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
鄉郊保育辦公室以「生態『悠』蹤」帶出可持續發展路徑
時事熱話
2025.09.10
鄉郊保育辦公室以「生態『悠』蹤」帶出可持續發展路徑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國家發展理念指導下,生態保育已從單純的環境議題,演變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為響應全國生態日,環境及生態局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辦)於9月9日至17日在荃灣荃新天地二期舉辦的「生態『悠』蹤」專題展覽,正是這一理念在香港的具體實踐與探索。展覽透過融合科技與文化,不僅向公眾展示香港鄉郊的自然魅力,更深層次地揭示了如何將生態資產轉化為社會及經濟價值的可行路徑。

六大主題區:生態價值的創新轉譯

本次展覽精心劃分六大主題專區,其核心目標在於將無形的生態價值,轉譯為可感知、可體驗的內容,從而構建公眾對「金山銀山」的具體想像

alt not available

虛擬與現實交錯,體驗先行:「水鳥飛一飛」展區的VR技術,讓參觀者體驗后海灣濕地的生態系統;「鄉郊走一走」的實境影片,則帶領公眾穿梭於古樸村落。這些沉浸式體驗的設計,其根本邏輯在於「價值可視化」。透過讓公眾親身「看見」綠水青山的美好,潛移默化地建立起對其內在價值的認同。這種認同是未來發展生態旅遊、推廣本地農產品及吸引鄉郊深度文化體驗等經濟活動的社會基礎。它證明了保護自然不僅是責任,更是創造全新市場機遇的第一步。

alt not available

互動式科學普及,深化認知:「蝴蝶賞一賞」專區將斑蝶標放的科研工作遊戲化,讓訪客了解生態監測的意義。這一步操作,將保護生態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公眾可參與的活動,不僅提升了科學素養,更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對「綠水青山」的了解和數據積累,是實現其可持續利用、走向「金山銀山」的科學前提。

alt not available

文化傳承與活化,構建資產:「文化學一學」區域聚焦於荔枝窩客家村落的活化歷程。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文化資產價值的深度挖掘。展覽呈現的鄉村活化項目,正是將文化這一無形資產,轉化為吸引人流、帶動社區經濟、提升地區品牌價值的成功案例。它雄辯地說明,蘊藏在「綠水青山」之間的人文歷史,同樣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alt not available

藝術與社交的雙重驅動:為擴大公眾觸及面,展覽巧妙地運用藝術裝置與社交媒體進行雙重驅動。「谷埔坐一坐」的蘆葦田藝術裝置和「美景影一影」的自拍機,成功將參觀轉化為分享,利用社交網絡的槓桿效應,放大了生態保育的聲量。這一策略顯示,在現代傳播環境下,生態議題的推廣需要與美學、潮流和青年文化緊密結合。

總體而言,「生態『悠』蹤」展覽超越了一般性的環保宣傳,它更像一份香港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階段性報告。它展示了香港不僅擁有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同樣坐擁極具潛力的生態及文化資源。透過創新的模式,這些沉睡的「綠水青山」正被逐步喚醒,有望在未來轉化為推動香港多元化、可持續發展的「金山銀山」,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生態『悠』蹤」全國生態日專題展覽2025詳情:

• 主辦機構:環境及生態局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辦) • 展覽日期:2025年9月9日(星期二)至9月17日(星期三) • 地點:荃灣荃新天地2期 高層地下中庭 • 門票:免費入場

alt not available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