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可持續發展
嶺大研究揭示「一心多用」涉及多種認知能力 透過技能訓練有潛力提升工作學習表現
時事熱話可持續發展
2025.07.30
嶺大研究揭示「一心多用」涉及多種認知能力 透過技能訓練有潛力提升工作學習表現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不少人需要「一心多用」(Multitasking)處理各種任務。這是一種先天能力,還是可經後天鍛鍊,學術界一直未有明確定論。嶺南大學(嶺大)心理學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心多用」並非單一能力,而是由多種認知能力組合而成。研究團隊推論,針對這些能力進行有系統的訓練,有潛力提升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與學習表現。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著名心理學期刊《實驗心理學雜誌 — 人類感知與表現》(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並獲選為當期的編輯精選文章。

研究團隊招募了224名年齡介乎18至28歲的大學生參與實驗,包括93位男士和131位女士。他們需連續三星期內到實驗室三次,測試範圍涵蓋「一心多用」的三種處理模式,包括:

(一)、「同時執行兩項同等重要的任務」⸺要求參加者同時聽聲音及視覺刺激,並作出不同反應;

(二)、「任務切換」⸺要求參加者即時改變工作焦點;

(三)、「處理複雜的多重任務」⸺要求參加者在高壓環境下同時監察多個螢幕資料、記住指示內容、並根據變化作出即時決策與排序。

實驗期間,研究團隊測量參加者四項核心的認知能力,包括「反應選擇速度」、「抑制干擾的能力」、「資訊處理速度」,以及「工作記憶容量」,以探索他們進行「一心多用」時所需要運用的不同認知能力。

結果顯示,三種「一心多用」的處理模式都涉及運用三種共通的認知能力,包括「反應選擇速度」、「資訊處理速度」及「抑制干擾的能力」。不過研究發現,參加者進行不同任務時,還需應用不同的認知能力。例如,在「任務切換」時,參加者主要靠共通的認知能力完成任務,即透過快速選擇反應、快速資訊處理和集中注意力,避免被無關的事物干擾;在「處理複雜的多重任務」中,參加者除了依靠三種共通的認知能力外,亦需運用其他專屬的認知能力,例如「工作記憶容量」,幫助他們在接收多重資訊與指令中,維持準確判斷與決策效率。

另外,研究又發現,不同性別的參加者在處理「一心多用」任務上的表現存在差異。例如,男性在三種「一心多用」的處理模式的共通能力上得分較高。不過,在專屬「同時執行兩項同等重要的任務」及「處理複雜的多重任務」的能力,兩性表現並無明顯差異。研究團隊認為,性別得分的差異可能與測試任務的類型有關,未必代表兩性的固有能力存在差距。

嶺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呂輝航教授表示:「本次研究結果挑戰了一心多用為單一能力的傳統看法,有助大眾從科學視角深入理解這種現代社會普遍需要的能力。根據實驗數據證實,一心多用是由不同的認知能力構成,這為日後設計具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提供清晰方向,根據真實情境開發實用工具,進行適量的訓練,有潛力提升個人在高壓環境下處理多任務的能力,及加強其他相關的認知能力,有助應對工作或學習的挑戰。」

研究團隊未來將會進一步研究不同年齡層、職業及文化背景人士,在「一心多用」處理上的表現差異,並會研究開發貼近真實生活情境的評估工具與模擬訓練,拓展「一心多用」研究在教育及工作層面的發展潛力。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