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東歐地緣政治

自2016年共和黨的特朗普獲選為第45任美國總統後,採取更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民族主義最大化,引發新一輪中美貿易爭端。宣稱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大幅增加中國產品入口關稅和出現種種制裁及挑起台海危機,由中美關係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越趨嚴重。然而地緣政治絕非中美關係獨有,而是全球性的現象。如因北約向東擴張引發俄烏戰爭,自2014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到目前的俄烏戰事,可見地緣政治令東歐諸國陷入重重危機。   從地緣政治風險(Geopolitical Risk GPR)指數,揭露東歐地緣政治的風險已遠超中美和台海局勢,並將危害全球。GPR由美國聯準會經濟學家Dario Caldara和Matteo Iacoviello所編製,統計自1900年以來國際報章雜誌上討論負面地緣政治事件或威脅的比例。雖然媒體的報道手法頗受質疑,但GPR也可以作為參考其中之一。 上月,筆者到東歐其中五個國家,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利亞及匈牙利,探索當地的經濟、民生及人民對未來的看法。這個兩週多瑙河之旅首站是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這千年古國自俄烏戰爭以來,飽受戰爭的牽連,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筆者從當地人口中得知早前某些城市遭到無人機襲擊,戰爭表面上沒對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但心理確實有留下陰影。 巴爾幹半島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廣義的巴爾幹半島共有11個國家,共有面積為47.6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上世紀的巴爾幹半島東歐國家民族主義思想盛行,亦經歷多次毁滅性的戰爭,令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在多次革命後走向西方民主制度,經濟民生比以往的社會主義制度獲得明顯改善,但仍未到人民理想的西方經濟發展水平。 在旅程後,筆者有幾點體會: 一、東歐國家經歷的近代戰亂,如南斯拉夫解體(Breakup of Yugoslavia)、羅馬尼亞革命等,由此引入西方民主政制,改變了整個巴爾幹半島(Balkans)地區的局勢。東歐的民主化和北約(NATO)的軍事力量,令歐美對該地區的影響力大增。人民普遍對脫離共產黨的社會主義而感恩,旅程中的景點和當地導遊都強調共產黨時期的慘痛經歷。東歐的危機不僅是軍事上,也包括宗教衝突、民族仇恨、經濟競爭和大國之間的角力等; 二、東歐人民對中國和亞洲的歷史和現況不認識,正如亞洲人對東歐1989年/1990年翻天覆地的改變、革命和民主化不了解一樣; 三、塞爾維亞(Serbia)作為原南斯拉夫的本體,人民並不想分裂而發動戰爭,其政治體制與周邊國家格格不入,這是可以想像。而新生代對地緣政治亦感覺不大; 四、東歐國家擁有幾千年歷史,對人類學、歷史學、政治學都非常重要; 五、東歐國家的經濟產業單一,主要依賴歐盟,經貿發展慢,自主性較低。教育、科技遠遠落後於西歐和北美洲,甚至比亞洲都慢。但年長的人民從戰亂走出來已很開心滿足,而年輕人就業和創業的氣氛並不濃厚,階層流動亦有所限制; 六、在塞爾維亞時,親身前往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毀的原地址(使館於1999年被美國的B2轟炸機擊中)悼念。此次參觀印象深刻也難忘; 七、東歐的食物與亞洲不同,但酒類產品的性價比高,物價指數低。 巴爾幹半島有「中東火藥庫」之稱,多年來地緣政治風險相對偏高,在引進西方民主制度後地區穩定得以改善。但經濟戰亦蠢蠢欲動。東歐南面處於歐亞兩洲的土耳其亦提出「伊拉克之路」倡議對抗在G20峰會宣布「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計劃。 筆者剛完結東歐為期兩週的旅程,該區的槍聲又起了。9月底,科索沃北部發生塞爾維亞族武裝分子伏擊阿爾巴尼亞族警察事件,令種族緊張局勢急劇升溫。應對塞爾維亞在沿科索沃邊境增兵及部署武器,北約計劃增加兵力應對。「鬥爭戰爭不知何時了,和平共處盼望快到來!」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緬懷烈士 珍愛和平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廖錦興:緬懷烈士 珍愛和平

博客

廖錦興:緬懷烈士 珍愛和平

「對在轟炸中的死難者家屬表示深深的哀悼,對全體中國人民表示最誠摯的歉意。」1999年5月13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白宮向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公開向中國政府道歉,並在致歉書中就喪生的中國公民道歉。   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中國公民傷亡 時間回到 1999年5月7日深夜,在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的市中心。當時正值科索沃戰爭,北約正大規模轟炸南斯拉夫,美國的B2轟炸機發射5枚聯合直接攻擊彈(JDAM,屬精確制導武器)擊中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使館嚴重損毀,三名使館內的中國記者死亡,數十名人員受傷。這是中美外交關係一次重大考驗。因為按照國際慣例,中國駐外大使館屬於中國領土,在北約和南斯拉夫雙方交戰期間屬於和平區,任何人在區內都會受到我國的庇護。美國公然軍事襲擊別國大使館,更造成中國公民傷亡。同時,北約在未有聯合國同意下,軍事介入科索沃戰爭,巴爾幹半島陷入更深的危機。 美國在炸毀當地中國大使館及造成傷亡後,未有立即向中國道歉,只發出簡單聲明「十分遺憾,因地圖過時引致的失誤」,間接挑戰當時中國領導人及中央政府的軍事和外交政策。 中國於2016年6月17日,在當年被炸毀領使館原址立碑,以紀念事件。筆者上周在東歐遊覽,來到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在該原址悼念遇害三位中國同胞。紀念碑旁擺放來自中國代表團的鮮花,紀念碑刻上「緬懷烈士 珍愛和平 謹以此紀念在北約轟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中犧牲的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烈士」。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市在紀念碑不遠處亦立碑向中國人民致謝:「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予支持和友誼,並謹此緬懷罹難烈士」。 中國在當年被炸毀領使館原址立紀念碑 筆者對紀念碑上所刻的「緬懷烈士 珍愛和平」特別感慨。近代中國經歷多番外來侵略和壓迫,從清末的列強入侵,到二戰時間日本的侵略,都造成大量人民傷亡、基礎建設受破壞和歷史文物被燒毁或搶劫。 中國人民從戰亂後的焦土上重新建設家園,利用勞動力建家立業,透過改革開放政策把握世界對必需品的強大需求,和平崛起。這種自強不息的勵志精神,反遭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針對,不斷透過經濟制裁手段壓抑中國經濟發展,還透過向台灣售武及威嚇,挑撥兩岸關係,更利用霸權迫使東南亞國家在南海製造紛爭。此外軍事上,又不斷舉行美日韓軍演,並定期派遣軍艦和軍機在南海一帶航行。這些種種除顯示美國對中國崛起影響自身霸權的擔憂,亦將全球兩極化推至高點。 在互聯網年代,歐美可策動媒體攻勢是不爭事實,這在美國總統選舉、英國脫歐公投中都有所體現。然而,中國政府和人民崇尚和平,願意與別國平等互利的相處和發展經貿關係亦是顯然易見。中國由始至終都是非好戰民族,但亦必須維護國家尊嚴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中國人不想派航空母艦到美國周邊挑釁,也不會發動其他國家圍堵或制裁。中國外交部一再強調「貿易戰不想打亦不怕打」,並對於西方文攻武嚇及以台制華的方式予以譴責。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