的可行性,以識別未來的改進方向。另外,政府應考慮成立數據傳輸中心以促進兩地數據共享,並建立加密數據、私隱保障等與數據共享有關的標準。鑑於數據主權、人工智能和其他新興技術的發展,政府亦有必要檢討現行數據法規是否追得上跨境數據交換的最新發展。 3.成立專責部門 統籌數據中心規劃 根據調查估算,目前香港正在營運中的數據中心提供的運載容量,將於2030年前後飽和。目前政府並沒有專責部門,負責數據中心的發展及吸引相關投資者,而有關工廈的建築物規章,亦不適用於營運數據中心。建議政府成立專責部門,修訂《建築物條例》使其適用於數據中心。若能更好地協調尋覓合適土地及統籌基建配套,包括海底、地下管道及高壓變電站,將能加速業界和投資者發展數碼基礎設施的步伐。此外,為支持香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數據中心需採用節能省電的更環保設計,以低PUE[3]為目標。同時,政府應優先考慮及倡導興建三級或以上[4]的數據中心,並建立高端網路安全系統及雲端運算等相應配套,吸引頂級數據營運商落戶香港。 軟數碼基建 4.建立智能設備與物聯網用例 拓展數據市場 香港物聯網(IoT)市場相對落後,但在物業管理、製造業及物流行業早已應用物聯網設備試行營運。報告建議政府可透過開發智慧城市應用程式,帶頭在香港建立更多物聯網或智能設備用例,例如安裝智能光學及環境傳感器,以收集數據作改善交通;擴展多功能智能燈柱試驗計劃,並加速安裝智能電錶和水錶。此外,在政府建築物內安裝物聯網或智能設備用以節約能源,更可把之轉化為可供交易的碳信用額度。加速安裝智能設備,收集到的公共數據,可供業界拓展數據市場,建設智慧城市。 5.檢討數據公開法例 訂立數據協定 轉數快(FPS)結算系統可說是政府推動數據協定的最佳範例,該計劃清楚定義數據交換標準及參與要求,並具商業上的可行性。政府近期開發的智方便(iAM Smart)的數位化實名認證協議和技術,亦有助移動服務業者驗證其客戶的身份。本港數碼基建營運商及供應商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料庫,基於法例規限及數據零碎,仍有待充分利用。有見及此,政府有必要以開放數據及數據共享的原則,對有關個人資料的法規展開修訂,並制定法律框架保護和促進數據進一步應用於不同領域。同時,建設統一的開放數據平台,協助各方訂立數據協定,包括數據標準及要求、數據使用的要求及限制等,以鼓勵數據市場的持份者創造更多服務及產品。 6.釐訂Web3.0監管制度 推進「軟基建」市場發展 Web 3.0 的市場以每年複合43.7%的速度增長,並有助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業、線上遊戲、社交平台以至文化藝術界的發展,而香港的低稅率、國際集資能力、法治制度等優勢,有助吸引Web 3.0的平台在港建立實體據點,令港成為Web 3.0的樞扭。報告建議政府釐訂明確的數位資產產權管理制度,令業界有所依從;勾劃出Web3.0活動於本港及內地的許可範圍,並定義數位資產,尤其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資產的擁有權,將香港打造成虛擬資產企業的最佳立足點。 統計工具 7.完善統計處問卷 量度數字經濟貢獻 數字經濟的發展需依靠準確的統計數字配合以制訂政策目標,建議政府統計處制定數字經濟對GDP及對就業職位貢獻的數據,重新審視政府統計處的按年統計調查的問卷設計,以獲得更多有關數字經濟的資訊,例如企業進行電子商務銷售的營業額、企業購買電子產品及服務的開支及全職僱員從事數碼科技相關工作的比例等。 政府於去年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就數字化經濟的發展向政府提供意見,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亦宣布會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工總指出,欣見政府對發展數字經濟及數碼基建展現持續承擔,期望本屆政府能急起直追,採納顧問報告建議,加強部門協作及統籌,以加速發展數碼基建。   ============= 延伸閱讀:李家超:推動新型工業化初見成效 成功扭轉製造業佔GDP比率下降趨勢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黃偉雄:《財政預算案》全面具前瞻性

本會支持財政司司長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算案全面且具前瞻性,短期措施為各階層市民提供支援,紓緩他們在疫情下的經濟壓力,同時對香港經濟、民生發展作出中長期規劃,為香港盡快恢復疫後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疫情打擊本港經濟,本會支持政府再度推出電子消費券,有望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盡快復甦。中小企業方面,除了寬減利得稅、非住宅物業差餉等,政府亦優化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加上預算案首次提出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減輕並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措施全面地紓解各階層經濟壓力。   全球科技產業競爭加劇,預算案提出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具有前瞻性,期望政府選擇有經驗、有遠見、能融合數字化經濟發展,如元宇宙、NFT、區塊鏈等各方面提供建議的人士,促進政府內部甚至市民生活數字化。   要促進STEM在香港的發展,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讓學校能有效而全面地推行STEM教育。有關項目建議參照「學校IT創新實驗室計劃」,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審批撥款推行。   金融發展方面,預算案建議就單一家族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所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管理實體提供稅務寬免,本會建議同樣就多家族辦公室(Mulit-family Office)提供稅務優惠,提升香港的財富管理中心地位,吸引為高資產人士家族辦公室服務的專業人士落戶香港。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重要的土地政策之一,本會樂見政府以運輸基建帶動土地發展,擴展鐵路網絡,加速區域發展。建議政府留意保持人力及基建工程的平衡,在快速擴展基建工程時,亦要預備充足人手配合發展。   本會支持政府就全球稅制改革向立法會提交立法建議,並考慮開始向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確保其實際稅率達致全球最低實際稅率百分之十五的水平。期望政府盡快推進有關諮詢及立法工作,以免香港課稅權遭子公司所在地的稅局遞補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