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社會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促進市場營銷的創新與增長,嶺南大學 (嶺大)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於今日(5月14日)假香港黃金海岸酒店主辦「2025香港定量市場營銷會議」,主題為「數據驅動的定量營銷洞察力對業務影響」,旨在分享業界最具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探討如何運用量化方法解決醫療健康、電子商務、法律政策等領域的實際營銷難題。活動吸引逾180位來自香港、大灣區及國際知名學者、業界領袖和研究生參與。
此次會議邀得兩位頂級期刊的主編學者擔任主講嘉賓,包括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行銷學教授、《營銷科學》(Marketing Science)高級編輯陳達教授;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學研究副院長、《市場營銷研究雜誌》(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共同編輯Kapil R. Tuli教授。
嶺大學術暨教務副校長及林文贊科學計算講座教授陳漢夫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嶺大很榮幸首次主辦會議,冀以此促進香港及大灣區學術界與商界之間的交流協作,推動知識轉移,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商業應用。他表示:「隨著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急速發展,營銷領域正經歷重大轉變,這些強大的工具為商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以了解消費者行為、預測市場趨勢和優化決策過程。此次會議旨在建立學術交流平台,深入探討利用先進技術推動市場營銷,以達至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長遠目標。」
是次學術會議展示了嶺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嶺大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李宜威教授發表一項有關「網上評論管理」的嶄新研究,對全球168間酒店進行深入分析,結果發現,雖然顧客回覆評論能提升酒店評分,但會導致評論數量減少。研究亦證實,酒店獲得更多評論數量比滿分評價更能帶動銷售成長。這項研究為的結論強調,企業應該專注於獲取更多顧客的反饋,而非追求滿分評價。
在主題演講中,陳達教授分享了他在相關範疇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以心臟藥物偉卡沃(Verquvo)為例,揭示網上醫學教育研討會正改變中國內地醫藥行業的營銷模式。相關研討會憑藉講者聲譽及同行效應,即使不依賴傳統銷售手法,也能提高目標藥物的處方量,亦減少競爭藥物處方需求,實現更強大的營銷效果,有關營銷策略所產生的效果甚至超越傳統銷售手法。
Kapil R. Tuli教授則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法律保護如何影響營銷預算。他指出,他對美國企業的研究顯示,在更為嚴格的商業秘密保護法下,廣告支出會大幅增加,這揭示了知識產權政策能直接影響營銷投資的決策。
另外,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教授黃珊教授提出一項創新的數位實驗解決方案。她提出的A/B測試框架能針對參與者的時間差異進行動態調整,成功解決網上研究的重大難題。有關方案已在即時通訊軟體微信測試並證實有效,有助企業從測試結果中作出更精準的商業決策。
嶺大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系主任彭玲教授致閉幕辭時表示,本次會議所分享的研究成果極具參考價值和影響力,將學術知識轉化為實際商業應用,使企業在當今數據驅動的商業環境中,能掌握相關技術以保持競爭優勢。她又表示:「嶺大的研究團隊未來將會繼續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提出更多助力解決實際商業難題的營銷方案。我們衷心感謝OnMyGrad的嶺大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市場學系校友蘇俊軒先生和黃卓睿先生,作為贊助本次會議給予的慷慨支持。」
香港定量市場營銷會議每年由香港不同大學主辦,旨在匯聚香港及大灣區的學者,共同分享和交流他們在定量營銷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嶺大學術暨教務副校長及林文贊科學計算講座教授陳漢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