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Michel Longhini:金融危機最新遺下的有毒資產

今年秋天是歷史上最大宗破產案的十周年。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受次貸泡沫爆破波及,申請破產保護,並背負6,13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隨即在華爾街掀起風暴,不但導致股市大跌及信貸市場緊縮,更拖累實質經濟,債台高築的歐元區部分國家以至全球也受到牽連。 全球金融系統因過度活動而引發是次危機,G20國同意有必要大舉革新其運作和規管方式,而國際間也必須加強合作,才可防患未然。 如今十年已過,雖然部分意願良好的計劃最終未有成事,但無疑全球金融業在監管加強下已重塑面貌。改革金融業的工作包括兩方面,一是加強監管金融機構以防範壞賬蔓延和減低破產風險;另一方面是提高運作透明度和改善對投資者的保障,特別是零售投資者。 更嚴格法規陸續生效 多項新法例和規則由此應運而生。《巴塞爾III》於2010年底通過,對銀行實施更嚴格的流動性要求,以提高其資本質素。在美國,《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 Act)規管投資銀行的衍生工具和投機交易活動,同時加強對消費者和借貸人的保障(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後已逐步放寬規管)。 與此同時,歐洲於2014年成立銀行聯盟(Banking Union),著手改革銀行業,務求日後不會再出現動用納稅人金錢來拯救金融機構的情況。另外,規定投資服務供應商在提供服務時,必須考慮投資者的風險概況的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令II》(MiFID II),也於2018年初生效。 在加強監管金融業法規的同時,全球稅務透明度也逐步提高,包括美國的《海外帳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及經合組織的《自動交易資料協議》(Automatic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greements) 已陸續實施,整個浪潮已完全革新銀行業。 各家金融機構為了符合新規,獲利能力難免受壓,唯有透過投資和開發新增長來源去適應新局。 迷失十年的後遺症 不過,如果就此以為這些世紀重創後的傷疤已經消退便是錯判形勢。首先,經過多年搶救和維持靜脈注射後,究竟市場在治療完全中止時將如何反應仍屬未知之數。其次,在2007-2008年所受的部分創傷至今並仍未療癒。 就如歷史學家托澤(Adam Tooze)在最新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在雷曼兄弟倒閉後觸發的大衰退期,已對國際關係和政治平衡產生深遠的影響。 [...]

股市

韋立民:全球科技股的回報格局起變

自2008-09年環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科技類股表現亮麗。2018年似乎將再創佳績,全球科技股板塊由年初截至7月底已上揚近12%,遠勝增長類股(+7%)和全球股市(+4%)。       不過,推動該板塊驕人表現的背後動力如今卻不再一樣。2018年之前,科技股的總回報有賴三大動力推動,包括盈利、股息和市盈率擴張。自2010年以來,盈利增長是促進科技類股表現的最主要因素,在總回報中來自盈利的部分為49%,而市盈率擴張對總回報的貢獻在當時高達37%。 回報動力已轉變 此局面在今年已經明顯改變。年初至今,盈利增長已成為全球科技類股總回報表現的最大支柱,反觀市盈率已由回報動力變成回報阻力。 全球科技股自2012年以來市盈率重估上調的風潮已接近尾聲,除非科網股泡沫時代重演,否則市盈率重估在未來對回報的貢獻力將持續萎縮,並由盈利增長取而代之。 全球科技股現時在市盈率24倍水平左右,接近科網股泡沫期後22-25倍的上限;早期科網股泡沫後的經濟擴張中,全球科技股的市盈率都未能突破這個上限。如板塊市盈率進一步由2018年的高位降至當時的下限(即22倍),科技股今年的回報表現仍將保持正面,但未來的進賬較現水平可能會出現4%的跌幅。若市盈率能夠維持現水平,那麼預期科技股在2018年將有22%的盈利增長,年終時有望為總回報額外添加4-5%之助力。萬一市盈率重返25倍或以上水平,那麼科技股的總回報漲幅便可能在7月底的12%之上,再另外增加11%。 走勢將波動但吸引力不減 美國科技股的股本回報率持續改善,是造就去年美股大漲的基礎。自2012年以來,回購股票活動活躍,配合股息支付比率顯著上升,已使科技股的股本回報率區間由2008年前的15-20%,上升至現時的20-25%。因此,即使推動總回報表現的背後動力已由市盈率擴張,轉變為盈利增長,但科技股回報展望仍將優於大市,可望繼續吸引投資者的青睞,尤其是美國市場。藉著從下而上的分析,投資者需識別並且避開易受市盈率收縮影響的公司,轉而重點發掘盈利持續增長且估值前景穩定的科技企業。 這正是何以投資者不應依賴指數型產品,被動地投資科技股的最大原因。透過主動管理,投資者將可應對科技股回報格局自2018年起的轉變,因時制宜地把握科技股的潛力。 [...]

股市

Michel Longhini:中國股票在長線組合中佔一席位

6月1日,中國A股正式被納入MSCI全球及地區指數。MSCI指數過去只涵蓋在香港或紐約上市的中資股,如今在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且以人民幣報價的主要中國公司也可被納入指數。首批納入的有234隻A股,這對於擁有3,500隻股票、總市值高達8.5萬億美元的中國A股市場而言,似乎無足輕重。 MSCI指數正式納入中國A股是一個重大里程碑。首先,全球有大量機構投資者和被動投資工具追蹤這些指數,數以百億美元的資金將隨之自動流入中國內地股市。此外,隨著國外投資者對中資股的投資興趣與日俱增,這將有助激勵中資企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與國際標準接軌。 內地資本市場大幅放寬 更重要是,納入A股等於肯定了中國政府努力推進改革、逐步對外開放資本市場的成效。在短短幾年間,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深入且內地股票持股限制逐漸放寬,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准入渠道已大幅拓寬。而分別於2014年及2016年實施的「滬港通」和「深港通」計劃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近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的小米,也引起了外國投資者的注目。憑藉其高達560億美元的估值,這家已將手機遠銷海外的中國獨角獸公司,勢將成為近年上市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之一。緊隨小米之後,市值合計約達5,000億美元的其它幾家科技巨擘,也將陸續在香港上市。 內部消費成增長主力 在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型至「高質量增長」的改革大方向下,中國打擊影子銀行的工作也初顯成效。雖然中國整體債務水平似乎仍然偏高,但債務的增長速度正在放慢。最近還成立了被賦予更大權力的銀行監管機構,這些舉動都向市場傳遞了正面訊息。 綜觀而論,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健。儘管增長速度已從高峰期的10%回落,但並未出現一些評論者所憂慮的經濟硬著陸。繼2017年增長6.9%之後,我們預期2018年中國經濟將達到6.6%的增長,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預測,到2023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將約為5.5%。 投資者過去迴避的中國股票,如今已在長線投資組合中佔有一席之位。在貿易戰中,中國企業也不一定是最大的輸家。國內消費開支自2011年以來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且未來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這將可彌補外圍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即使美國最終禁止中國貨物的進口,中國的貨物仍可流入其它市場,尤其是景氣持續暢旺的印度及東南亞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