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嶺大)今年繼續積極參與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年度創科盛事「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嘉年華)。作為合作夥伴之一,嶺大合共展出八項以「智慧健康城市」為主題,並結合人工智能(AI)及跨學科研究的創新研發成果,涵蓋健康醫療、交通運輸、體育訓練、環境監測及長者照顧等範疇,展現科創團隊以科技回應社會所需、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嘉年華由即日起至10月26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行,嶺大展區D08設有多項互動體驗,並由學者及教研人員在現場講解,讓公眾沉浸式體驗AI科創成果如何改善日常生活、提升城市的宜居度,並激發市民對創新科技的興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10月18日下午參觀嶺大展區,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及利榮康計算智能學講座教授鄺得互教授,向孫局長及政府代表團介紹嶺大的前沿研究成果。鄺得互教授表示:「嶺大近年積極推動AI與跨科學研究項目,透過創新發明解決社會的迫切問題,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展區展示的八個項目,通過互動體驗讓參觀者了解前沿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健康城市建設,展現科技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鄺得互教授即場向孫東教授介紹其與深圳大學周宇教授共同研發的「AI專業劍擊訓練系統」項目,該系統充當一位「AI私人教練」,透過結合智能手環、智能鞋墊和動作感應攝影鏡頭,即時觀察和分析劍擊運動員的動作質素,幫助運動員進行科學訓練,提升安全性和效率。現場更設有劍擊體驗區的互動環節,讓參觀的中小學生「試玩」。同學可穿上劍擊服、配戴智能手環和動作感應攝影鏡頭等設備,體驗劍擊動作,讓系統運用深度學習的AI分析,並提出改善建議。該項目早前已榮獲「2025矽谷國際發明節」金獎及特別獎「國際發明聯盟協會IFIA獎」。
此外,香港持續錄得新增的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為教育公眾識別蚊蟲熱點,科學教研組主任及副教授(校長卓越青年學者)王沛欣教授到展區展出其領導研發的「AI 蚊患防控系統」,並展示由該系統近期捕捉本港不同品種的蚊蟲,親身與參觀者講解。王沛欣教授又利用系統發布的即時地區性蚊患風險指數,向參觀者講解如何防範香港不同地區的蚊蟲風險,加強防範蚊媒疾病傳播的意識。
其他展出的嶺大科研項目還包括:由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及數據科學學院工業數據科學學部博士後研究員劉乙人博士研發的「地鐵客流量預測模型」項目;跨學科學院院長及跨學科講座教授陳曦教授率隊研發的「直接空氣捕集二氧化碳促進農業生產」項目;服務研習處及創業行動總監高永賢教授領導研發的「緊急嬰兒保溫箱」及「AI智能電動輪椅控制系統 」項目;科學教研組主任及副教授(校長卓越青年學者)王沛欣教授研發的「智慧道路安全監控系統」,以及研究生院高級講師蕭珮而博士領導研究生院的學生研發的「智能老年家庭安全監測系統」。
王沛欣教授(中)到展區展出其領導研發的「AI 蚊患防控系統」,並展示由該系統近期捕捉本港不同品種的蚊蟲,親身與參觀者講解。
參加者體驗AI 專業擊劍訓練系統。
嶺大合共展出八項以「智慧健康城市」為主題,並結合AI及跨學科研究的創新研發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中)參觀嶺大展區,由鄺得互教授(左)介紹「AI專業擊劍訓練系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