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力拓新能源交通產業 邁向零碳經濟

編輯精選

港力拓新能源交通產業 邁向零碳經濟

特區政府於2022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次清晰提出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新能源交通產業,帶領更多行業綠色轉型,並探討開發新能源產業鏈,促進綠色經濟。去年已有數間從事新能源產業的相關上下游業務包括哪吒汽車、寧德時代等內地企業落戶本港,共同推動本地綠色科技生態圈發展,邁向實現零碳經濟。 撰文:劉智恒       攝影:張展銳 2022年底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次清晰列出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劃。而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10月發表的《2023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推動新能源交通產業,當中大都集中在發展純電動車或氫能車的兩大方向發展。當中的重頭戲之一是今年上半年制訂《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展開修訂與氫能製造、儲運、使用等相關法例的準備工作,有望加快本地氫能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11月出席亞太商業論壇中透露,制訂《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在未來15至20年,特區政府將投入約300億美元用作綠色轉型相關措施,相信政府投入將帶動私人市場投資,增加市場對綠色措施帶來好處的關注。陳茂波續指,香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來源是發電,約佔三分之二,而為大廈供電又佔當中的九成。其次是交通工具,約佔整體碳排放的19%,香港要減少碳排放,包括逐步淘汰用於日常發電的煤炭,逐步實現零碳排放;通過推廣綠色建築,將商業及住宅建築的用電量逐步減少,並推廣新能源汽車及進行減廢,並重申有信心香港能夠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內企相繼落戶本港  建新能源行業生態圈 集研發、生產、銷售高品質智能電動汽車及軟件服務於一體的創新型高科技公司合眾新能源車,旗下的哪吒汽車去年已於香港科技園成立國際總部,開設面積超過4萬平方呎的智能研發中心,聘用近600名以港人為主的研發人才。 哪吒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表示,在港成立國際總部主要期望借助香港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全球金融高地的優勢,同時香港擁有科技創新和金融方面的人才,亦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期望透過合作「走出去」打開全球市場。他又指出,對香港經濟及股市保持樂觀態度,認為發展形勢不錯,對哪吒汽車未來在港上市抱有很大期望。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內地新能源龍頭企業落戶香港,有助建立本港新能源汽車創科生態圈。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具備上、中、下游發展優勢,而香港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研究方面有雄厚實力,相信該產業可為本地帶來很多生產總值,以及眾多就業機會,強調特區政府會把握機會全力發展該產業,期望香港能夠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創科生態圈、生態鏈。 另外,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去年12月起於本港設立國際總部,並在香港科學園成立「寧德時代香港科技創新研發中心」,並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本地綠色科技生態圈發展,實現零碳目標。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專門製造用於電動車和儲能系統,及電池管理系統的鋰離子電池。 寧德時代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群表示,香港具有獨特優勢,不僅是國際著名的商業樞紐,擁有一流的商業環境、寬鬆的流通機制,還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本屆特區政府亦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曾毓群指出,自己作為港區政協委員,一直關注香港的發展,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曾毓群透露,寧德時代擁有逾1.8萬名研發人員,擁有逾2.2萬項專利,上半年在研發方面投入超過106億元人民幣,未來會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曾毓群亦期待,通過設立在香港的國際總部和研發中心發展全球事業。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201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連續六年全球第一,是全球唯一市佔率超過30%的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為包括特斯拉、大眾、BMW、日產、標緻雪鐵龍集團、現代、本田、捷豹荒原路華、富豪、豐田等著名車廠提供電動車電池,並廣泛佈局海外市場。截至去年,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場佔有率達37%,連續6年排名全球第一;儲能電池出貨量連續兩年排名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達40%。 八成受訪者  指商用氫氣車具發展潛力 特區政府在《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提出了多項政策,以應對改善香港空氣質量的挑戰。其中六大主要行動包括綠色運輸、全面減排和潔淨能源等多個方面,以配合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動香港的氫能產業發展。就發展氫能產業,香港汽車科技研發中心早前首次公布「香港氫能經濟發展報告及問卷調查結果」,提出各項氫能產業的發展建議,亦探討商用氫氣車的發展潛力。 報告重點道出,由於香港的供氣網絡遍佈大部分地區,而供氣中有一半的氣體屬於氫氣,這樣便可在目標地點透過合適設備從供氣網絡抽取純氫以作使用,所以香港在氫能應用方面比其他地方具有更明顯優勢。還有,由於現有的基礎設施可處理氫混合氣體,所以在開發純氫並應用在運輸領域更具成本效益。此外,推廣氫燃料汽車將有助於實現交通運輸業的減碳目標。氫能和電池驅動兩種綠色交通方式互補,能夠滿足不同能源需求的車輛。同時強調制定氫氣利用政策和法規將成為香港促進氫能應用的重要推動力。 調查由研發中心執行、城市大學協助,去年8至9月訪問88個行業持分者,如貨車營運商、汽車組裝商及設備商等。調查顯示,逾八成稱本港有潛力發展氫能,惟當中逾半指本港未有足夠配套。另逾半受訪者表示缺乏土地生產綠氫,約63%認為需從內地或外地,如澳洲、智利和南非進口氫氣,才可滿足本地氫氣需求。 在氫能商用車方面,近九成受訪者支持增加公共交通試用氫氣燃料;約五成半則表示,若氫能車價格較一般車輛或電動車貴兩成以內,便願意轉用。在推動減碳方面,由於在香港推廣氫能的使用是實現碳中和整體計劃的一部分,87.5%受訪者同意氫能將成為未來減少空氣污染並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氫能安全方面,68.2%受訪者認為氫能汽車的安全不遜於傳統汽車或純電動車;此外,80.7%受訪者認爲氫能汽車只要符合適當的國際標準/要求,便可安全使用。業界對於是否進入氫能市場,會考慮三大因素,包括香港再生能源和氫能技術的發展潛力(44%),氣候變化相關憂慮和可持續發展(38% ),及新視角和市場機遇(36%)。 至於運輸成本方面,超過一半受訪者(56.8%)認為氫氣售價會窒礙其廣泛使用的程度。如果氫能汽車的營運成本比傳統汽車或純電動車不高於兩成,55%受訪者願意轉用氫能汽車。64.8%受訪者認為,在考慮里程範圍和充電 / 加氫時間時,更偏好氫能商用車而非電動商用車。然而,約22%受訪者表示無論運營成本如何,都對轉換到氫能汽車不抱強烈興趣。在推動減碳方面,由於在香港推廣氫能的使用是實現碳中和整體計劃的一部分,87.5%受訪者同意氫能將成為未來減少空氣污染並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能源之一。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行政總裁張梓昌指出,全球大多數地區運輸氫氣均較困難,因液化氫氣須達零下兩百多度才可壓縮輸送,使運輸成本較高;而本港已有煤氣管道基礎設施,只需從燃氣中提取氫氣,並以碳捕捉技術收集剩餘含碳燃料,即可開發純氫供使用。 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教授吳永豪表示,受訪者普遍青睞氫能商用車,即使成本較傳統或電動車高兩成,仍願轉用。報告又建議政府建立氫能政策或法律監管框架,利用現存基建發展氫能設施;並為氫能產業提供發展誘因,例如氫能車買家可享稅務優惠,及增加人才培訓。吳說:「調查報告反映業界對氫能在香港發展正面,特別對氫能安全有信心。而發展報告及問卷調查普遍更青睞氫能商用車,相信能夠減少空氣污染,並幫助減少碳排放,就算汽車成本比傳統汽車或電動車差異高達兩成,亦願意改用氫能汽車。」 ============= 延伸閱讀:工總  莊子雄  建立溝通平台  擔任新型工業化推手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聶振邦:投資者入市氣氛變得積極 中國通號逾8厘股息吸納合時

博客

聶振邦:投資者入市氣氛變得積極 中國通號逾8厘股息吸納合時

11月15至22日僅約一週,恆指見波動,高低波幅超過760點,雖一度收高於18,000點(僅見於18,079點),之後升勢乏力,亦曾收低於17,500點(僅見於11月17日)。不過就10月底收報17,112點計起,截至11月22日上午收報17,720點,仍升逾600點,暫見終止8月至10月的三個月連跌,初步反映港股醞釀走勢回暖。另可留意11月15至22日,除了11月17日,大市成交金額均逾千億港元,投資者入市氣氛變得積極。恆指於50天移動平均線亦有靠穩跡象,11月20日以來便見收高於此線,若見在低水平橫行多時的股份,現屬不俗吸納時機。 股價處近一年低位 集團主要於中國從事提供一站式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包括設計與集成、設備製造,以及系統交付的中國通號(3969)不妨留意,於11月22日上午收報2.42元,較52週低位2.31元高出4.76%,少於一成確認現處防守性高水平。於今年10月27日晚上發佈的2023財政年度之第三季業績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資產淨值約432.65億元,而現時發行股數約105.90億股,計出每股淨值折合為4.3875港元,相對今年11月22日上午收報2.42元,市賬率為0.55倍,低於1.00倍反映就基本面而言現價偏低。 市賬率看現價定位 此外,參考截至2018年至2022年底,以及截至2023年9月底之每期最低市賬率為0.47至1.24倍,平均值為0.71倍,高於現時的0.55倍,反映現價的確偏低。平均值相對每股淨值為4.3875元,計出每股合理值為3.10元,較2.42元之潛在升幅為28.10%。而截至今年9月底的倒數十二個月之股東應佔溢利約35.96億元,相對截至今年9月底的加權平均股數約106.92億股,每股盈利折合為0.3614港元,對比2.42元之市盈率為6.70倍,參考上述六個時段之每期最低市盈率為5.72至10.75倍,平均值為7.52倍,高於現時的6.70倍,同樣反映現價偏低。 市盈率計算合理值 平均值相對上述每股盈利為0.3614元,計出每股合理值為2.72元,較2.42元之潛在升幅為12.40%。另可留意集團自2015年8月7日上市以來,每個財年均有派發股息,於2015至2022年每股股息介乎0.0250至0.2000元人民幣,平均值為0.1519元,2022年為0.1700元,高於平均值。至於上述截至今年9月底倒數的12個月的每股盈利折合為0.3614港元,參考2018至2022年股息支付率介乎51.52%至58.82%,平均值為54.45%,計出預期每股股息折合為0.1968港元,相對現價2.42元,股息率為8.13%。 參考上述六個時段之每期最高股息率平均值為7.71%,相對上述每股股息,計出每股合理值為2.55元,較2.42元之潛在升幅為5.37%。綜合上述三種分析,每股合理值為2.55至3.10元,平均值為2.79元,筆者認為集團的每股合理值不少於此值,表示現價有上升空間,較現價產生潛在升幅超過15.00%,連同股息率超過8.1厘,預期一年回報率超過23.00%。參考策略為進取者可於現價或以下買入股份;謹慎者可於2.20元或以下買入;保守者則可於1.95元或以下買入。止蝕位為買入價下跌20%可考慮離場。 撰文:聶振邦(聶Sir) 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 延伸閱讀:聶振邦:港股回暖仍需時間考證 宜選防守股留意京東集團 ============= [...]

港人北上消費有理 香江優勢有待提高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筆記】港人北上消費有理 香江優勢有待提高

在剛過去的周末及周日,繼續有大量港人北上。雖然大家都擔心對香港零售消費市場產生負面影,然而筆者認為,將深圳作為香港的後花園,讓港人可以有地方舒口氣,這對生活於彈丸之地的港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香港倒應該檢討一下為甚麼留不住港人消費,並要想想辦法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呢! 其實有競爭方有進步,為甚麼港人寧願長途跋涉北上消費?不外乎深圳的物價性價比高,與香港同樣價錢,可以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更高享受,有得揀都會咁揀。香港物價越來越貴,但未見得質量有所提升;說到服務,更與深圳差天共地,從香港食肆缺乏服務員,致服務態度一落千丈來看,就明白到為甚麼港人選擇北上消費享受。況且深圳地鐵四通八達,從口岸出來後可以直接上車,接駁到各個大型商場,即使狂風暴雨都毋需擔心,從地鐵站出口直接進入商場內,不沾半點風雨,方便程度尤勝香港。 政府一直鼓勵要融入大灣區,港人已經用行動證明樂於到大灣區享受假日生活,政府該為宣傳成功而感到滿意,但卻見各方抱怨港人不留港幫襯,令到商場拍烏蠅,為甚麼不檢討一下何以出現這種情況呢?到底本地物價有沒有降下來的條件?服務質素如何提高?這些都是大家應該檢視的問題。隨著內地和香港的運輸交通越來越便捷,港人北上的風氣一定會越演越烈,甚或可能不只前往深圳,而是走出廣東,進入湖南,港人的後花園會越來越大,體驗內地生活的誘因更高。 香港現在可以有所作為的唯有倒轉過來,想辦法吸引內地人來港消費。香港僅有700多萬人口,即使北上消費亦不過是滄海一粟,對內地的經濟作用十分有限;但如果能吸引內地14億人口,只要有一成人,亦即1.4億人來港消費已經不得了,以現時的物質和服務環境,香港做得到嗎?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減印花稅無助市況 中美關係漸臻佳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Visa:86%港人願為優惠改交通支付模式

近年感應式支付在香港日漸普及,交通工具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根據Visa的調查顯示,大多數港人(86%)願意改變目前乘坐交通工具時的支付習慣,轉用如其他提供現金回贈或積分等獎賞的新電子支付方式。 該調查主要研究港人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取態及習慣。調查發現,若在乘車時能享用由零售銀行提供的優惠和禮遇,港人對轉用新支付方式持開放態度,在目前所用的方式之外,選擇以感應式手機支付(44%)、感應式信用卡(40%)或二維碼(15%)來支付車資。在公共交通的支付系統方面,港人最關注的分別是價格(65%)、交易速度(64%)、安全性(57%)、無須增值並能直接支付完成交易(35%)。該調查結果還反映出港人希望在支付地鐵或巴士車費時,可以同時賺取積分、現金回贈、甚至是飛行里數。 Visa 北亞地區產品部主管鄭道永表示,目前感應式支付已為港人所熟識和使用,反映在公共交通上實施開放式的支付生態系統將對香港有利,就如倫敦、紐約、悉尼及溫哥華等國際城市一樣。倫敦是全球最早於整個交通系統採用感應式支付的城市之一,自2012年以來已錄得超過20億次透過感應式信用卡和手機裝置支付的行程,平均每週行程達1,700萬次,每筆公共交通支付交易僅需少於0.5秒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