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與港燈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合作,開啟業界和學術界協作的新篇章。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聯同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先生,7月15日出席了簡單的簽署儀式。
劉樂庭教授表示:「項目不僅可提升對低壓配電網絡異常情況的監測能力,更致力將AI應用擴展至更廣闊的領域。浸大與港燈將攜手探索更多創新方案,共同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蔡偉民先生表示:「港燈一直致力運用創新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和供電可靠性。今次結合了浸大的學術研究和港燈的實務經驗,期望透過共同開發的人工智能方案,進一步優化港燈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推動行業創新。」
合作備忘錄的首個研究項目「以人工智能檢測低壓配電網絡異常情況」,旨在提升港燈對低壓電纜的監測能力,從而進行及時維修並提高準確性,進一步加強供電系統的穩定與可靠性。
一直以來,港燈工程人員主要依靠客戶主動報告或自行分析負載數據,以監察低壓電纜的潛在異常情況,但此方式存在一定局限。透過今次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方案,更精準地分析每條低壓電纜的即時負載模式,快速識別異常波動,從而更有效地預測故障風險,提升維修反應效率和供電可靠性。
新技術有助工程人員更快、更準確地識別高風險低壓電纜,並安排預防性維修。除大幅提升電纜狀況異常的監測率,有效減低供電中斷風險,亦進一步強化港燈配電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浸大作為一所立足國際、領先亞洲的研究型大學,一直聚焦於重點策略性研究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港燈一直以來致力提供世界級的電力服務,近年更積極引入創新科技提升基礎設施的韌性。今次跨界別合作,充分體現科研成果如何轉化成為實際應用方案,不但促進電力監測技術的進步,亦為業界和社會創造長遠價值,有助推動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
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左)和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右)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