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本地初創推 AI專利快檢索 助力科研發展


本地初創優端合科 (InnoAIbator) 日前推出自家本地研發的「人工智能專利檢索評估」,運用首創人工智能新算法「自然語言彩色圖騰」(NLCT)核心技術,突破現時專利檢索評估技術的弊端,令專利檢索評估更全面更省時,該團隊表示,新技術不僅有助於發明者節省專利評估時間,更協助投資企業獲得更全面的資料,有助推動香港以至國內科研初創企業的發展。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馮威棠教授

 

申請專利是從事科研初創者踏出的第一步,然而現時市面上專利代理涵蓋的科研範圍有限,只能透過搜尋器以人手檢索,不能精準檢測。同時,發明者若想找普通專利代理人進行專利評估,一次需耗費2,000至3,000元。可以說,現有的專利檢測評估方法不夠全面、準確度低、十分耗時且價格較高。

針對目前專利檢索評估技術的弊端,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成員之一InnoAIbator日前推出「人工智能專利檢索評估」。該系統能把專利文章內組合的所有關鍵詞,透過人工智能新算法轉化成彩色圖騰,提升文章相似度對比的效率,預測發明者獲取專利的成功率,減少人工專利檢索的時間和成本,令專利檢測評估更全面、省時、準確,提高發明者獲得專利的成功率。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馮威棠教授表示,透過一堆關鍵字及同義字對比,專利檢索可快至20分鐘,能提高發明者及創科投資者的工作效率,協助發明者往更先進、有潛力的科研方向邁進;從長遠來看,亦能推動香港科研的發展。同時,該系統收費較低,通常在千元以下,可減輕發明者負擔。此外,除了能快速高效評估專利,該系統亦能提供專業分析數據,如利用人工智能建議增加其他技術含量等。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日趨普遍,本港近年來在相關領域方面發展迅速,各高等院校表現出眾,研發能力屬世界前沿。今年,本港數間高校透過AI技術,先後研發出有益人類身體健康及社會運轉的科技,有助於預測患者病情惡化風險,協助醫生診斷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等。

團隊稱,系統的大數據覆蓋中國逾1,000萬個及美國逾300萬個專利,研發成本約600萬元,當中三分之二由港府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資助,自去年7年運作後,共有近300多間創科公司、50多個本地大學科研團隊使用,涉及醫療、互聯網、機械人等行業。

馮威棠說,全球專利代理及周邊服務的市場利潤龐大,單在內地已有約4,000 間專利代理公司,期望除了初創公司外,亦能吸引更多專利代理使用,公司未來會重點開拓中國市場。

本地初創優端合科 (InnoAIbator) 正式推出自家本地研發的「人工智能專利檢索評估」。

「自然語言彩色圖騰」(NLCT)核心技術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