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立法會新力軍 | 林筱魯 :倡建數據庫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

城市規劃師出身的林筱魯,在新選舉制度下,今年透過新設選舉委員會晉身立法會。他明言在任內保留獨立的身份,不會加入任何政黨組織,也不作永久結盟,未來在議會維持獨立與專業的身份,為整體社會出謀獻策。一直關注本港土地及房屋政策的他,他認為當局應建立數據庫推動智慧規劃,加快施政的流程。 林筱魯服務社會已有40多年,早年在外國大學畢業後回港發展,年輕時參與基層社會地區服務開始、曾加入智庫論政,及後更走入商界發展,目的是希望全方位了解社會的問題。有人認為專業出身的林屬非建制派一員,但他認為自己晉身議會之內,已是建制一部分。「70年代尾、80年代初踏足社會並參與活動,而當時並無「泛民」這個字眼。社會雖不斷演變,議會裏面可以有反對的意見又或者反對派,但無論加入邊一個層次的議會,就必然成為建制的一部分。」他謂,在完善選舉制度下,置身建制是一個共同推動過程,在現時政治環境,不同議員借助不同議題,以突顯各自的特性。 多年來他曾任多項政府公職,包括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長策會委員、西九管理局董事等,更曾為前特首梁振英撰寫土地規劃政綱。當中近年較港人認識,是其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6年期間,為本地活化古蹟、及保育工作出謀獻策。他談及,自2006年擔任古諮會委員至出任主席的12年期間,透過委員會這一平台,逐漸演化成政府與市民間在古蹟活化、保育工作,官商民協作的溝通橋樑,市民由最初質疑項目活化作效益,及後項目落成後,邁向可持續發展,市民樂見其成認同項目效益,當中轉化過程他感到安慰。他舉例說:「在部分活化項目如灣仔和昌大押,最初有聲音指其沒有保育價值,經過研究後,發展商發掘經濟價值,最後成功保留古蹟元素同時,發掘項目商業價值,締造了雙贏局面;又如中環大館項目,在全體委員努力,廣納各界看法,項目最終保留高規格的保育標準,同樣加入具吸引性商業元素,載入文藝活動軟件,令大館成為本港一個成功活化項目及好去處。 跳出專業框架   全方位解決社會問題 今屆議會共有逾50多名新人,林筱魯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新人,自言不是學者理論派,也沒有傳統專業人士包袱(如只專注個別專業利益),他期望透過自己過去多年來在社會上歷練與經驗,無論是土地規劃、房屋、青年與教育、文化藝術等各項議題上,給予社會能夠以更多角度思考,在議會平台為市民發聲。他說:「我們告別以往拉布、民粹議會政治文化,立法會日後將更理性地監督政府,建言獻策,相信在行政立法良性互動下,有助強化行政主導,有利特區政府施政;過去兩三年本港社會撕裂,如本港土地、房屋政策拖得太久,形成深層次矛盾未有解決,隨著在中央完善選舉制度下,更多專業人士願意投身議會參政議政,集思廣思解決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 林筱魯說,在當今城市規劃師不只是為城市「劃公仔」做規劃那樣簡單,並指出未來四年任期,希望主攻土地房屋規劃議題,「冇土地就無房屋,所以一定土地行先,要處理土地問題,有結構性問題要先解決。」另外,他提及政府長期存在各自為政及行政操作僵化等問題,收地程序冗長,政府欠缺數據庫,故需要「軟件先行」,如把土地研究等資料數碼化,由政府甚至公營機構共用,藉以加快造地及建屋流程,只要數據能夠整合,好多嘢可以快好多。」他強調,加快加大土地供應是本港最急切處理的問題。 林筱魯認為,過去香港土地規劃同樣是過於單一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土地規劃絕對不是「非城則野」的境地,未來規劃是可以多元豐富,城市與鄉村是並生,可以共融發展。他認為,不同規劃項目按自身條件,盡量把城市發展與產業結合,提升效益;他並舉例說,在大嶼山二澳地區,因其位置偏造交通不便,難以吸引商業合作,他在10年前親手為二澳地區增值,引入深度文化遊,讓市民享受農耕體驗,把當地農產品轉化成商品及品牌化,令本港產業更為多元化。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資本雜誌》二月號,按此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