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寫字樓使用量暴跌3倍至負數 租金按年大插一成售價急挫6% 傳內房福晟沽企業廣場勁蝕5.4億!!

政府改劃啟德5幅商地並非無原因,事關本港寫字樓使用量已連跌2年,同期空置率急升,而落成量反而年年增加!據差估署早前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1》初步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本港寫字樓的整體使用量下跌至負數28.6萬平方米,較2019年的正14.7萬平方米使用量暴跌3倍!2020年年底整體空置率亦按年急飆2.5%至11.5%,相當於143.4萬平方米。政府更預計,2021年的寫字樓落成量達7.1萬平方米,2022年更將反彈至27.5萬平方米。雖然住宅市場有剛需支持,交投暢旺「托」住樓價,但商業市場資金「話走就走」,去年寫字樓租金按年大插一成,售價急挫6%。 無獨有偶,內房福晟國際日前(3月29日)上午宣布暫時停牌,並表示「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的內幕消息的公告」,惟至今(3月31日)仍未復牌。市場隨即有消息指,由福晟持有、於去年11月傳以蝕讓價10億元放盤的九龍灣企業廣場3期多層樓面,今再劈價以約7.9億元售出,福晟持貨三年勁蝕5.4億元。而上述樓面現時更全部交吉無人租,十足鬼城一樣。 綜觀最近市場發展,東九龍CBD2似乎前景堪虞。。。 寫字樓使用量連跌2年至負數 空置率升至11.5%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早前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1》初步統計數字顯示,本港私人寫字樓於2020年的落成量收縮至6.9萬平方米。甲級寫字樓的落成量為4.6萬平方米,分布在荃灣、西貢和油尖旺。乙級寫字樓的落成量為2.3萬平方米,主要來自沙田。丙級寫字樓僅有少量落成量,全部來自灣仔。 2020年內,寫字樓的整體使用量下跌至負數28.6萬平方米。當中甲級、乙級和丙級寫字樓分別錄得負數18.9萬平方米、負數5.7萬平方米和負數4萬平方米。2019年內的寫字樓整體使用量為正數14.7萬平方米,而2018年更是本港寫字樓使用量高峰,年內激增至正數26.6萬平方米。數字反映本港寫字樓使用量已連跌2年,按年暴插3倍,較2018年高峰勁跌2.1倍。 截至2020年底,本港整體空置率上升至11.5%,相當於143.4萬平方米。甲級、乙級和丙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分別升至11.8%、11.9%和9.4%。尖沙咀、上環和灣仔 ∕ 銅鑼灣分區的甲級寫字樓更錄得雙位數字的空置率。回顧2019年及2018年市況,2019年底整體空置率已按年微升至9%,即約110.4萬平方米;而2018年底空置率則按年跌至8.6%,相 當於103.2萬平方米。換言之,本港經濟於2018年已經見頂,寫字樓空置率隨後連升2年,2020年空置率按年升2.5%,由2018年至今更已升2.9%。 寫字樓租金按年跌一成 售價跌6% 署方預計,2021年的寫字樓落成量為7.1萬平方米,與2020年相若,但在2022年將反彈至27.5萬平方米。2021年甲級寫字樓的落成量將有4.5萬平方米,主要來自深水埗,佔預計供應量的75%。2022年甲級寫字樓落成量將有18.5萬平方米,觀塘和東區合共提供69%。乙級寫字樓於2021年的落成量將有2.1萬平方米,但在2022年將飆升至9萬平方米。丙級寫字樓的落成量於2021年將增至5,000平方米,但2022年將只有少量落成。 至於租售價方面,寫字樓售價在2020年內每月均經歷大幅波動,而以2019年第四季與2020年第四季相比,寫字樓售價按年急挫5.9%。中美緊張關係和嚴峻疫情均令環球經濟狀況轉差,並壓抑本地寫字樓市況。以2019年第四季與2020年第四季相比,甲級、乙級和丙級寫字樓售價跌幅分別為12.2%、9.6%和6.1%。同期,整體寫字樓租金亦下跌10%,甲級、乙級和丙級寫字樓租金分別錄得11.4%、8.5%和6%的跌幅。 內房福晟停牌3日 傳售企業廣場3期多層 內房福晟國際自3月29日上午停牌,至今(3月31日)仍未復牌。集團表示「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的內幕消息的公告」,市傳由福晟持有的九龍灣企業廣場3期多層樓面,今終於大劈價,以約7.9億元售出。 福晟持有的企業廣場樓面包括41樓、43樓、45樓、47樓及49樓全層,每層面積介乎1.41萬至1.61萬平方呎,合共面積約7.28萬平方呎,另連16個車位及3個廣告招牌位等。值得一提,上述由福晟持有的企業廣場樓面,目前全數樓層交吉,未有租客使用。 福晟持貨3年勁蝕5.4億 住宅晟林開盤逾年僅沽3成 據了解,該批樓面曾由思捷環球持有作為總部,於2015年以9.2億元轉售予豐泰地產及資本策略地產;福晟再於2017年以約13.3億元接貨,當時呎價約1.67萬元。不過直至去年11月,由於福晟國際的附屬公司福晟集團未能支付公司債券利息及回售本金共約6.3億元人民幣,陷入債務違約危機,福晟當時已開出蝕讓價約10.3億元放售上述企業廣場3期樓面。若現時福晟果真再劈價2.4億元或23.3%,以約7.9億元沽出上述樓面,意味福晟帳面勁蝕約5.4億元或40.6%,料為近年蝕讓幅度最大的商廈成交。 其實,福晟國際在本港亦有住宅項目,為何文田喇沙利道6號晟林,提供79個單位,於2019年11月開售。不過成交紀錄冊顯示,項目開盤迄今近一年半,僅沽出25伙,佔可售單位約31.6%,成交價介乎631萬至1,248.7萬元,套現金額約2.4億元。 福晟國際持有的九龍灣企業廣場3期多層樓面。 商業樓宇空置率升至11.4% 零售業樓宇租金按年回落7.4% 差估署報告亦指,2020年私人商業樓宇的落成量減至6.7萬平方米,新界佔當中的48%。年內錄得負數10.8萬平方米的使用量,而空置率則攀升至11.4%,相當於132.1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私人商業樓宇的落成量將進一步下降至5.3萬平方米,當中以灣仔供應最多,佔預計供應量的30%。至2022年,落成量將升至17.3萬平方米,當中九龍城和沙田將為主要供應區,佔總供應量的56%。 在零售市道疲弱、經濟氣氛欠佳和旅遊業相關活動減少的情況下,私人零售業樓宇的租金在2019年第四季與2020年第四季相比下,按年回落7.4%,而售價則大致保持平穩。2020年內交投量與2019年相比沒有改善跡象。 分層工廠大廈使用量見負數 租售價按年跌0.9%及2.8% 署方報告又指,2020年私人分層工廠大廈的落成量下降至3.8萬平方米,主要來自屯門、觀塘和南區。年內使用量達負數11萬平方米。年底空置量上升至6.4%,相當於103.8萬平方米。署方預計落成量在2021年將增加至6.8萬平方米,並於2022年進一步上升至17.3萬平方米。 2020年分層工廠大廈的市場交投較前一年更為疲弱。以2019年第四季與2020年第四季相比,售價和租金分別下跌2.8%和0.9%。 私人工貿大廈無新供應但空置率升逾一成 2020年並無私人工貿大廈落成。與分層工廠大廈情況相若,私人工貿大廈的使用量轉至負數1.3萬平方米,空置率上升至10.2%,即5.6萬平方米。政府預料這類物業在2021和2022年均不會有新供應。 [...]

博客

【國企債務危機】阿發:海航債務有幾嚴重?附上6隻你要避的海航系港股

昨日《彭博》一篇評論文章指,最近爆發的海航債務危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一個重大問題。首先,海航是一間怎樣的公司呢?表面上它是一間航空公司,總部位於海南省海口市,但其實旗下資產橫跨酒店旅遊業、商業零售業、物流業和金融服務業等,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共計26家,更包括德意志銀行的9.9%股份。換句話說,海航就是中國打出國際的其中一所巨無霸企業,儘管自身並無上市,但亦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佔第170位。而且其股權結構也很隱晦,不過肯定的是海南省政府有重要持股。 近日這家巨無霸國企十分手緊, 急需處置1000億元人民幣資產以償還債務,其中已涉及延遲向銀行交款、借貸成本上升與及旗下數家公司停牌等負面消息。而今日海航旗下香港國際建投(0687) 便宣佈,出售兩幅啟德住宅地給恆基地產,總代價159.59億元,預期明日完成轉讓,較海航2016年斥近142.5億元購入,溢價約12%。這單交易的進行之快反映海航真的十分手緊。據《彭博》報導,海航亦正在洽售倫敦金絲雀碼頭的兩座寫字樓。 而海航的龐大債務,其實不只這急需還的1000億元人民幣。據人民銀行轄下中國貨幣網,海航在2017年1月至11月末預計的借款餘額為6375億元,與此相比,集團註冊所在地海南省2017年GDP只有4462.54億元。在11月30日,標準普爾將海航的信用評級從B+降至B級。而在1月18日,在廣泛的關注下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公開承認了公司出現現金流問題,牽起了海航債務危機的風暴。這種債務規模已不是「一時周轉不靈」能夠解釋。 問題成因何在?海航集團本身並無上市,所以很多財務資訊也沒有透明(只能從它旗下公司了解其資產狀況,比如中國境內的10家A股和6家港股),難以理解其來龍去脈。不過《彭博》評論員Michael Schuman指,海航能夠執行如此「空手套白狼」式的高桿杆的操作,表面上看是十分離奇的,但這其實是中國的經濟秩序的常態:中國的資金總是基於政治而非生產力來流動。當一家公司被認為是跟從政府的偏好、有政府撐腰時,銀行家和投資者總認為就是安全的,比如其中一個海航的主要債權人,就是大型國有銀行建行(0939)。 不過Schuman指,這種情形長久下去極不健康,因為資金將難以真正為生產力服務,卻轉而流向了有政治聯繫、卻非創造價值的企業,甚至是「疆屍企業」。一旦形成趨勢,則必然會出現債務危機,因為公司難以真正創造價值來作償付,而是十分倚賴資產價格的上升來償付。今次海航賣資產,實質上就是炒地填債。若情況長久下去,債務危機就會越滾越大。 而事實上,債務危機已經存在甚久,而且在近日的股災中顯得格外觸目。最近發改委屢屢釋放訊號,要嚴控地方債的風險,與及增加企業債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去年中國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16.4萬億,佔GDP比重約20%,算是風險整體可控。但除了這些「顯性」地方債外,還有很多隱性地方債,包括明股實債的PPP、政府購買服務、地方政府專項基金以及平台公司的融資等等,據法巴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估計,這裡又有23萬億。所以,發改委的高調訊號,就是企圖和拖累地方政府的企業債劃清界線,而這一訊號,亦顯示海航引發的債務危機是何等嚴峻。 為避免海航蝕讓賣資產,A股市場已對海航系避之則吉,1月23日旗下6家公司下挫並停牌。而我們現時亦應該避開幾隻海航系的港股,分別是:香港國際建投(0687)、海航科技投資(2086)、CWT INT’L (0521)、航基股份(0357)、嘉耀控股(1626)、海福德集團(0442)。 撰文:阿發 [...]

股市

【細價股災】再有兩隻 Webb點名公司停牌  至今已達五隻

自David Webb於本年 5月15日發表題為「50隻不能持有的港股」(謎網50)後,細價股市場可謂腥風血雨。David Webb名單中的康健國際醫療(3886)和中國華仁醫療(2906),今日被證監會勒令停牌。證監會引用證券及期貨規則第8(1)條,有關條例指明,若證監會認為上市公司文件有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資料,或者證監會認為需維持市場秩序及公平,維護投資者利益,可勒令企業停牌。 連同早前被停牌的隆成金融(1225)、新銳醫藥(6108),以及上週停牌的第一信用(8215),David Webb名單中已有五隻股票停牌,名單中共有十分一停牌。 就算沒有停牌的公司,至今也有9隻股份股價跌足八成以上,其中包括在6月「粉塵事件」中下跌98%的「翠如BB股」聯旺集團(8217),其控股股東更先後減持近50%股權,套現逾兩億避難。而且,名單中亦有34隻股份有明顯跌幅。David Webb今次的攻擊掀起了港股史上最大規模的「火燒連環船」,問題根源在於這些公司多有交叉持股的問題,以「暗手」方式操縱公司股權。 另外,今日停牌的康健國際醫療(3886)在港股市場上有一定地位,市值達51億,是港股通可交易的標的。今天它同時被剔除於下列指數:包括恆生環球綜合指數、各恆生綜合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有關變動將於今年12月5日(星期二)起生效。康健國際醫療由被稱為「玩具大王」的蔡志明女兒蔡加怡任執董兼主席,而細價股界名人曹貴子亦是集團的創辦人兼行政副主席。 而同被列入「謎網50」的康宏環球(1019),則於近月易主,由佳兆業(1638)大股東敦英成兒子郭曉群出任大股東,持股29.91%。郭曉群於月初去信董事局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提出罷免8名董事,其中包括今日停牌的康健國際醫療行政副主席曹貴子。 細價股的股災沒有在六月終結,看來還會繼續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