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鄧肇峰:簡化流程降建築成本

根據《國際建造成本指數2023》數據顯示,香港建造成本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不少基建工程造價在十數年番了幾翻。就如連接城門隧道公路至沙田路一條長達2.3公里的T4公路,2006年提出相關工程時,造價只是11億元,但近期再提交上立法會,工程造價達71.6億元,令社會譁然,雖然造價略為下調至68億元,並獲財委會通過,但造價仍在不足二十年間急升6倍,遠超通脹。 人口高達70萬,隨著十四鄉、馬鞍山、火炭等新屋苑入夥,未來人口將再加多十萬人,故此,T4公路有必要興建,以起車輛分流作用,避免塞車情況出現,但同時間特區政府應正視建造成本急升問,以免工程造價不合埋地上升,削弱本港競爭力。 隨着北部都會區等大型工程將於陸續上馬,建築物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另方面香港的環保等規格要求不斷提升,很多批文及牌照要申請,這些花上大量行政成本,都要計算入建築成本,羊毛出自羊身上,最終額外支持都落在用戶身上。政府應積極拆牆鬆綁,完善劃機制,壓縮流程,改善跨部門的協調,同時善用創新技術,減省人手依賴,以縮省建築成本。 近日有業界反映,環保署指就《空氣管制條例》修例,加強對本港混礙土製造廠的規管,過往不用領取牌照的廠房,日後需要申請牌照才能繼續運作,多了不少繁複程序,這亦可能添加不少成本,例如需要合資格人士的簽署,部分廠房可能因此而被迫結業。政府修例時,應盡力平衡各方需要,特別多聽業界的聲音及難處,以確保混凝土這種需要本土生產的重要建材能繼續穩定地生產,以合理格價支撐本港基建工程。   撰文:鄧肇峰  估值測量師 沙田區議員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李繼雄:「地膽」辦地區盛事事半功倍

疫後經濟復甦不像預期,全面通關後,港人習慣北上消費,本港零售業及餐飲業叫苦連天。面對此境況,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繽紛式、盛事活動,由去年四月「開心香港」起,到九月的「香港夜繽紛」,再到今年推出的「18區日夜都繽紛」,無非希望能利用地區特色,吸引旅客,帶動熱鬧氣氛,推動香港經濟,鼓勵多些港人留港消費之餘,亦可以為本港旅遊推廣多一個賣點。 說到「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除了有不少迴響的廟街夜市之外,剛過去周末,利園協會和、灣仔區議會和灣仔民政事務署首次舉辦「流行共響節」,亦令筆者有深刻印象。活動地區範圍貫穿啓超道、恩平道及白沙道等三條街道,活動有豐富的本土元素,包括街頭理髮、紋身體驗及本土農業產品、手工品牌、小食等,啓超道更搖身一變成「街頭舞台」,有中西樂表演、本地流行音樂、霹靂舞等表演,活力澎湃,令人有新鮮感覺。今次活動相對近月一些盛事活動,题材新颖、地點適中丶更接地氣,難怪場內人頭湧湧,大人小朋友都樂在其中。 這些盛事活動,網上總有人抄作评論,今次就有以本地茶餐廳為主題的攤檔賣48元一個特式菠蘿包、30元一個特式蛋撻,網上即刻有人炒作。其實簡單一杯咖啡,在不同地方都賣不同價錢,始終質素有差別,難以直接比較,本土食物未必一定是平價,只要有特色,相信一定有定價能力。 銅鑼灣是匯聚了新舊、中西文化風貌的重點地區,最能了解其特色,自然是當地的持份者。今次「流行共響節」除了獲灣仔區議會及灣仔民政事務署支持外,更關鍵是獲當地地膽 — 利園協會的參與。眾所周知,銅鑼灣利園附近地區是希慎集團的核心業務所在地,多年來嘗試以「地方營造」的方式經營社區,即是以當區特色,包括歷史及文化等為原材料,塑造現有公共空間及當區人文景觀,他們在商場、辦公大樓,致力美化利園區的街道,又不時與地區團體、小贩商戶合作舉辦文化活動,營造了大量豐富具特色的社區活動,早前更成功舉辦「利園滑板節」等,協會既了解地區特點,同時又累積不少地區經驗,籌辦「地區盛事」自然事半功倍。 為帶動地區經濟,特區政府應多鼓勵由民間、商界、社群,由下而上發起的地區盛事,同時,亦應鼓勵地產發展商在經營其商場業務等項目時,嘗試以「地方營造」的方式經營社區,營造一個特色地區環境,將地區特色有效轉化為香港的旅遊資源,以協助推動香港的經濟旅遊發展。   撰文:李繼雄  前灣仔區議員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