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學院新學年舉辦啟動典禮 配合新校名推出新校徽 掌握大灣區歷史機遇

本港時事

香港珠海學院新學年舉辦啟動典禮 配合新校名推出新校徽 掌握大灣區歷史機遇

香港珠海學院繼去年底易名後,再於本月校慶月更換新校徽,今日假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宴會廳舉行「香港珠海學院啟動典禮」,公布新校徽詳情,以及慶祝收生人數突破1,500人。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代表鍾良伍先生、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燦民先生、廈門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市僑辦主任何秀珍女士、大紫荊勳賢楊孫西博士、全國政協委員,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會長蔡黃玲玲女士等多名貴賓,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林廣兆先生、副主席林樹哲先生、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兼廈門國貿教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運明、校董及校務委員會成員,校長陳致教授、校董兼常務副校長張珍女士出席典禮,現場有逾200名嘉賓及師生出席,場面十分熱鬧。 新校徽亮燈儀式由鍾良伍先生、林廣兆先生、林樹哲先生、陳致校長、張珍女士主禮。 張珍女士簡介新校徽的設計意念時表示,新校徽設計簡約時尚,意念緣自校訓「求智珠、通四海」,其用色與原有校徽相似,但色調更溫和明亮,既寓意傳承,同時展現學院的活力和創新。校徽中的「智慧之珠」,隱現在由銀灰色、綠色和藍色構成的海浪之上。三色海浪分別代表「誠信」、「知識」和「智慧」、「海洋」和「世界」,與校訓對學生的期許「追求知識,凝聚智慧之珠,誠信品格,通達五湖四海」相呼應。 「新校徽的中文校名,沿用原有溥儒墨寶,意味學院繼續秉承傳統。而新校徽也象徵着香港珠海學院的價值觀、理念、使命,以及對社會的承諾──培育年輕一代,追求知識,融會貫通成為智慧的明珠,以誠信的高尚品格,通達四海。」她又感謝校長陳致教授、管理層及師生多年的努力,令香港珠海學院邁向新的里程碑。 陳致校長在致辭中表示,香港珠海學院相繼培養15,000多名傑出人才,今後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教育初心,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雖然近年受到環境和政策所限,如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但學院發展並未停步,今年學生總人數已超過1,500人,學院始終朝着大學名銜目標努力前行。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國家推行大灣區發展戰略,為學院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和強大的發展動力。」陳教授表示,將致力於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課程設置,正在申報開設10餘個新課程,以專業資格為導向,希望可以吸引本地生入讀,相信可以迎合本地市場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 他又提到,學校會以創新、應用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將香港珠海學院打造成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準應用型大學。」 鍾良伍先生、林廣兆先生、林樹哲先生、陳致校長、張珍女士主持亮燈儀式,分別為新校徽揭幕,以及慶祝學生總人數超越1,500人。當台上璀璨的燈柱亮起時,台下眾人拍掌歡呼,各位嘉賓在台上合照,記錄下這珍貴時刻。 ============= 延伸閱讀:香港珠海學院招納人才 力求獲批私立大學名銜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

朱家健:科技園數據中心案件的啟示

博客

朱家健:科技園數據中心案件的啟示

一年前,法庭宣判科技園公司的錯誤理解其創新園租賃限制政策中的佔用限制,希望科技園重新認真地跟進有關的投訴。一年已過去,科技園公司終發出聲明回應,承諾會根據法庭指引,重新審視數據中心業界於2018年的投訴,同時定期巡查創新園,確保承租人的營運符合租約條款。 科技園轄下的創新園,是香港整體社會共同擁有的珍貴土地資源,租戶實質上是在享用政府所補貼地價,附帶不可分租或轉租的條款,用意是避免當中業戶轉而以更高價在市場上出租、分租或轉租,讓公帑補貼個別商家的經營,投機取利。現在案件最終有裁決,不但釋除了公眾疑慮,也讓對香港發展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有莫大禆益。遺憾地,過去科技園對此視而不見;自2018年案件開審至今,已蹉跎整整六年,不但浪費公帑,也被質疑公共資源是否有被巧取豪奪之嫌,削弱香港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避免閉門「自己人查自己人」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科技園在汲取教訓後,應該立即採取跟進行動。數據中心業界提出數項改善建議,極具參考價值。首先,日後包括創新園租戶的所有涉及租用公帑土地物業的業戶,其董事應簽署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聲明文件,承諾不進行分租、轉租等與租約有牴觸行為,並嚴格遵守公契條件;第二,現租戶如有違反租約條款,科技園應立即行使權力終止租約,並可向違約方董事追究法律責任。這些安排旨在保障各方的公平使用土地原則,完全合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三,也是最根本的改革,應該是由具公信力的審計署或獨立第三方,代表政府進行定期審核,減少「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尷尬和不適合。 同是曾轟動一時、涉及科技園租賃的案件,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近日被外國電影捧為「自由奮鬥英雄」只是嘗試為他洗白,他也被記者偷拍到黎智英在監獄內的生活,他的舉手投足又成了鎂光燈下的主角,但原來他除了犯下連串國安法外,在2020年黎也被捲入隱瞞科技園使用工業邨地段案件,可見他對法律的鄙視已屬習以為常,守法者應引以為鑑。當時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亦已經就該案件判決指出科技園的管理問題。區域法院案件DCCC349/2021判決書的後語指出,科技園的職員表現得過於被動,「只是『反主為客』,拱手讓出自己的權利,任由承租人指使和督導實地巡察,甚至不盡不實地因應承租人提供的資料撰寫巡查報告。」法庭強調,「科技園不能以『以和為貴』為主旋律,實在有其改善的地方。」另外,數年前的另一則傳媒報道,亦揭露科技園在巡查之前事先知會其租戶,被指或存在利益衝突。有因有果,從執行力和態度已看到了土地政策執行者的管理能力。 無規矩不成方圓,科技園訂立不得分租、轉租的租約條件是理所當然的。千萬不要以為分租只屬小事,從保安角度,即使是普通如迷你倉的合約也有不得分租、轉租的合約條件,大部分辦公室和工廈單位也有類似條款。更重要的是,受政府公帑資助的創新園,當中不但關乎公共資源的合理使用,防止被濫用,亦關乎香港是否能有效實踐國家對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展望。 科技園的每一寸土地,均是香港納稅人的共同財產。我們有責任爭取和保障這些資源被好好有效善用,而且不被濫用或浪費。這不僅是對法律的尊重,更是對香港市民的承諾和對未來的投資。國家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有重大的期望,公帑資源管理者更須盡職盡責,別再辜負市民的託付。 撰文:朱家健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 延伸閱讀:朱家健:香港白米市場將面對調整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