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沈豪傑: 凝聚跨界共構社會資本 打造幸福社區
時事熱話
2025.08.10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沈豪傑: 凝聚跨界共構社會資本 打造幸福社區
alt not available
Henry Lau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CIIF)自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透過資助不同團體在社區推行多元化的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投入社區,透過多元化的社區項目實現鄰里守望相助精神。今年4月,接替關則輝,出任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主席沈豪傑表示,自CIIF成立以來,基金已資助超過全港各區共逾500項計劃,未來會繼續積極與商界合作,凝聚跨界力量,共同建構社會資本,打造本港成為幸福社區。

alt not available

沈豪傑提及,自己投入社區前線工作逾二十載,在地區及專業領域深耕社區。

沈豪傑是一位事務律師,工餘時參與區議會、地區及社區服務工作,約兩年前開始參與基金委員會事務,透過與前線不同團隊、義工及協作夥伴接觸,親身感受「不以金錢為先,只為願意助人」的社會資本力量。

4C幸福方程式 為社區注入人情味

沈豪傑指出,基金作為推動香港社會資本發展的領航者,一直深信社會資本是幸福社區的基石之一,自成立以來,基金及資助計劃團隊一直積極實踐「3C幸福方程式」—即Care(關愛)、 Connection(連結)、Cohesion(凝聚力),為社區注入人情味。除3C外,他指出除了關愛、連結及凝聚力之外,還有第4個C: Co-create(共創) 亦同樣重要,表示基金將繼續推動跨界別合作,結合各界資源、專長和網絡,構建社區守護網。

CIIF在本港推動社會資本發展同時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並透露基金成立至今已資助超過500個計劃,涉及總金額約港幣10.6億,受惠人次逾103萬,當中包括逾145, 750名義工,建立約2 600個互助網絡。

此外,CIIF資助計劃範廣闊,服務類別及服務對象包括:兒童及家庭發展、青少年發展、長者支援及充能、建構社區能力、社會共融 (包括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及殘疾人士等)、健康關顧 (包括精神及心理健康)及跨代共融等。他續指,基金資助及推動多項計劃,於全港各區建立社會資本,更以實證方式發展多元化的社會資本發展模式,回應社會不同的需要。

沈豪傑指出,基金過去有不少建構幸福社區的成功經驗,例如以開放校園模式建立居民聚腳點、以「時間銀行」推動互助互惠的氛圍、實踐「醫社共生」理念應對人口老化等。

alt not available

建助聚腳點 助人自助

沈豪傑特別提到,在他的社區工作生涯中遇過一個「父親們」組成的互助組織,自己印象特別深刻。他認為,華人社會中男性即使遇到困難大多選擇默默承受,而這個項目則能讓平日較少表達情感的男士,能聚首一堂細訴「男人之苦」,這樣能帶動不同家庭成員投入社區,逐步強化及編織社區網絡。

沈續指,要有效連繫社區內不同人士,最重要是「聚腳點」,適逢在項目中有位參與者於屯門開設咖啡店,令男士們能夠定期於指定地點聚集。有鑑於這個「父親互助組織」的成功,他表示將與基金委員積極為其他項目尋找相應的「聚腳點」,有效推進社區與街坊之間的連繫。

alt not available

商界可發揮自身力量

談及CIIF與商界合作,沈豪傑表示,商界為社會資本提供資源及平台網網絡,正是跨界合作最佳伙計之一。基金一直積極與商界合作,共同建構社會資本,並為商界提供多種參與模式和回報。

他提及,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都可以發揮自身的力量,回饋社會。近年不少本地企業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堅守回饋社會的良心企業信念。當中,不少企業已把社會資本發展納入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中,例如利用其企業專長,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幫助弱勢社群「擴大社會網路」和「提升機會,擴濶眼界」,從而為社會及企業帶來更長遠的效益。

他期望,基金繼續推廣及複製這些成功模式,讓社會資本發揮更大及更廣的效用。CIIF於2022年藉20周年成立「社會資本學院」,推動業界將社會資本概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及促進本地、內地及國際的經驗交流,旨此培育更多人才;另外,基金未來透過兩年一度舉辦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論壇」這個平台,與各界探討如何在本港社會資本未來發展,打造更幸福的香港。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