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聰:恒指大升似轉勢 ATMXJ有運行

博客

黎家聰:恒指大升似轉勢 ATMXJ有運行

早前寫的文章已提及過,假若恒指升穿長期下跌趨勢線,就是筆者看好港股大市轉勢之時。果然,上週三(24日)恒指整支大陽燭穿過趨勢線的那天,及後的星期四、五繼續有力再上,最高升近17,758點。當然,筆者不認為這樣的升幅只有幾天就結束,不然也不會形容這是轉勢。然而,筆者同時認為18,000點附近會有一定阻力,幻想恒指可以無視這兩年的蟹貨阻力,一路扶搖直上也是太過樂觀了。因此,未有貨的話也不用心急,等待回調再入手也不會差很遠,畢竟這可能只是開始。 至於應該入什麼貨,有留意筆者文章的朋友相信也有一定概念。但作為明顯的大市轉向,今次筆者認為即使是最大路的ATMXJ也會有可觀的升幅,畢竟低迷了那麼久,估值修復空間也不少,而且恒指的升勢很大程度就是由這些大型科網股來推動。 比起外圍重磅科技類股份,像英偉達(NVDA,或稱「輝達」)、微軟(MSFT)市盈率可以分別高達73倍及41倍,平台類的如臉書(META)則接近25倍,ATMXJ有一定的估值修復空間。而當中哪一個最值搏?先暫以執筆時的靜態市盈率作個排序:京東(9618)14倍、阿里巴巴(9988)19倍、小米(1810)22.6倍、騰訊(700)26倍、美團(3690)47.3倍。如果以預測市盈率去排序大約也是這樣的順序:京東(9618)8倍、阿里巴巴(9988)8倍、小米(1810)20倍、騰訊(700)20倍、美團(3690) 27倍。可見如果以估值修復空間來衡量的話,京東和阿里巴巴是較有優勢的。 吸引國際投資者抄底 配合圖表去判斷的話,阿里巴巴則是ATMXJ中最差的,基本上仍沒有在圖表顯示出明顯轉勢的跡象,其餘四個則已明顯破位。京東、騰訊、美團、小米均有明顯走出底部的形態。因此用市盈率及圖表去看的話,京東可能是最值搏的選擇。 如果從基本面及消息面去看,各自有其優劣,小米新車SU7大賣充滿幻想空間,騰訊重磅遊戲《地下城與勇士:起源》終於確認將於5月21日在中國地區發行。京東確認斥現金10億人民幣補貼創作者……ATMXJ中都各有不同故事。而盈利能力方面,小米去年增長最快,同比增加近600%,但這也可歸因於前年太差。美團的情況也是一樣。至於阿里的盈利也有不錯的增長,但最新一季的營收低於市場預期。騰訊方面則是去年盈利倒退了近四成,不過由於遊戲業務今年恢復增長,今年首季應該會有所改善。京東的情況則是前年已恢復盈利增長,去年也有不錯增長,2023年第四季度業績更是好於預期,某程度上算是ATMXJ中最好看的。不過,不管故事和去年盈利怎樣,市場普遍認為ATMXJ都會在未來有更好的盈利表現,這對估值修復有很大幫助。 事實上,筆者認為假如市況繼續向好,ATMXJ都會有好表現,因為這次意味了一個政策面上的估值修復。早前,中國證監會明確指出要「為A股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全力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而國家隊亦確實做出了救市行動。這個訊息十分清晰,就是中央不願意讓股市再跌下去,並渴望股市可以刺激經濟繼續回升,北水投資由農曆新年至今只有一天是淨流出的,其他日子都是淨買入的。 從ATMXJ的回購行動也可看出端倪,例如京東上月就宣布30億美元的回購股票計劃,如果以當時市值計算,為公司市值的 7.7%,比例相當高。此外,阿里巴巴亦於2月宣布將股份回購計劃增加250億美元,並承諾每年淨回購3%的股票。其實在2021年中央政策調控科技股後,中國科技公司在回購股票和支付股息方面變得很謹慎,擔心「共同富裕」會擠壓公司利潤。而現在這些科技公司開始大規模回購,正表示他們開始認為目前的政策環境開始變得有利。 美股在去年年末開始一路攀升,已去到一個相對高位,加上聯儲局最近再「轉鷹」。已低迷一段長時間,而且估值吸引的中國市場正好吸引了這批想在美股高位套現,轉到其他市場抄底的投資者。他們未必相信中國故事,也可能對中國的政策風險抱有疑問。但當風險回報有了一定的吸引度時,他們也會選擇下注,而且科技公司的大規模回購行動也加強了他們的信心。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次由科技股推動的大市轉向是有根據的,不只是普通的一個圖表破位。因此,有興趣重返港股的朋友,不妨先留意ATMXJ的表現。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延伸閱讀:黎家聰:著力佈局人工智能 偉仕佳傑(856)蓄勢待發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梁健雄:南方恒生科技ETF捕捉科技股回升

博客

梁健雄:南方恒生科技ETF捕捉科技股回升

上周中旬,恒指由17,000點以上回調至16,500點附近,直至昨日(26日)仍處該水平附近處於整固之中,不過從資金成交預期當整固過後,恒指仍有機會將突破再次向上挑戰更高位置。 免易墮入市場陷阱 昨日北水掃入騰訊(0700)、小米(1810)、理想汽車(2015)等,與及南方恒生科技ETF(3033)並錄得8.19億元凈流入該ETF紀錄,該ETF捕捉30隻香港頂尖科技股,查看最新持股比重分別美團(3690)、京東(9618)、小米(1810)、快手(1024)、騰訊(0700)、阿里巴巴(9988)等等,隻隻都炙手可熱,都屬科技龍頭股。在現時大市衝高後回調整固期間,若選擇單一壓注,往往容易出現被市場誤導而壓錯注而誤墮陷阱,就如友邦(1299)公布業績交出不錯的成績,同時亦被多間大行唱好並調高目標價,惟股價就是「跌」「跌」不休之餘、更沿途綁住不知多少博炒底之散戶,見末期息派1.191元,但股價已由公布後就跌逾10元,均已跌碎不知多少大行及評論員的眼鏡! 涵蓋面廣交投暢旺 南方恒生科技ETF昨日成交20.94億元交投暢旺,並且打入十大成交額佔第八位,考慮到該ETF其涵蓋面夠廣,產品結構良好並且屬較低的波動性,適合一些現時希望在科技股當中博炒底,而又想享有較低風險的投資者一個選擇。昨日在騰訊(0700)帶領港股在連跌兩日後作出過百點反彈,配合人民幣回升A股反彈之勢,一眾中資科技股已蠢蠢欲動,用ETF捕捉一籃子科技股或比單一壓注個股,現時似更為有勝算在手,以及此刻多一層安全措施。 撰文:梁健雄 洛天衡保分析部主管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 延伸閱讀:梁健雄:放榜後趁低吸納中移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

【吳老闆筆記】龍年恒指屢低開高收 吳老闆選出心水股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筆記】龍年恒指屢低開高收 吳老闆選出心水股

踏入龍年,恒指均能低開高收拾級而上,是一個好兆頭。尤其電商股股價已經好殘,超賣得很。當中在美國上市的「拼多多」的市值超越龍頭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而「抖音」、「快手」更是阿里的最大威脅。 至於其他電商股如騰訊(0700) PE很低,10倍不到,而且所受影響沒有阿里的大。美團(3690)股價亦已回落不少,建議不妨買入騰訊、美團,另外快手(1024)也值得留意。至於小米(1810)主要買入美國次等科技產品開發新產品,則預期美國不會對其施以任何制裁。 至於半導體中芯國際(0981)是必選之股。早前有報道指,中芯國際已經在上海設立全新的5納米芯片生產線,最快可於今年內投產,稍後或將提供華為生產新一代高階智慧型手機處理器。華為去年8月推出Meta 60 Pro旗艦智慧手機,使用7奈米晶片,市場反應熱烈。去年第4季華為在中國的銷量因此暴增近50%。假如5納米成功開發,相信對中芯國際的股價會有很大刺激作用。現時全球科研很大程度在於芯片,只要突圍而出,肯定能在整個創科領域上處於領先地位。買入中芯國際就相當於買入華為。 未來AI的發展重點在於芯片。現時中國芯片科技至少落後美國五年以上,但中國後來進上的勢頭強勁,研發速度快,有機會年半時間即能拍得住現時的美國。當然,芯片技術日新月異,未來年半時間美國芯片可能又有另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 香港要做AI之都。亞洲無其他地區有這樣的定位,那香港何不朝著AI之都這個目標邁向。當然這要和內地的企業有所分工,切記不能跟華為尾,避開內企已有的發展,要有自己的創科特色,並且不為美國所抵制,則成功之期可待。 話說香港地產,今年上半年不少合資興建的樓盤要推出,估計樓價不會太理想。寫字樓就不要碰了,空置率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不僅中環地段的甲級商廈,即使九龍灣、長沙灣等都有大量空置的商廈。現實是目前寫字樓是供過於求。 雖然商廈並不看好,但街舖一定會好,即使話不少港人北上消費,但茶餐廳消費並沒有減弱。從筆者觀察,內地旅客在港消費比在內地要疏爽。所以政府推出不同的盛事谷旺旅遊業十分抵讚,對街舖都會起到推動作用。 下列為吳老闆所選出的心水股: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農曆年盛事之都抵讚  汲財大法可以加碼 [...]

電動車全球邁向普及 羅少雄:香港有力成區域市場交易樞紐

可持續發展

電動車全球邁向普及 香港有力成區域市場交易樞紐

特區政府2018年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定下於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包括混合動力車),及在2050年前達到車輛零排放的目標。隨着電動車技術急速發展,傳統燃油車輛轉型至電動車已成為全球大勢所趨。根據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寬減安排,市民以舊燃油私家車,換成全新純電車,現時最多可節省28.5萬元,政策驅動下本港的電動車數目續有增加,現時本港電動車佔新車比例已突破6成。「一換一」計劃即將在3月底將屆滿,環境局局長謝展寰形容「行之有效」,檢視後將公布最新安排。有業界人士形容,眾多內地與國際品牌商落戶本港,意味本港成為中外電動車品牌展示場景,有條件成為區域市場交易樞紐。 撰文:劉智恒            攝影:張展銳 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預測,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增加29%,達至1,370萬輛,今年則增長27.1%,至1,750萬輛。該機構預計,大中華區仍是去年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出貨量達760萬輛,佔全球市場份額為55.5%;歐洲以320萬輛出貨量排第二;北美出貨量則為180萬輛,位列第三。該報告預期,去年全球新能源車銷售量約1,280萬輛,中國市場銷售佔比60%,並估計今年佔比為56%。 有分析師表示,電動車是大中華區汽車市場的核心增長動力,預計今年中國汽車製造商的電動車將佔大中華市場份額78%。此外,最新的電池技術和基建不斷完善,緩解了對充電的擔憂,蔚來(09866)換電聯盟、平治及寶馬超級充電網絡等充電生態系統的建立,將有助提升純電動車的市場佔有率。 國產品牌「出海」已成常態 中國是電動車大國,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發表最新調查報告,估計2023年中國出口約480萬輛汽車,其中新能源車佔四分之一,約120萬輛。隨着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增速開始放緩,而海外市場對電動車需求漸增,預估今年中國汽車品牌在東南亞的新能源車市佔率達67.5%,集邦續指,隨著國家政策補貼陸續退場,加上內地新能源車滲透率逐漸增加,中國市場增速將放緩,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需求強勁,促使中國汽車品牌布局海外,尤以東南亞增長較顯著。 近年內地湧現多個電動車品牌,包括比亞迪、上汽、蔚來、廣汽、理想汽車、吉利、小鵬汽車、華為、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去年底小米集團(1810)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透露,集團首輛電動車,研發投入逾100億元人民幣,並有3,400名工程師參與。與一般車企相比,是「十倍投入」,並抱有志在必得方式進行,力爭這一大片市場。小米籌備近3年,首輛電動車預料今年初推出。其汽車供應商早前曾表明,車廠已投入小批量試生產,管理層在不同場合也多次強調,今年年初新車將正式上市,計劃第1 年銷售達10 萬輛,此後3 [...]

蔡向成:加息憂慮降美股揚 恒指萬九關阻力大

博客

蔡向成:加息憂慮降美股揚 恒指萬九關阻力大

美國8月ADP私人職位增長大幅放慢至17.7萬個,創5個月最少,並遜市場預期的19.5萬個,顯示勞動市場可能出現冷卻,緩解美聯儲加息的擔憂,推動債息回落,美股昨晚收高。道指收報34890點,升37點或0.11%;納指收報14,019點,升75點或0.54%;標普500指數收報4,514點,升17點或0.38%。 港股昨於期指結算日先升後跌,技術上於50天線(約18,930點)及19,000點關口見較大阻力,相信要時間消化後才有力挑戰該水平。 小米業績佳可跑贏大市 小米(1810)剛公布上半年業績,經調整淨利潤達83.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9.5%,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同期營業額則下跌11.6%至1,268.32億元人民幣,純利急升8.8倍至78.74億元人民幣。 儘管收入減少,但受惠於銷售成本下跌近9%,令毛利上升20.3%至141.6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亦擴闊4.2個百分點至21%,再創上市以來新高。集團各項業務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並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充分反映其核心經營策略奏效,實現規模與利潤並重的顯著成果。 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低迷,據Canalys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0.1%,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下跌。不過,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提升1.6個百分點,排名第三,市佔率達到12.9%。 第二季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收入366億元人民幣,全球出貨量3290萬台。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上升4.6個百分點至13.3%,創歷史新高。本月小米發佈旗艦摺疊機MIX Fold3,連續多款高端手機的成功發售,推動小米在高端手機競爭中的積極變化。 另外,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次季收入為222.5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2.3%,毛利率上升3.3個百分點至17.6%。集團透露,上季智能大家電收入增速70%以上,空調產品和冰箱產品出貨量創歷史新高,前者出貨量急漲逾90%。 受惠智能手機和IoT業務的材料成本降低,以及產品組合改善,廣告和遊戲業務復甦,互聯網服務表現強勁,毛利率持續擴張,預期此趨勢有望延續至下半年,後市前景不俗。 撰文:蔡向成 元富證券(香港)研究部經理 ============= 延伸閱讀:蔡向成:美股三大指數高收 恒指冀企穩18,000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