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港大經濟研討會 集思廣益論疫後經濟

隨著第四波疫情開始受控及新冠疫苗抵港,香港的經濟有望於2021年下半年逐步復甦。港大經管學院與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日前舉行「香港經濟前景展望」研討會,廣邀中外經濟學者、政府官員、商界及社福界,共同為本港疫後經濟復甦出謀獻策。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右一)、香港交易所主席查史美倫(中)、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右二)、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aul Romer(左一)、港大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左二)出席專題討論環節。   研討會邀請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 Romer)、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超過20位公營機構與商界的專家領袖參與,並集中討論在現時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促進本地經濟穩定發展的可行方案。研討會涉及五大範疇,當中包括重整香港經濟結構、土地及房屋改革、政策改革及市場發展、人口老化及貧窮問題、以及教育、社會平等及流動性。 陳茂波:化機遇成真正的社會及經濟利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帶來龐大的機遇,然而環球趨勢包括地緣政治緊張、氣候變化加劇及近來疫情等亦帶來重大的挑戰。因此,他指出,找出影響香港經濟發展及競爭力的障礙,例如土地供應及人力資源等,並採取可行的應對方案尤其重要。只有這些障礙得到處理後,才能發揮最大的發展潛力,將香港的機遇化為真正的社會及經濟利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研討會上致詞。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aul Romer從環球經濟角度出發,提出個人見解。   Paul Romer:籲重新審視「市場」及「政府」關係 香港長期以奉行「大市場小政府」方針,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Paul Romer)從環球經濟角度出發,於研討會上指出「大政府」原則將會於未來佔更重要的一席位。他表示:「疫情令我們對『市場』及『政府』之間作出更多的反思。在控制疫情方面,政府的角色舉足輕重。『市場調節』並不能夠有效解決公眾健康問題,因為由個人行為引起的『界外效應』(externality)及『溢出效應』(spillovers) 容易引起廣泛影響,亦可能構成危險。所有防控疫情的成功例子,均有賴政府所推行的措施,例如控制病毒擴散的範圍、保護在疫情期間受到經濟影響的市民、以及提升就業率等等。」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出席同一專題分享時稱,「大市場小政府」原則或已不合時宜,政府在金融市場中更應傾向扮演推動者角色。她補充,當社會出現不平等與資源分配失效,政府便應扮演更重要角色,通過更透明及更具問責性的施政,以贏得市民信任,否則在施政時會變得綁手綁腳。 港大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   王于漸:增公屋寬居屋  增短期供應 研討會另一個環節,邀請到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夥同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郭國全討論香港的土地房屋政策。王于漸認為,過去幾十年香港公屋、居屋,以及私人住宅的自置單位,在每個單位居住的戶數方面無太大變化,都是維持大約一戶人住一個單位,但出租私樓的平均居住戶數卻持續上升,認為是因為公屋、居屋在法律限制上影響到單位不能夠出租。在過去十年,人口、戶數不斷增加,但私樓供應只有少量增加上,導致私樓出現劏房問題。他認為,可以增加出售公屋,並放寬居屋放租,能夠令到房屋資源更有效調配。 至於郭國全就認為,樓價受全球利率影響,過往十年香港租金指數跟同收入增長同步,但利率的問題導致樓價大升,並認為現時大多數發達國家最重要的資產為主要城市的房產,認為房屋的問題牽涉到財富分配問題。而黃元山則認為,政府在房屋上做得少、做得慢,房屋問題需要強勢及行政主導去解決。 [...]

本港時事

首位外籍掌舵人 摩通歐冠昇將接任港交所行政總裁

李小加離任港交所(388)行政總裁不足兩個月,接任人選終塵埃落定。港交所確認,委任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國際市場首席執行官歐冠昇(Alejandro Nicolas Aguzin) 為行政總裁。歐冠昇將於今年5 月24 日履新,為期3 年。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歐冠昇是內地與香港的好朋友,相信對方會成為優秀的行政總裁。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表示,港交所很高興任命歐冠昇為行政總裁,並相信他會帶領港交所再創高峰。 歐冠昇現 52歲,現為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國際市場首席執行官,並為該行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他在1990年加入摩根大通,過去30年曾在該行不同業務及地域出任多個領導職務,包括2012年至2020年出任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以及2005年至2012年擔任摩根大通拉丁美洲首席執行官。他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理學士(經濟)學位。歐冠昇在香港工作長達九年,本身是阿根廷藉,同時是香港永久居民。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指出,在遴選過程中,是面向全球物色適當人選,認為歐冠昇在資本市場各範疇都具備廣泛經驗,並擁有對中國市場的認識。由於港交所在債券市場、衍生產品業務發展都需要更國際化,相信其資歷與背景,可以在港交所國際化層面發揮重大作用。她又提到,儘管現時市場環境有變,但有信心只要有合資格的行政總裁,足以應付挑戰。 阿根廷籍的歐冠昇不諳中文,外界關注會否影響港交所跟內地溝通。史美倫強調,「溝通不是只靠行政總裁一個人」,港交所內部有團隊處理內地相關事務,將在目前中港互聯互通的良好基礎上繼續建設。至於董事會委任歐冠昇時,有否向中央尋求意見,她回應說,港交所乃上市公司,獨立運作,在聘任行政總裁過程中唯一需要尋求證監會的批准。 據了解,歐冠昇在2012年至2020年,擔任摩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期間,帶領摩通發展中國業務,包括於內地建立一間獲新發執照、由摩通控股的證券公司;同時,參與摩通和內地高級官員及監管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至於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回應查詢時稱,歐冠昇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中國的好朋友,香港的好朋友」,相信他將成為一位優秀的行政總裁。 現時暫代港交所行政總裁一職的戴志堅,將於5月23日退任港交所代理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當然成員,並繼續擔任港交所聯席總裁及首席營運總監。   [...]

本港時事

港交所業績有驚喜

今年恒指終於吐氣揚眉,累升超過三成,成交暢旺,最受惠的莫過於港交所(00388)。港交所截至九月底止首三季盈利勁升百分之二十二,至五十五億三千萬元,單計第三季,盈利升幅更驚人,按年升三成二,至二十億三千萬元,按季則增長百分之十三,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逾二十五億元,增長百分之二十七,遠勝市場預期。 港股今年首季累升一成,雖然第三季的表現亦是僅次於首季,升幅亦高達百分之七,跑贏亞太區主要股市,亦刺激成交量創出新高。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至九百三十二億元,按年勁升兩成,而「北水」成為最大動力,滬深港通交易量勁升,亦錄得季度最高紀錄,流入香港的資金淨額連升二十三個月;滬深股通及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較第二季升百分之十一及二十八;滬深港通首三季總收入及其他收益達二億七千七百萬元,按年勁升一點四倍。 不過,並非所有項目都有超理想表現,由於市場波動性低,期交所成交減少,加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收入減少,抵銷現貨市場收入增加。金屬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較一六年首三季只是輕微增長百分之一,但由於受到短期交易收費下調及轉倉費設上限的影響,交易費減少百分之八。另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亦較去年首三季下跌百分之十一,反映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減少百分之十三。 受惠業績強勁,港交所週三(八日)曾一度升至兩年新高,最高見二百三十五元,不過,好消息已經反映,收市倒跌百分之零點六,收報二百二十七元。港交所業績有驚喜,全靠港股今年全球股市大升,其實更應趁生意好時計畫未來發展藍圖,擴大收入渠道,吸引更多元化的公司來港上市,才是上策。 近期就傳出,港交所主席人選明年將有新轉變,或會帶來新的思維。港交所主席周松崗的任期將於明年四月屆滿,市傳曾任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現任金發局主席史美倫有機會接任,或成為港交所首名女主席。 史美倫或任新主席 現年六十七歲的史美倫,其於金發局主席的任期將於一九年一月屆滿,與港交所主席的任期將有八個月的重疊期,但政府有意將金發局剝離,變成獨立機構,主席仍屬不受薪職位,料不會有利益衝突。史美倫於證監工作多年,料能加強證監與港交所的溝通,對推動「同股不同權」將更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