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皮雅斯:美國物流股大對決:FedEx VS UPS

上周美股下跌,資金追捧美債,導致債息下跌,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究竟是否美股熊市的序幕呢?過去一周美國公布了不少數據,以下就和大家深入分析現時的經濟走勢。 先前參考10年平衡通脹率(即是透過美國10年國庫債券和通脹掛勾債券計算出來的預測通脹率),我大膽估計通脹會在五月份見頂。而在過去一周,市場對縮減買債規模的言論和投資界舉足輕重人士都表示通脹會持續,但10年平衡通脹率仍然向下,現時該數據已跌至2.22%,對比五月份的高位已跌了30個點子。至於美國10年國庫債券,早在三月見高位後,現已回落超過50個點子。 因此以下的市況分析,我將假設未來三個月內通脹是維持低水平。 10年平衡通脹率。 美國10年國庫債券。 就業情況更新 美國最新公布的五月份職位空缺,輕微上升至9,210,000個。雖然數字再創歷史新高,但升幅明顯減慢,這是一個好現象。市場普遍認這個情況需要等待九月份美國額外救濟金完結才會改善。 之前,我已分享過已有超過一半美國州份提前結束額外救濟金的補助,而這些州份都是在六月尾七月頭提前暫停的。我相信七月份的空缺數據已經能反映實際情況,因為職位空缺數據是滯後一個月的。 我預計未來一兩個月的就業數據會出現一些波動,但其後會開始反映經濟常態化後的實際環境。 服務業數據更新 本星期亦發布了六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數字從五月份歷史高位的64回落至60.1。雖然是比市場預期的63.5低,但和G20其他國家相比,增長尚算非常不錯。 下圖為Markit統計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 過去一周,中國公布的服務業製造採購經理指數已下跌至50.3,反映服務業接近沒有增長,可見美國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仍能維持60以上的高水平增長,已是非常難得。 數據中的商業活動指數和新增訂單仍然都是60以上,而積存訂單更比上月高,上升至65.8,這反映整體商業活動繼續上增升,而且需求是持續的。行業當中的藝術娛樂和休閒、其他服務、運輸和倉儲都排在增長的前列位置,而以下主要分享運輸方面的情況。 根據報告中的訪問,運輸倉儲行業的從業員表示勞動市場仍然緊張,工資仍處於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並預計定價會長期上升。 因此我認為這行業有機會領先大市,行業龍頭公司分別是UPS和FedEx。年頭至今,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亦非常理想,UPS上升29.47%,FedEx則上升15.82%。 然而,兩家公司的營運策略是有分別的。UPS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客戶和網上銷售的平台,他們會以較細的辦公室以營運業務。FedEx則以大型辦公室內營運,他的賣點是能夠快速送達郵件。但在現今網購潮流下,FedEx在這方面發展遠不及UPS,而最近的股價走勢已反映以上情況。 若從估值模型分析價格與銷售(price- sales ratio), UPS一直都是比較高,達到2的水平;而FedEx只是0.93,因此FedEx股票看似相對便宜。 但當比較營運利潤率時,UPS明顯做得比較理想。按2021年第一季的營運表現,其毛利達到12.53%,較上季度有所增長,而FedEx只有8.43%。UPS的營運利潤率更比FedEx高出接近50%。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變種,相信網購潮流不大機會在短時間內改變,在趨勢持續下,加上最新經濟報告顯示,運輸業將仍然是增長熱點。大家不訪留意以上兩隻股票,而我個人是比較喜歡UPS的。UPS將在7月27日公布第二季業績,投資者可以提前部署。 [...]

大中華時事

【物流平台】UPS:推「自選派送地點」服務

電子商貿興起迎來種種變遷,對大中小企業而言,這股浪潮既是挑戰,亦蘊藏無限商機。預計未來兩年,全球零售銷售增長規模,當中以電商銷售增長速度為整體零售的兩倍。UP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趙莉(Lauren)表示,UPS香港早前已推出全新「自選派送地點」服務,讓消費者收件更靈活,從而協助客戶在電子商務市場中擴展,並提升其競爭力。 撰文  葉永成 | 攝影  鄺銘漢(部分) 亞太區電子商貿物流市場總值預計將從目前的1,080 億美元,急增雙倍至2021年的2,320億美元。從前,物流和配送服務只是作為消費者的附加服務,但現在消費者在網購時已將收貨程序視為重中之重。當前的新零售概念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地區企業的運營方式。事實上,UPS早前進行了一項名為《網上購物者脈動》的研究發現,免費送貨非常關鍵,因為亞洲的網購者僅支付平均15%的訂單運費,這是全球最低的百分比。 網購體驗滿意度增長放緩 研究報告指出,隨著更多亞洲消費者於網上購物,面對消費者對網購期望越高及零售業競爭越激烈下,免費送貨、縮短派送時間和以客為本的退貨政策成為網購主流。 值得一提,只有57%亞洲消費者滿意網購體驗,為所受訪地區中最低。從2015年至今,其滿意度僅有11%的增長(當年為46%),出現明顯的放緩跡象,反映零售商在提高顧客滿意程度上仍需努力,以挽回網購消費者的信心。 而行動領域方面,近年亞洲消費者逐漸習慣先以智能手機購物,然後再到實體店取貨,以及會不分國際零售商抑或中小型企業,也會光顧,例如淘寶、京東網站的小型電商等,也不乏捧場客。  此外,送貨到店(Ship-to-store)日趨流行,去年有37%網上購物者選用這項服務,而今年計劃使用這項服務的網上購物者佔59%。這服務對零售商而言極具吸引力,因為去年多達60%選擇於店內取貨的亞洲網上購物者,會在店內額外購物,而在中國市場的數字更高達74%。 手機網購亞洲勝美國 趙莉說,亞洲網上購物者使用智能手機愈趨普及,流動購物已成主流。多達77%消費者曾以智能手機購物,冠絕全球其他受訪地區,亦較2015年的55%為高。相比之下,美國只有48%消費者曾以智能手機進行網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