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觀察到,隨著科技滲透生活,數碼產品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對許多長者來說,快速變化的數碼環境卻仍帶來挑戰。他們因操作不熟而感到無力,甚至選擇遠離科技,這難免限制了生活便利,也加深了數碼鴻溝。作為開發者,筆者認為推動「長者友善設計」會是對社會公平的承諾,更是企業拓展市場的良機。
長者友善設計從無障礙設計出發,針對長者的生理與認知需求進行優化。這種設計旨在讓科技更易用、更貼心。例如,通過大字體與高對比度提升可讀性,簡化操作流程減少學習負擔,並加入語音控制等功能,讓長者能更自信地擁抱數碼生活。這些調整可幫助他們融入社會,也讓科技真正實現普及與包容。
在實踐上,筆者傾向將長者友善元素融入產品的原生設計,而非推出獨立的「簡易版本」。原因在於,專屬模式雖能快速解決問題,卻可能讓長者感到被標籤化,反而降低使用意願。相較之下,原生整合能跨越年齡限制,促進代際共融。具體而言,這種設計可包括:
直觀介面:簡潔的導航與明確的操作指引。
視覺優化:大字體、高對比配色,提升辨識度。
技術兼容:支援輔助工具,如螢幕閱讀器與語音輸入。
人性化流程:減少步驟,避免過多選擇造成的困惑。
類似的設計可提升用戶體驗,還能強化品牌對多元價值的承諾,相信可以贏得更廣泛認同。
銀髮市場的價值及機遇 需技術與社會協同並進
全球人口老化趨勢下,長者群體的消費潛力其實不容忽視。他們在醫療、生活用品與娛樂領域的支出持續增長,對數碼產品的需求也在上升。企業若能抓住這一趨勢,開發符合長者需求的數碼解決方案,將有望開拓一片藍海市場,絕對可帶來經濟回報,也為企業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實現數碼共融,單靠技術創新遠遠不夠,社會支持同樣重要。筆者建議,企業應與社區團體、非政府組織及教育機構合作,推出長者數碼技能課程,讓他們逐步適應科技。此外,產品開發階段也應納入長者使用場景,確保設計貼近實際需求。同時,媒體宣傳能提升公眾對長者數碼困境的關注,推動更包容的環境。
科技的終極價值在於讓每個人受益。透過長者友善設計,筆者希望幫助長者跨越障礙,點燃他們對科技的興趣。我認為這是開發者的責任,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筆者盼望各界攜手打造一個公平、包容的數碼生態,讓所有人都能共享科技帶來的好處。
作者:Alvis Ko
theOrigo Lt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