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那些年,我在聖巴西流學校的日子

「蝶翩翩伴空鞦韆,夏日炎午裡有蜜蜂飛過,沒有我,在歡聲高歌,運動場上課鐵閘下了鎖;真可惜,先生不會懶惰,放學有數不清的幾套功課;千斤書包,載滿了書籍,童年時就如此經過…」羅大佑的曲,黃霑的詞,蔡國權的《童年》讓我回憶起中小學時期的美好時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嬰兒潮的高峰期,家家戶戶都有四、五個孩子,因此一個公共屋邨有超過千個孩童並不出為奇。我有幸在香港房屋協會位於阿公岩道與柴灣道傍的資助房屋「明華大廈」長大,它前身是木屋區的明華大廈於七十年代前後落成,共有13座提供3,169伙,單位面積13-53平方米,我家四兄弟姐妹和父母居住在比現在劏房還小的單位內,但在那年頭「有瓦遮頭」實在感恩也來不及呢。 香港東區柴灣道橫跨筲箕灣及柴灣兩區,亦是傳統的校區,從七、八十年代已學校林立。分別有筲箕灣官立中學、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現為筲箕灣東官立中學)、慈幼英文學校、聖馬可中學(已搬到愛秩序灣愛賢街)連同柴灣的張振興伉儷書院和筲箕灣的嘉諾撒書院都是該區的名校。唯獨在柴灣道71號的聖公會聖巴西流工業中學(附有小學部)(St Basil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不見經傳,但它始創於1965年,歷史悠久。 我的童年便是在聖巴西流中、小學渡過。那些年,由於學校整體成績不理想而工業中學部是男校,所以聖巴西流工業中學的學生就有個「成班犀牛」的稱號。我亦需承認當年中學時期比較頑皮(曳),但男生對工業中學的非傳統科目如金工、木工及機械繪圖等更有興趣,這也許是我後來走進工業界的原動力。聖巴西流學校的日子很豐富,同時由於是教會學校,每天在課室外半露天做早禱要站半小時。當上課不專心及成績差要留堂、抄聖經、課室外罰企甚至要「見家長」都習以為常,現在絕跡的體罰當年亦相當普遍,老師拿起「間尺」同學們便自動伸手出來,挺合作的。可能是男校關係,同學們還是覺得女性老師親切友善,能用循循善誘的教導方式,包容我們這些「曳」學生。聖誕節是全學期最輕鬆又愉快的時間,除了班房壁報板佈置比賽,還有學校停車場搖身一變成為綜合表演舞台。我記得有一年經過課餘不斷操練牧童笛,才爭取到名額在舞台上表演3分鐘的機會。   聖巴西流中學部於1996年遷出並更名為聖公會李福慶中學,校舍改為聖馬可小學至2021年正式停辦。聽聞在重新規劃後,將會合併旁邊的聖公會主誕堂,興建三座大樓,大樓組群內將設有教堂及社區服務大樓,提供不同類型的社會福利設施。。筆者在停辦前曾多次回去與老師校長見面,懷緬40年前的流金歲月。在去年6月26日學校光榮惜別禮上,停辦前的聖馬可小學湯啟康校監稱聖巴西流學校也不乏傑出校友,如香港著名敲擊樂演奏家及香港中樂團敲擊助理首席兼教育主任錢國偉先生都是聖巴西流中學的校友。 聖巴西流學校在柴灣道超過半個世紀,為基層家庭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造福社會。正好與聖經內所述的聖巴西流(St. Basil the Great, 約330-379) 相近,巴西流十分好學,曾遊歷很多地方,並創辦隱修院。他成為教會歷史中的一位主要神學家,被正教教會尊為「聖師」(Theologian)。雖然被稱為「成班犀牛」但每位校友都十分喜歡這親切貼地的暱稱,作為資深「犀牛」,我也時常緊記在校時老師們的悉心教導,敢於面對挑戰,不因挫敗而氣餒,不因成就而迷失。剛逝世的著名電影導演楚原先生在2018年獲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殊榮時說:「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那你就可以好驕傲對自己說,你,無負此生。」   [...]