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中美互曬軍力 磨擦升級


美軍近期刻意選擇在中國附近進行聯合軍演,藉此進行威嚇。

中美下一輪貿易談判進遲到十月舉行,現時雙方均處於「零交流」狀態,局面難見緩和跡象。貿易層面上欠討論空間,美國唯有轉移到在軍事方面給予中方壓力,近期刻意與日本進行聯合軍演,令中美的磨擦轉移至另一個層面之上,勢令全球更緊張,或加快中美軍事競賽。

日本陸上自衛隊本週二(十七日)在日本熊本縣大矢野原訓練基地,聯合美軍展開地對艦戰鬥軍演,屬首次在日本進行的美日地對艦聯合軍演,而對上一次美日地對艦軍演,要數到去年,但選址美國舉行。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地對艦導彈訓練是美日實戰軍演「東洋之盾二○一九」的一部分。美國方面派出了地對艦導彈地面部隊,在日本舉行的聯合軍演中,首次使用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海馬斯」(HIMARS)。日本方面亦派出了最新型的「十二式地對艦誘導導彈」。

美日聯合軍演選擇在日本附近進行,分析認為是別有用心,刻意挑選在中國海域附近,以回應中國近期加強的海洋活動。近年,中國軍艦在日本西南島嶼附近,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進行常態化航行,一六年十二月以來,中國航母遼寧艦已經三次穿行宮古海峽,去年更派出核潛艇進行潛航。

之前亦有報道稱,在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附近,中國公務船多次侵入日本領海,所以是次日本的陸上自衛隊,在鹿兒島縣的奄美島、宮古島及石垣島軍演中運用到「十二式地對艦誘導導彈」。

給中方壓力
美國今次是特別「配合」日方的行動,試圖給予中方一定壓力。其實美軍自己,近期亦加強了在中國海域的軍力展示。美國海軍導彈驅逐艦「邁爾號」(USS Wayne E. Meyer DDG 108)上週便再度進入西沙群島海域,邁爾號導彈驅逐艦進入西沙群島海域,同一艘軍艦罕見地在兩週之內在南海執行「自由航行行動」。

中國於一九九六年宣布國家領海基線,由中國控制的西沙群島被歸入基線內,但做法不被認同,美國第七艦隊的發言人Reann Mommsen指出,中國試圖通過海洋基線,去控制超過國際法允許範圍的更多領海、專屬經濟區和,而美國的「自由航行行動」是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進行,不會理會任何地方過度的海洋主權要求,亦不會受時局影響。

美方的行動亦自然挑起中國的情緒,中共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華敏早前表明,邁爾號飛彈驅逐艦擅闖西沙群島「領海」,南部戰區海空兵力依法依規對美艦全程進行跟蹤監視和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中方指,美方無視國際法規則,長期在南海地區實施「航行霸權行動」,嚴重損害中國主權權益,充分證明美方對維護國際和平和地區安全穩定毫無誠意。中方亦重申,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無論外軍艦機以何種方式挑釁,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中國解方軍近年的軍費開支均貼近GDP增長。

參與東盟軍演
除了與日本聯手,美國亦有參與其他國家的軍演,不會錯失任何一個向中國施壓的機會。美國剛於本月初參與東盟國家在曼谷以東的一個海軍基地為期五日的軍演,軍演目的是「維護海事安全,聚焦於防止及預防海上不軌行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之前在泰國參加東盟外長會議期間,特別強調了該次聯合軍演的重要性,聲稱是為了回應華盛頓政府主倡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而加強美國海軍與東盟海軍之間的軍事合作。

不過,泰國方面亦希望可以淡化到軍演的負面影響,泰國國防部發言人在軍演前強調,東盟和中國去年十月亦曾舉行過海上聯合軍演,再與美國合作,與當前的局勢沒有關係。

美國與中國的角力不只中美在南海角力,美國一早有意與第一島鏈(東亞的海岸線往東向太平洋島嶼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之間的廣泛海域)的盟友,在主力國家部署導彈系統。雖然日本未有正面回應有關事宜,但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省計畫在宮古島,部署陸上自隊導彈部隊,並將興建彈藥庫,而宮古海峽屬解放軍遠海長航演訓必經之地。

分析認為中國解放軍向東海或北海艦隊需要進出第一島鏈,南下往台灣東部靠近,宮古海峽週邊都屬一個必要的交通孔道。有軍事專家認為,日本為了因應中國軍艦常態化突破第一島鏈,才會選擇以不撕破臉的方法回擊。

或引台灣加入
在美日中的軍事角力,未來更有機會再加入台灣,將令關係更為複雜。美國兩年一次的環太平洋軍演,於二○一八年因南海主權爭議,未邀中國參加,而台灣一方,亦向美國國會尋求支持台灣加明年的環太軍演。

事實上,美國今年七月開始,就恢復向台灣出售軍備,前後兩批合約高達一百億美元,最近的一批合約為八十億美元,包括台灣多年來要求的F-16V戰機,一賣就多達六十六架,事件亦已惹起中方的高度關注,中國外交部已呼籲美國要立即停止對台售武計畫,否則後果自負。

面對美方種種挑釁,中國亦不甘示弱,近期已加強沿海的軍事演習,以抗衡美國的威脅。解放軍上月底開始在東海海域舉行軍事演習,便是美國批准對台出售戰機後首次,亦過去一個月以來,解放軍第三次進行的軍演。

解放軍上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已在東海舉行實彈訓練,禁止其他船舶駛入。中方未有披露軍演的細節,但台灣《聯合報》報道,多方跡象顯示,解放軍或正在東南沿海舉行大規模軍演,涉及多個戰區,並有海陸空多支軍隊參與。分析認為,中方的軍演對台灣來說,的確帶來較大的壓力。

俄羅斯的軍費開支排全球第四,實力絕對不能輕視。

其實於七月底,解放軍已接連在浙江舟山群島外海、福建東山島一帶舉行軍演。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之前發布研究報告,未來中方只會更頻繁地以軟硬兼施、文攻武嚇策略,即是軍演配搭輿論向台灣施加壓力。

俄中八國示威
美方與日本聯合軍演,中方亦積極加強與其「盟友」合作,俄軍於本月十六至二十一日舉行「中央──二○一九」首長司令部大演習,而今次的焦點所在,是中國及其他六個國家的參與,對俄羅斯來說屬史無前例。當地媒體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參加此次演習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哈薩克、塔吉克和烏茲別克,主要在俄羅斯歐洲地區的棟古茲、託茲基和阿蘇盧克等八個訓練場進行。連同俄羅斯在內的八個國家,將出動多達十二萬八千名軍人參加軍演,並將出動二萬多件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六百架飛機及十五艘軍艦。

「中央」系列首長司令部戰略演習為每四年舉辦一次的軍演,俄羅斯國防部強調,此次演習的主要目的不僅是對俄羅斯部隊訓練水平的檢測,而且可以提高俄羅斯與中亞等國家的軍人相互配合水平及保護國家利益的能力。演習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演練反恐,擊退來自空中的打擊,並實施偵察和防禦行動;第二階段將轉入進攻,演習採用強大的火力打擊,以徹底消滅假想敵。

中俄自然已非首次合作,今年五月,兩國才在青島進行為期六日的「海上聯合──二○一九」演習,中方亦首次展示出其新軍備實力,包括實現水下互救潛艇艇員、實現艦機聯合反潛、實射導彈武器。

美俄雙方已經交惡,因為美國於八月份單方面退出一九八七年簽署的《中程導彈條約》,而美國對中俄雙方來說已屬共同的敵人,值得聯手對付。俄羅斯政治學家認為,九月的八國聯合軍演,俄羅斯舉行如此大規模的演習,是特意向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發出強有力的訊號,亦是對北約在俄邊境附近舉行演習的回應,今次演習的關鍵之處在於有七國軍人參加,表明俄羅斯準備與其他亞太國家共同保衛地區安全與穩定。

針對中資企業
除了軍演之外,美國近期亦開始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資企業。《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美國參議院要求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考慮是否禁止中國聯通(00762)及中國電信(00728)在美國運營。美國參議員Chuck Schumer及Tom Cotton發信指,以國家安全顧慮為由,要求委員會審查兩間公司在美國使用網絡的許可證,指兩間運營商與中國政府有密切聯繫,可以「瞄準」美國人的通訊。今年五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已拒絕中國移動(00941)在美國營運。FCC主席Ajit Pai當時的理據是,中國政府有可能利用中移動「展開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執法和美國經濟利益的活動」。

各國都以試射導彈進行威脅,成為慣常手法。

而其他中資企業亦受影響,美國雜誌《石英》(Quartz)報道,華府官員近日指控阿里巴巴、騰訊(00700)及百度等科技企業可能為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或擴大對中國科技的審查範圍。分析認為,被華府點名的中國企業,未來更難在美國投資或從事商業活動。

美國政府就連中國出產的地鐵車廂都要怕,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及眾議院即將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其中一項條款是禁止使用聯邦撥款,從中國國企或國有控股購買地鐵列車,確保國家和經濟安全,並獲得白宮及跨黨派議員支持。有美國國會議員憂慮,中國中車(CRRC)會成為中國擴展經濟影響力的工具,並監控美國民眾。法案通過後,並不影響中車之前已獲得千輛列車合約,但日後中車極大可能不能再獲得任何生意。

地緣風險上升
不單止中美俄等大國,南韓與日本爆發貿易磨擦,亦讓南韓上月在有主權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為竹島)進行軍演,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設備受到重創,伊朗被指為幕後黑手 ,中東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全球局勢愈來愈亂,軍備開支預期只會有增無減,最後唯一可以受惠的,可能只有軍備企業。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 IISS)今年初發布的《全球軍力平衡報告》,指出中共軍力已經對西方國家構成威脅,而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均在增加軍費開支,去年全球武器和國防支出增長百分之一點八,超過一萬六千七百億美元,其中近半數增長來自美國,而中國的軍費增長率亦遠高於整體增速,達百分之六;歐洲北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去年則達二千六百四十億美元,按年升百分之四點二。報告認為,西方國家的軍力仍然優於對手,但差距已在收窄。

現時全球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仍是美國,報告指美國去年的軍費開支高達六千四百三十億美元,按年升百分之五,排在第二的中國只有一千六百八十二億美元;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三,為八百二十九億美元;第四的俄羅斯則為六百三十一億美元。

星球大戰計畫
報告指出,中共公開宣稱,將在二○三五年前,實現人民解放軍現代化,中國海軍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下水了新型的巡洋艦,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進行了海上試航。在空軍方面,推進了包括超高音速巡航導彈和人工智能在內的新技術。中國引進更先進的軍事系統,並且正執行一項策略,以提升部隊在遠離國土的作戰能力。IISS國防經濟與探購研究員Lucie Braud-Sudreau指出,西方國家國防預算增加,尤其是美國防部支出增加,推高全球軍費開支總額,原因是美國及歐洲預期中國及俄羅斯未來的威脅增加。

其實除了「地球」上的軍事開支增加,各國近年亦已加速在太空的開支,美國今年亦已重啟「星球大戰計畫」, 將成立新軍種「太空軍」(Space Force),計畫五年投入一百三十億美元。中國方面,今年一月已成功透過無人太空船「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登。除此之外,法國、印度及俄羅斯等,積極進軍太空。分析認為,現時的國防已不限在地球之上,若能盡早在太空進行部署,將更有利日後的軍事防衛,故未來各國的軍事開支,只會有增無減,更會由地球衝上太空。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