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可持續發展
認識DDU/DAP Vs DDP 跨境電商兩大交貨模式
時事熱話可持續發展
2025.02.24
認識DDU/DAP Vs DDP 跨境電商兩大交貨模式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隨着全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跨境貿易成為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途徑。在國際物流領域,DDU/DAP 與 DDP 這兩種交貨方式是最常見的選擇,它們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成本、獲利能力、物流效率以及客戶體驗。對於跨境電商來說,理解這些貿易條件的差異,將有助於企業做出更適合自身業務的決策。

延伸閱讀:【跨境物流】拆解4大物流配送模式

DDU/DAP(未完稅交貨 / 所在地交貨)

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稅交貨)或 DAP(Delivered At Place所在地交貨),指的是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至買方所在國家指定的地點,但不處理進口清關及支付關稅,這些責任由買方承擔。此模式的優勢,在於賣方能夠有效控制物流成本,還能藉由較低的成本支出,在產品定價上擁有更大彈性。且由於無需處理複雜的進口清關手續,企業可將精力集中於核心業務發展。

然而,DDU/DAP模式可能會為買方帶來一定挑戰,因為他們需要自行處理清關事宜,且無法預測關稅與額外費用,若處理清關程序不及時更會導致貨物延遲,這些都可能會降低整體購物體驗,大大影響顧客滿意度。

DDP(完稅後交貨)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稅後交貨)則是由賣方負責全程物流,包括進口清關與關稅支付,確保貨物送達買方手中時不再產生額外費用。這種方式使買方享有便利的購物體驗,無需擔心後續的關稅問題,特別適合 B2C 電商業務。由於賣方全程掌控物流過程,不但能夠提高清關效率,還能確保交貨時間的可預測性。

不過,採用 DDP 方式的賣方需要承擔較高的運營成本,特別在處理高價值或大體積商品時,成本負擔更為沉重。而且在不同市場面對各種進口法規與關稅計算時,可能增加財務風險。因此,選擇此模式的企業需具備良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並了解各國清關政策。

如何選擇適合的交貨方式?

選擇合適的交貨方式需綜合考量多個因素,包括產品類別與價值、企業的運營能力、目標市場特性,以及消費者的購物偏好等。

對於成本敏感、產品利潤較低或缺乏國際物流經驗的企業,DDU/DAP可能是較適合的選擇,因為此模式能有效控制營運成本,降低跨境物流風險。相對而言,若企業擁有充足的物流資源,熟悉目標市場的通關規範,並以提升購物體驗為優先考量,則建議採用DDP模式,以確保更好的物流時效和客戶滿意度,進而建立品牌信譽。

無論選擇哪種交貨模式,交易資訊的透明度相當重要。電商應在商品頁面清楚標示價格的組成項目,包括是否已包含關稅和進口費用,以及買賣雙方各自需承擔的責任範圍。若採用DDU/DAP模式,應提醒消費者可能產生的額外費用,並提供當地進口關稅的參考資訊。若採用DDP模式,則應明確說明售價已包含所有費用,消費者無需額外支付。

完整且透明的資訊不僅能降低交易糾紛,更能增進消費者信任,幫助企業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

延伸閱讀:【跨境電商】進軍國際市場的三大關鍵要素

第三方物流合作:提升跨境電商競爭力

跨境貿易流程繁瑣,從關稅計算到通關文件處理,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對於希望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來說,選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夥伴能夠更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多年來致力於提供海外物流支援,目前服務範圍涵蓋上海、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及美國等地,並在各地設有倉庫與物流團隊,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包括空運與海運、進出口報關、倉儲管理、揀貨包裝及出貨,為企業提供完整的跨境物流配套,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透過與專業物流供應商合作,企業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發展,確保產品能夠迅速而順利地進入海外市場,並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從而在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

撰文:

e+Solutions 副總經理 葉翠玲(Sandra)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