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史立德:印太經濟框架開闢對華新戰場

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5月23日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框架」);目前「框架」的創始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澳洲、印度、文萊、印尼、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越南和斐濟,共佔全球GDP約40%和總人口約60%。外界關注,「框架」將會是美國對華打壓的新戰場。   美國白宮指,成立「印太經濟框架」旨在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的聯繫;「框架」涵蓋互聯經濟、強韌經濟、潔淨經濟及公平經濟四大支柱領域。第一大支柱涉及貿易相關議題,包括加強數字經濟的貿易合作、建立數據跨國交換的安全和技術標準等。第二支柱旨在協調建立供應鏈監測機制,對供應鏈突發中斷提前預警,加強供應鏈多樣化等;第三大和第四大支柱分別是加快開發清潔能源、脫碳及基礎設施,以及實施稅務、反洗錢、反賄賂等法規制度。     框架為美政府打壓中國新招   「框架」啟動後,各成員國將進行談判,並劃定各支柱的政策範圍,確定每個支柱的具體內容,以及各成員國承諾並簽署的內容;但鑒於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巨大,拜登政府為鼓勵更多國家及地區加盟,傾向採用磋商等非正式執行機制,而非建立類似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並允許成員國自主決定是否加入上述的支柱範疇。   從表面上看,「框架」標榜要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經濟體的合作、共同促進區域繁榮發展;但其本質上卻是拜登政府打壓中國的新招式。事實上,特朗普時期對華商品加徵關稅的手段,不僅未能減少中國對美出口和紓緩雙邊貿易逆差,反而因為絕大部分關稅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變相助推了美國本土消費物價的「上漲瘋」。因此,拜登政府在對華經貿策略上有意「另起爐灶」,一方面試圖透過拉攏印尼、越南、菲律賓及印度等中國周邊的重要製造業基地,慫恿、協助他們承接中國外遷的部分製造業產能,降低美國對中國商品出口的依賴;另一方面則透過與日本、韓國等合作,在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領域建立起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體系,以落實美國推動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鈎的戰略意圖。   換言之,這「框架」對美國而言是「政治目的高於經濟」,當中的地緣政治戰略考量自然是路人皆知。不過,當前大部分表態參與的東盟國家均抱持觀望態度,並不希望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   與美國以外國家建立朋友圈   事實上,「框架」短期內並未有推出實質內容,加上本身存在諸多缺陷和掣肘,故對中國的影響暫時無需過分擔憂。再加上中國在市場體量、供應鏈體系、勞動力素質、營商環境等方面比起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及南亞國家更有優勢,其作為亞太區內價值鏈中心的地位難以被輕易取代。而面對美國的科技打壓,中國政府已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例如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爭取在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亦積極與美國以外的國家建立「朋友圈」。同時,中國積極提出加入《數字經濟夥伴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多邊經貿合作協定,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來破解美國挑起的陣營對抗。     撰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博士 [...]

博客

李秀恒:國際通脹引對國際觀的反思

上週五,美國公布5月CPI數據錄得8.6%的年升幅,再創1981年12月以來逾40年新高,高於預期值和上月數據0.3個百分點。其中,能源同比大增34.6%,創2005年以來最高;佔CPI三分之一的住房則同比增長5.5%,創31年新高;食品同比增長10.1%,創下1981年以來最高。   而歐元區的通脹程度亦「不遑多讓」,5月CPI同比上漲8.1%,再次刷新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歷史紀錄,超過預期的7.7%。當中能源類漲幅亦最為顯著,同比上漲39.2%,食品類7.5%的漲幅亦惹人關注。   自由港易受外圍影響   香港作為中西交匯的關鍵橋樑,是一個獨立關稅區,而且屬於沒有貿易壁壘的自由港,香港的民生、經濟、政治都極容易受到國際各方博弈的影響,可說是位處國際衝突的前線。與國際高度融合一方面為營商創造了方便的環境,但亦無可避免地讓香港經濟表現容易受外圍因素左右。雖然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本港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3%,但其中基本食品上升5.2%、衣履上升3.6%、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3.2%,這些基本民生領域的通貨膨脹都為日常生活增加了負擔,因此港仍須慎防輸入性通脹對港的負面影響。   以國際貨幣匯率為例,美國對加息採取鷹派態度及俄烏衝突讓全球資金紛紛湧向避險貨幣,都讓美元指數屢創峰值,在美元指數強勢的帶動下,包括日圓、韓圜、新加坡元在內的主要亞洲貨幣兌美元都出現下跌,使在聯繫匯率制度之下的港元對比其他地區的貨幣相對堅挺。這種現象,雖然對香港的普通消費者來講,在進口貨物、購買海外商品、外出旅遊公幹時,都能享受到更低價格,但是對於出口卻屬於不利因素,影響廣大港商的業績。   港人需增加國際視野   港人一向以生長在香港這個國際城市而感到自豪,在文化、經濟方面都處處可見中西交融的特徵。然而,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歷史背景,綜觀香港的日常生活,從新聞媒體的報導到年輕人的教育,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似乎都較少從較宏觀的國際視野出發。   事實上,在中美博弈升溫的大環境下,香港已不能像過去般只依靠傳統金融優勢而得益,反而還可能會成為美國「亂港遏華」政策下的受害者。未來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港府及港人亦需要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觀,關注國際上種種局勢的變動。例如若政府能夠對國際地緣政治衝突有一定的觸覺,是否能夠在俄烏衝突發生的前期作出提前部署,引導更多部門及企業在更早時間增加糧食、能源等的採購,從而將通脹對市民基本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呢? [...]

博客

王俊文:中美博弈終極在何戰?

中美的較量,已發展至撕破面的階段。中國仍然守著WTO及各大世界組織的規則去回應、還擊。美國則已經連表面的包裝及藉口也不用,直接無視規則的撕毀協議、退群、長臂幹預及打壓中國。因此,曾經廣泛認同中美雖然全方位博弈,但發生熱戰可能性較低的想法,正發生微妙的質變。 過去累積的和平相交的壓艙石原素,其實仍然在起作用。中美的理性派都不願雙方走向軍事衝突。美國面對政治、經濟、社會、族群等各種壓力下,另一場大國戰爭很有可能加速美國的衰敗。因此,雖然中美軍方也在作最壞情況的推演,但缺乏開打的戰略意願,軍事危機仍在可控的範圍。 中美的核心利益及新冠前哨戰 而對中國而言,中國已多番在國際上宣稱沒有建立霸權取代美國的野心,不會挑戰美國在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權益。中國的核心利益只會是中國國門前的利益 (其中尤為突出及敏感的是台灣、南海及釣魚島)。這幾個地方在家門口,沒有挑事及擾鄰,若果美國仍刻意挑釁,發動戰爭。中國站在保家護國的道德高地上,從軍事動員能力,資源投入能力,物資運送效率,乃至戰鬥意志等,都是勞師遠征、師出無名的美國難以比較的。 這次新冠病毒的突然爆發,中國首當其衝,但其危機管理、決策應變和國家動員的效率之高,不亞於打贏一場地區戰爭。面對同一樣的新冠危機,美國多了兩個月的預備時間,人口只有中國1/4,但其效率之低,結果之劣,反映出美國的戰爭動員潛力,遠遜於中國。美國最好有清醒認知。若美國仍天真地相信特朗普,認為他們的防疫做得更好,無疑是自欺欺人。 圖: 中美綜合國力將出現交叉發展 經濟的博弈平衡 而從經濟博弈角度分析,美股已在高位,美國經濟卻在低谷,疫情的第二波仍遠沒有受控跡象。美元在這狀態下,還能承受住一場烈度高而延續性長的大國戰爭? 而一旦戰敗,一系列的骨牌效應將會出現。中美既已交戰,SWIFT系統肯定要避開。中國還會冒被凍結資產的風險用美元做外貿交易?其他與中國有外貿關係的國家為免殃及池魚,也只會加速以人民幣做與中國貿易的結算貨幣。這是令美國不得不冷靜權衡的經濟博弈元素。 國際間的博弈平衡 另外,國際間的博弈關係,亦令美國智庫們對與中國開戰有所顧忌。若戰敗,美國軍事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全世界仍有多少國家會服從美國的霸權以美元作為本國的儲備貨幣?沒有美元霸權作支撐,美國的債券如何外銷?美股的高位由誰承接? 若中美大戰出現拉鋸,美國在全世界的權力出現真空。歐元會成為得益者、俄羅斯受制裁壓力大減、阿拉伯世界的戰亂情況可望減少、日本也會乘機侵佔美國産品的市場份額。美國在戰後會發現多了很多個「對手」。過去阿富汗戰爭及伊朗戰爭,已令美國吃不消,經濟幾近崩潰。真與中國開戰,美國亡國的鐘聲將正式打響。不要忘記,每樣事物也是從量變到質變。美國霸權的形成如是,美國霸權的消亡一樣如是! 博弈平衡的打破 [...]

博客

王俊文:以戰止戰的中印邊境博奕 (一)

中印在邊境西線加勒萬河谷發生了衝突。事件的觸發點是印方沿中印邊境流向的什約克河(DSDBO)修建戰略公路,改變中印邊界的現狀,並企圖繼續向中國境內的加勒萬河谷修建。中國要求停止該工程無果,因而發生對峙,之後更升級為雙方人員以冷兵器對戰,導致目前印方數十名人員出現傷亡。 這場衝突其實又是另一次叢林博弈之下的事件。在中美鬥爭升級的情況之下,印度本身也想藉勢擴展印方在中印邊界的實際操控區域。而美國也想在亞洲有一個代理人,一個推手,一起圍堵中國,分散中國的精力,並為中國帶來南端的戰略壓力。因此2016年美國在南海以菲律賓為推手搞事失敗之後,其重返亞太的戰略,便變成了拉攏印度入局的「印太戰略」。 印度人一直自以為是美俄以外世界第三極的大勢力。因此對中國一直保持天然的敵意。 2017年中印軍隊洞朗對峙事件,便是在以上的背景及博弈心態之下所造出的失敗動作。這次在中印邊境(洞朗)主動挑釁中國,所收穫的成果,是中國的西部戰區名正言順將軍事人員、資源及駐紮營地大幅向前推進至離邊界極近之地。印度面臨的軍事壓力反而更大。也可以說,印方因此也老實了三年。 2020年,中美的貿易戰、科技戰的不斷升級,乃至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印度以為又窺到了機會。加上特朗普政府的煽動,讓印度膽子越來越大。 2月中旬,印度海關以載有能製造導彈的裝置為理由,於印度西部的坎德拉港扣押了一艘中國香港的貨輪。而在該扣押事件發生不久,特朗普便突然對印度進行首次訪問。這造成某種外交潛台詞,一是印度信任美國的情報,因而不惜挑釁中國; 同時美國堅定站在印度一邊,特朗普更明言,會「提供最好最令人生畏的武器」。如此一來,中印脆弱的信任變得更脆弱,而印度也變得騎虎難下。 同時,美國也不斷鼓動印度誤判形勢。包括發表劣質而低智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西部戰區的兵力遜於印度、印度的軍備在美國的支持下優於中國、中國面對台海及太平洋的壓力下不敢開展南邊與印度的戰線等等。居然也能讓印度軍力相信。當然,印度本身在新冠疫情的衝擊及世界經濟轉趨惡化下,經濟大幅下滑,也面對內外不同壓力。其實也有有誘因將矛盾轉到與外界的衝突當中。 加勒萬河谷軍事衝突因此在意料之中發生。 網上不少人認為中國在面對疫情、環球經濟下滑及美國施加的多方壓力下,既然印度目前不是中國的核心對外方向,是否應該在解決以上那些更重要的事情之前,韜光養晦,可忍則忍。 在叢林博弈觀點下,尤其在美國不斷唆使中國週邊的大小勢力挑釁中國的現實中,不能存在姑息印度小塊蠶食的想法。 當局勢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尤其多方壓力疊加的時候,很多表面上不利的因素,反而可能成為活棋,變得有利。很多平常不應該做的事,反而應該去做。才能防止後面與對方出現更大的衝突、損失、戰略誤判。 印度是一個奇葩的國家。 1962年與2020年的情況有點相似: 印度同樣以爲自己是繼美俄後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印度當時的領導人尼赫魯與現在的莫迪同樣比較強勢及擁有迷之自信;中國同樣處於幾個方向的國際及國內壓力當中。當年中國一戰長驅直入首都新德里,打得以印度為首聯合多國的軍隊毫無抵抗力。換來了60年的和平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