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 為殘疾人士提供全面晚期照顧
時事熱話
2025.06.19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 為殘疾人士提供全面晚期照顧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本港有超過53萬名身體殘疾人士或精神復元人士,約七成為50歲或以上,此外,統計報告中亦推算全港約有77,000至90,000名智障人士。隨著殘疾人士持續老齡化,他們對重症治療及護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社會對殘疾人士紓緩治療和臨終關懷服務的關注。有見及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約2億9,000萬元, 於2024年中主導策劃及捐助了一項為期五年的「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

基金聯同香港大學、中文大學,以及十間非政府機構,透過醫社合作,在超過120個殘疾人士服務單位,為超過7,000名患有晚期疾病的殘疾人士, 當中包括身體及智力障礙人士, 精神復元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紓緩治療和臨終關懷服務。

此外,計劃亦會為超過14,000名專業人員提供培訓,加強前線員工提供紓緩及晚期照顧服務的能力,亦會舉辦工作坊和社區活動,增加公眾對相關服務的認識。

alt not available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出席「賽馬會安寧頌︰ 融和篇」計劃啓動禮。

「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啟動禮暨研討會,及新聞發佈會於日前(16日)在香港大學舉行,邀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香港賽馬會董事陳衍里、醫院管理局總監(策略發展)程偉權,以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文鳴擔任主禮嘉賓。

馬會董事陳衍里表示,馬會於 2016 年主導策劃及捐助「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至今已惠及超過 23,000 名長者和其家人。有見殘疾人士面對晚期疾病時,所需支援更為具挑戰性,馬會在 2024 年主導策劃及捐助「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為殘疾人士包括身體或智力障礙,以及精神復元人士,提供紓緩治療和臨終關懷服務,提升他們及其照顧者的生活質素。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香港賽馬會致力建構健康社區,推動基層醫療、紓緩治療及臨終關懷服務的發展。隨後,由「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項目總監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教授介紹在「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下,透過與包括社工、醫護人員、殘疾人士家屬等進行的共識工作坊,建立綜合社區安寧照顧服務的介入模式,從而為不同類別的殘疾人士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讓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下接受服務。

alt not available

出席「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記者會嘉賓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左三)、「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項目總監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左二)、項目共同首席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陳裕麗(左一)、項目共同首席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崔佳良助理教授(右一)、項目服務使用者杏娟(右三)以及基督教靈實協會社工袁卓音 (右二)。

發佈會最後由參與計劃的服務使用者家屬以及基督教靈實協會的社工袁卓音分享。服務使用者杏娟的妹妹表示,計劃除了為殘疾人士及家人提供身心靈支援,紓緩照顧者壓力,亦讓家人更好準備和討論殘疾人士的晚期照顧和治療安排。袁社工表示計劃可更聚焦殘疾人士的身體變化和需要,而提供全面的支援服務以及生死教育,同時增加社會對殘疾人士晚晴需要的認識。

「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建基於2016年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為期十年的「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其建立的安寧照顧模式,為社區及安老院舍內患有晚期疾病的長者提供全面的紓緩治療和臨終關懷服務。「賽馬會安寧頌:融和篇」計劃將服務對象延伸至身體及智力障礙人士,以及精神復元人士。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