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時事熱話本港時事
愉景灣遊艇展 破紀錄30艘船亮相 展現遊艇經濟新動力
時事熱話本港時事
2025.10.19
愉景灣遊艇展 破紀錄30艘船亮相 展現遊艇經濟新動力
alt not available
Editorial Team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遊艇經濟,包括推動「遊艇自由行」及增加遊艇泊位。香港興業集團屬下的大嶼山遊艇會(Lantau Yacht Club)日前起舉行一連三日的遊艇展,展出約30艘船艇,打破3屆以來紀錄,吸引眾多航海愛好者及業內專業人士踴躍參與。

alt not available

(左起:)中信泰富香港地產部董事李偉明、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香港興業國際集團主席查懋成、香港興業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鄧滿華、香港興業國際集團酒店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麥偉森,進行啟動儀式。

開幕典禮邀請主禮嘉賓包括香港興業國際集團主席查懋成、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香港興業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鄧滿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香港地產部董事李偉明,以及香港興業國際集團酒店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麥偉森,聯同遊艇業界領袖共同揭開序幕。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特首在上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發展遊艇經濟,優化遊艇產業配套,推廣高端遊艇旅遊。『2025 海上奢華盛會』頂級遊艇展,為區內包括中國內地的業界,開創合作與交流機會,有助推動香港作為亞洲遊艇樞紐,對落實『遊艇+旅遊』以至『無處不旅遊』亦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香港興業國際酒店業務營運執行副總裁麥偉森表示,不少人認為遊艇是有錢人的玩具,但他形容遊艇已經很「平民化」,針對中上層人群,部分遊艇更可以讓多個家庭共同購買,而購買後也產生了很多費用,例如入油、維修及上岸「食玩買」等,例如美國、歐洲、菲律賓等都會用遊艇帶動離岸經濟。

麥偉森表示,過去外國及內地船隻來港,需聘請本地持牌船員,及向多部門申請審批,手續繁瑣,導致來港數量寥寥。他認為,若能借鑒「港車北上」模式,實現兩地牌照互認,將徹底釋放內地船東與遊客的來港需求。他說,施政報告提出的「遊艇自由行」,勢必帶動遊艇展規模,以及遊艇數量的增長,其公司計劃在5年內,把香港的遊艇展打造成能與新加坡、摩納哥等國際知名遊艇展比肩的盛會。

alt not available

活動期間舉辦的《遊艇經濟的無限可能:跨界融合與產業升級》研討會成為焦點環節。研討會重點討論如何配合政府政策方向,透過推動「遊艇+旅遊」的創新概念,促進產業升級與跨界融合。

香港遊艇業總會主席周基倫表示:「是次遊艇展實質體現了《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倡的『遊艇經濟』概念,此次活動證明,香港憑藉優越條件和完善配套,完全有能力發展成為區內首屈一指的遊艇樞紐。」

珠海市金灣區遊艇產業發展協會的參與成效顯著,為海事服務及區域合作開拓具體方向。協會會長陳弘文表示:「我們已確立實質合作方案,開創具體合作路徑,這些成果將直接惠及大灣區內的遊艇船東及相關的遊艇產業鏈。」

陳弘文說,內地造船和遊艇維修經驗豐富,他認為兩地可打造「前店後廠」的協同合作模式。香港作為遊艇業的「店面」與「櫥窗」,承擔展售、試航、觀光旅遊等功能,內地則作為「工廠」,提供物美價廉、具世界級水準的製造與維修服務。他又說,珠海政府已落實新政策,容許香港的遊艇於年底可以直航到金灣區,為船隻進行維修保養,相信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alt not available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遊艇經濟,包括推動「遊艇自由行」及增加遊艇泊位。香港興業集團屬下的大嶼山遊艇會(Lantau Yacht Club)日前起舉行一連三日的遊艇展,展出約30艘船艇,打破3屆以來紀錄,吸引眾多航海愛好者及業內專業人士踴躍參與。

是次展會業界合作單位陣容鼎盛,破紀錄展出30艘遊艇,參展品牌包括Absolute、Aquila、Axopar、Azimut、BENETEAU、Dufour、Ferretti、Fountaine Pajot、Four Winns、Gilles Vaton, Gilles Vaton、IAG, INFYNITO、Jeanneau、Lagoon、Osea、Parker、Prestige、Saxdor、Sunseeker、Wally及Yanmar等區內及國際知名品牌、以及Burgess 和Camper & Nicholsons代理的超級遊艇,還有全球知名的造船公司Damen Yachting的參與,Grandtec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及快捷航海儀器的先進航海電子設備展示。另DCH Marine提供愉景灣碼頭至會場接駁服務,MSA與COX引擎合作安排的海上試乘體驗,為有意向的買家提供了體驗機會。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